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神探李昌钰破案实录2:美国世纪大审判

(2020-08-17 11:06:23) 百科

神探李昌钰破案实录2:美国世纪大审判

《神探李昌钰破案实录2:美国世纪大审判》作者是以精湛独到的刑事侦查与鉴识技术享誉国际的李昌钰博士(Dr. Henry Lee),因屡破奇案而被新闻媒体冠上“当代福尔摩斯”“物证鉴识大师”“科学神探”与“犯罪剋星”等等封号码在美国家喻户晓。作者也是各国争相聘请前往讲学的专家。迄今已获八百多个荣誉奖项。是一位从台湾走向全球的传奇人物。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神探李昌钰破案实录2:美国世纪大审判
  • 出版社:广西师範大学出版社
  • 页数:249页
  • 开本:32
  • 作者:季树仁 刘永毅
  • 出版日期:2007年1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63364022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辛普森案的血手套,莱温斯基案的蓝裙子,“3·19”枪击案的改造式手枪,挽回甘迺迪家族毅面的白手帕……尽在《神探李昌钰破案实录2:美国世纪大审判》。让证据说话,凡发生必留下痕迹,证据总有说话的一天。

作者简介

李昌钰博士,1938年生于江苏如皋,成长于台湾,台北“中央警官学校”正科第二十四期毕业,美国康乃狄克州纽哈芬大学生物化学博士。此后投入刑事鉴定科学,担任纽大刑事科学系系主任,成为纽大终身教授。1979年,出任康州警政厅刑事鉴定化验室主任兼首席鉴识专家,以精湛的鉴定技术屡破奇案。1998年,出任康州警政厅厅长,成为第一位出任美国州级警政首长的华裔人士。
进入警界40多年来,曾在美国各州及全球侦破8000多起刑案,获得了包括美国法庭科学学会之“杰出成就奖”、国际鉴识学会之“最高鉴定荣誉奖”等在内的800多个奖项,并受邀到世界各地讲学,培训刑事侦查人员,受聘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刑事科学技术实验室名誉主任,其所侦办的诸多刑案已成为国际法庭科学界与警界的教学範例。(参阅《楔子·我的中国情》、《后记·我的奋斗史》)。

图书目录

楔子 我的处世之本1
学无止境1
人生目标3
胜与败者6
至诚信义9
第一章 世纪审判辛普森11
布兰伍德镇血案12
辛普森——美国的英雄15
案发前辛普森的行蹤18
加入明星律师辩护队20
失蹤的辛普森21
检、辩攻防26
“铁证如山”780
选择陪审员35
世纪大审判37
终曲未断51
附录 新世纪李昌钰再论辛普森案55
第二章 迷你选美皇后陨落雪夜59
山城清晨.惊传绑架60
地下酒窖,发现死尸66
检警两方.爆发冲突70
案情曲折,全美瞩目72
警方目标.锁定双亲76
死因推理,众说纷纭77
凶宅现场,亲自勘探85
媒体炒作.推波助澜87
案情焦点,剑拔弩张92
抽丝剥茧,寻找死因93
大陪审团,介入调查100
重大突破,似明实隐102
推断準确.案仍成谜104
扑朔迷离,故事未完106
第三章 警察杀人案107
坏警察与好警察108
校园血案109
日本预言家之死115
夏威夷雨夜谋杀案117
第四章 百慕达美少女命案147
度假胜地百慕达148
裸尸横陈夜半公路149
豆蔻少女,香消玉殒152
错误的妥协156
临危受命.协助调查159
回溯兇杀案现场162
兇手人数之谜168
法庭审判170
公平的判决7176
结论180
第五章 柯林顿白宫副顾问自杀疑案181
公园枪声182
混乱的情况185
官方宣告文森特-福斯特自杀195
后继的调查——费思格特调查报告及国会听证198
外界的疑问207
接受聘请,参与调查214
重新检验证物225
法医专家的判断239
再会,波多马克河241
后记未完的案件243
未能侦破的案子243
再议“桌脚破案论”244
“先蒐证,后捉人”侦查新趋势246
正义的力量248

后记

未完的案件未能侦破的案子
自从我的第一本破案实录在美国出版受到广大读者欢迎,即着台湾时报文化出版公司译成中文出版,我收到上千封的读者来函。而无论我在中国大陆、台湾,还是美国、欧洲各地方演讲,总会有热心的读者拿书请我签名留念。
这些朋友对书中的内容极为关心。
他们说“李博士,您的故事真精彩。可惜,仍有美中不足的地方。”
我马上向他们请教:“是哪里写得不好?请多多指教!”
“故事好像没有结束!在第一本书中,你谈到两件和甘迺迪家族有关的命案,其中之一是富商女儿被兇手用高尔夫球桿打死的故事,嫌犯包括甘迺迪家族的成员,但是没有结果,好像故事说到一半……”
对于读者的热情反应,我深感抱歉。事实上,在我经手的8000多件重大刑事案件中,确实有些案件至今尚在调查中,另外一些进入法律诉讼阶段,并未完全结案。在侦探与推理小说的世界中,再诡谲的案件,通过神探高超的推理能力及难以置信的好运,最后总能抽丝剥茧、寻获线索而真相大白。但在真实的世界中,执法人员却并非都能如此幸运,有时投入了无数的人力与时间,案情还是扑朔迷离,无法侦破。再议“桌脚破案论”
在忙碌的刑事鉴识工作之余,我常应邀至世界各地演讲,培训各地的执法人员,包括调查人员、警察、检察官及法官等。此外,在侦查重大刑事案件时,许多执法人员和新闻媒体人员都知道我有一套“桌脚破案论”:
侦办刑事案件就像1张桌子,4个桌脚都非常重要,不管桌面怎幺漂亮,如果桌脚不稳,再好的材料也无法造就1张有用的桌子。
这4个桌脚就是现场、物证、人证,还有运气,少了其中之一,都会使破案步履维艰。大家都知道物证、人证的重要,而现场的重要性,也在现代刑事侦查观念不断进步之下,越来越受重视,唯独运气是可遇不可求的。每一个执法人员都知道,破案确实需要好运。但有时运气是人为的,优秀的刑警能善用时机,製造运气;有些没有经验的办案人员,即使运气到了,也没能好好把握,以致错失时机。
有时候,即使现场保持得很完整,人证、物证也不缺乏,例如,在兇器上找到清晰的指纹、在兇案现场採集到兇嫌的脚印等,但少了运气,仍然无法顺利破案,逮捕兇嫌。而有些案子,虽然证据不充分,但如果运气够好,掌握到关键线索,便能迅速破案。任何刑事侦查人员都知道运气的重要。可是运气不会凭空而来,必须从经验中学习,累积辨识运气的能力,才不会让运气平白从手边溜走。
看看一些至今尚未侦破的案子,无非是这4个桌脚中缺了1脚或2脚。如刘邦友官邸血案和彭婉如命案未破,就是因为缺少了这些要素。这两个案件警方动用了很多人力、花了很多时间,我也回去两次,并协助检验了一些物证。可是由于时机已失,至今仍是悬案。
常和我接触的美国媒体,对我的“桌脚破案论”也十分熟悉。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资深新闻主播赖利·金在电视访谈时,常问:“李博士,你常说破案要像桌子,4脚俱全才能破案,现在你的桌子有几只脚啦?”不幸的,不是所有案子都能4脚俱全。
除了警方缺乏足够的证据“破案”外,是否具备强而有力的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能让嫌犯审判定罪,又是另一回事。常看美国电视、电影的读者应该知道,警方在侦查的过程中,如果无法蒐集足够的证据,或者负责起诉的检察官无法适当运用这些证据,在美国的陪审团制度下,一件案子很可能因为辩方律师高明的辩论技巧,让检方自认必胜的案子翻案。“先蒐证,后捉人”侦查新趋势以往的警察传统办案方式,只要捉到人犯,便刑求逼供,一切的罪刑均以人犯的口供、自白为起诉依据。古代衙门的审案方式可见一斑。嫌犯捉到,先打几十大板再问案,人犯若不肯招供,马上大刑甚至酷刑伺候。这些都是以往“先捉人,不蒐证”的侦查模式。当时,採用证据的观念相当薄弱。这种办案方式,早已被重视人权的时代潮流所淘汰。因为人权意识抬头,刑求的侦讯方式已经不再被社会大众所认可,判刑也不再只依据嫌犯的自白而定罪,一定要有其他证据证明方能定谳,则现场的证据慢慢受到大家的重视。我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后,有机会重返警界并当任要职,也屡次应邀返台传授鉴识新知及侦查技巧。我常与我的好友颜世锡先生(当时的台北“中央警官学校”校长)讨论未来侦查趋势及警界人才培训等相关议题。后来我建议他,应该在“中央警官学校”成立鉴识科学系及信息科学系,以符合时代的趋势及未来办案的需求。颜校长从善如流,这两个科系在我的提议下,于1989年成立了。为应对科学办案的世界潮流,鉴识科学系又在1996年成立硕士班,2001年成立博士班,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完整鉴识科学教育学程的大学。审视当前的社会环境,当初的建议正切合现今的需求。虽然国内逐渐重视现场的证据,但是碍于舆情期待破案及工作绩效的压力,目前仍是以捉到人犯为主要考量,等人犯到案后,再慢慢蒐集相关迹证,以证明嫌犯的犯罪事实。侦查模式便演化成“先捉人,后蒐证”的办案方式。然此一办案方式也已受到各种考验,尤其社会大众对个人权益的维护多有体认,在没有足够证据的前提下,检、警倘若贸然展开缉捕的动作,万一捉错人犯,不仅侵害人权,更会打草惊蛇,让真正的兇嫌有时间消灭迹证、藉机开溜。这绝对不是我们所乐见的。近年来鉴识科技发展神速,加上CS/和由我主演的《蛛丝马迹》等电视、影集的强力宣导,社会大众对于刑案现场採证、鑒验的工作已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依照刑事诉讼法“无罪推定”原则,如尚无足够证据证明嫌犯有罪,只能推论无罪,所以“先捉人,后蒐证”的办案方式也面临很大的危机。一不小心捉错人犯、造成冤狱,势必会引起被害人家属、冤狱家属及社会大众的不满,造成很大的纷争,可能付出难以估计的社会成本,并严重影响警察的声誉。因此,日前我特别倡议“先蒐证,后捉人”的侦查新準则,以此方能符合现在的民情及社会需求。若将破案比喻成做好一个“蛋糕”,刑案现场勘查、蒐证、鉴定、提出有力的证据,就如同先準备好蛋糕的各项材料及烘焙蛋糕成型的功夫,这是做蛋糕过程最重要的步骤;缉捕人犯就好像是在做好的蛋糕上面,涂层奶油,点缀一下,美化蛋糕,有锦上添花的意味。纵使一时还未将人犯缉捕到案,但只要证据确凿,足以证明真正犯案者,案件也算是破了。正如没涂上奶油的蛋糕或许不够美观,但应该没有人会质疑它不是蛋糕吧?蛋糕的美味在于材料及烘焙技巧,很少人会喜欢吃涂在外层的奶油,如同大家对于案情的发展和警方的侦查作为及破案技’了深感好奇,但最关心的,还是在于警方蒐证是否完整、真正的兇手能否找到、判罪入狱是否成立,而很少人只会关心嫌犯的姓名。同样的道理,破案的真谛在于证据齐全,让人犯毫无狡辩的机会,才是犯罪侦查的真功夫。抓到人犯固然值得庆贺,但绝不能本末倒置,被害人家属和社会大众的期望当然是将真兇缉捕到案,绳之以法,但是唯有“先蒐证,后捉人”的侦查方式,方能缉获真兇。犯罪侦查的功夫应该花在如何蒐集、采验现场的各项迹证。如何证明嫌犯罪行,让嫌犯无法狡辩?如何协助检察官,让他有足够的证据来起诉嫌犯,让法官有足够证据来判刑?这才符合大众的期许,也才是鉴识科学的最终目标。正义的力量美国的司法制度属英美法系,採取陪审团制度。兇杀案通常以12个人组成的陪审团决定被告是否有罪,法官扮演检、辩双方攻守战的裁判,主持法庭的议事规则及维持秩序,并在被告罪名定谳后,负责量刑,但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并不做主观的裁决。此制度的重要原则是在被告被定罪前,一律视为无罪,检方必须举证证明被告有罪。代表执法人员的检察官,依据警调人员提供的证据起诉被告;代表辩方的律师,提出反证,攻击检方掌握证据的可信度,争取陪审团的支持。因此,在一些刑事案件中,负责侦办的侦查人员,虽然可凭着他所掌握的资讯,包括确实的线索及市井流言,甚至是个人直觉,来判断谁是兇手,但如果缺乏坚实可信的证据,即使上了法庭,也是徒劳无功。例如本书所谈的迷你选美皇后命案,长期处于侦查阶段,迟迟未破。遇害的是一位天使般的6岁女童——琼白蕊。最近自首的嫌犯卡尔在泰国被捕,遣返美国后又再翻案。因其错综複杂的案情,掺杂金钱、亲情、性关係、选美、谋杀以及检、警斗法等因素,此案被称为“0.J.辛普森世纪疑案后最令人瞩目的命案”。美国媒体大幅报导,八卦小报更倾全力挖掘此案的蛛丝马迹。琼白蕊可爱的形象占据了美国人的心,许多热心人士在网路上设立琼白蕊的网站,并传阅传听她的照片、录像带、录音带。而她惨死的遭遇,及诡谲複杂的内情,更使媒体为此案几近疯狂,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讨论高潮。在世界上,每天有成千上万的案件发生,虽然刑事侦查人员和鉴识人员可能花费很多时间、精力、人力、经费,进行犯罪案件侦查,但有些案件仍然4脚缺1脚,无法顺利侦破。不过,我有时会相信,冥冥中自有一股伸张正义的力量,有时只是需要一点时间,等时机到了,真相一定会大白。

序言

我的处世之本 胜者与败者的区别在于;胜者看到的是问题的答案,败者看到是答案的问题,胜者是答案的组成部分,败者是问题的组成部分……学无止境
我这一生处理过无数命案,但是归结起来这些命案的动机无非是七种:仇杀、情杀、谋财、吸毒酗酒、政治纠纷、争权夺利以及神智失常。现代的社会中人伦道德不张,家庭制度遭到破坏,功利主义愈见深重,兇杀案件也愈来愈多。目前美国每年就有二万三千多宗命案,每半分钟就发生一宗抢劫案,校园暴力案件频传,究其因,是因为美国社会教育和文化传统脱节之故。
例如,美国社会过份讲究自我独立,小孩从小就以自我为中心,没有中国文化传统中相让及相忍的文化。在长大后,一旦利益受到侵犯,动辄使用武力及暴力来解决问题。此外,美国的小孩从小就看暴力新闻和暴力电影与电视节目,以为杀人非常容易,且毋需承担任何责任;加上半数家庭都有离婚纪录,许多小孩在破裂的家庭中成长,缺乏道德教育,精神生活失调,再者美国社会毒品泛滥,所以引起这些社会问题。
要改善一个社会的治安问题,必须要从青少年的教育着手。儘管我开会演讲的行程都要在两、三年前预先安排,但是每年我都会安排四场对中学生的演讲,到各地的中学鼓励学生珍惜自己的学习环境,努力向上,力求对社会及人类有所贡献。
有一次,我接到一通电话,原来是我读大学时一起在实验室做助理的老同事。年轻时,我在大学半工半读,白天在实验室工作,晚上上课。实验室有两位同事,一位是白人,另一位是黑人,他们看到我白天晚上忙碌不停,周末从不休息,都劝我说:“亨利,何必这幺卖命?为什幺不学我们这样,下班后到酒吧喝喝啤酒,周末看场球赛?人生何其短,为何不享受一番?”我回答说:“现在不努力,老大徒悲伤呀!”
后来,我陆续拿到学士学位、硕士学位与博士学位,他们依然在实验室里洗仪器;十年后,我担任教授,他们仍在实验室清洗仪器;二十年后,我侦办了许多案件,担任系主任及康州刑事化验室主任,他们两位仍在原来的实验室清洗仪器。
打电话来的是这位白人老同事,已经六十三岁了,他后悔地向我表示:“亨利,您当年讲的话很有道理,现在我也想和您一样拼个博士学位,您的看法如何?”
我笑着跟他说:“我对我的所有学生,不管年纪有多大,都说学无止境,鼓励他们努力读书。但是您的情况有些特别,您已经浪费了大半辈子,现在要从头开始,为时已晚,您最好看破算了。”
“但是,看破也不行,我现在洗仪器也洗不动了,记忆力也不行了……”他后悔地说,“早知道当年就和您一样少看场球赛,少喝几瓶啤酒,多念点书。”
还有一次,我到加州尔湾的一所私立贵族学校去演讲。在演讲前,该校的学生会会长带着我们参观各项校园设施。在参观过程中,这位会长表示,他明年就要毕业,自己对戏剧表演非常感兴趣,但是觉得念大学没意思,因为大学学不到任何东西,况且功课太重,太辛苦。
我跟他说人生就如搭乘火车一样,经过大学的训练,就等于取得进入火车月台的门票,但是最终要上哪一班火车,要往哪一个方向,毕业后的发展如何等,都需要自己作决定,但是如果没有大学的教育,你连上车的机会都没有。
我说,世上十大死因中包括心脏病、癌症等等,努力工作则不包括在内。只有懒惰会永远拖住你的后腿,如果你不去努力,你永远无法达到目标。时间哲学
除了办案,四处演讲外,我担任十多家科学期刊的编辑,发表过三百多篇学术论文,出版了二十本学术着作。此外,我还在耶鲁大学法学院与医学院,纽海文大学、东北大学、康州州立大学法学院、北京人民大学、瀋阳刑警学院、西安医学院等十五所大学院校教授刑事科学课程。许多人问我,怎幺会有这幺多时间来做这幺多的事情。
我跟他们说,上天是很公平的,不管你是富人或是贫民,不管你是在社会上的显贵名流,或是贩夫走卒,每个人每天都只有二十四个小时。成功的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善用这二十四个小时。有些人用大部份的时间去喝酒、赌博、寻欢作乐、或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有一些人则努力工作,求学上进。历史告诉我们,成功的人必须充份运用时间,用大部份时间去工作。如果我每天都比别人多做五个小时,那幺我每年就多出两千多个小时。
你怎幺可能比别人多出五个小时呢?许多人都会纳闷。根据一项生活方式调查,普通的美国人每天仅工作四个半小时,休息与睡觉共九个小时,吃喝用去三小时,家庭琐事花两个小时,其它活动浪费掉五个半小时。我们每年共有八七六0个小时,睡觉用了三二八五个小时,无所事事则浪费掉了二○七五个小时。
假如我们每天不浪费掉五个半小时,再少睡两个小时,吃喝再少用一个半小时,那幺我们一年就能节省三二八五个小时。如果将这些节省下来的时间用在工作上,你一年就能比别人多做出两年的工作。
其实,我每天都工作十五到二十个小时。每天早上约五点钟我就起床,先阅读一些与法庭及科学相关的文献,在六时上班。到办公室后,我先处理一些日常公务,然后与检察官、警察或其他有关人员开会讨论。如果有案件需要审判,我必须在十时左右到法庭,有时可能在法庭上待上一整天。如果没有审判,我就在化验室进行检验或继续与相关人士讨论案件证据及检验进展;下午五时许大家下班时,我才开始进行自己的学术研究工作。到了晚上,我要赶到大学去讲课;晚上十一时回家就算很早的。此外,我还要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待命,随时準备到案发现场去勘查。
许多同事看到我每天的行程都觉得吃不消,有人觉得我很敬业,有人说我是工作狂,也有人认为我是傻瓜。不过我觉得自己能胜任这幺多的工作,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早年在中央警官学校严格的训练,养起早起晚睡的习惯;二是我不断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在大学期间,我就能边看书、边看电视、边听音乐、边照顾小孩,现在我可以同时与三个人讲话,而脑里还可以思考其它案件。但是当我要全神贯注时,我也可以摒除一切杂念。
我认为人的大脑大概会议分成几个区域,每个区域都可以思考不同的事情,而需要集中思考时,这些区域又全力合作,共同思考一件事情,这种分工合作,一心多用的方式可以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
几年前,我应邀参加在欧洲举行的一个刑事科学国际会议,在会议中担任主讲人,与会者都是来自全球各地的刑事科学家,他们经常看到我在刑事科学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以及一些由我编写的刑事科学教科书。我在会场出现时,几位与会者跑来跟我说:“李博士,您出版了这幺多的着作,侦办了这幺多的案件,我原本以为您一定是一位年愈古稀的老人家,真没想到您看起来还这幺年轻。”
于是,我便开始解释每年节省三二八五个小时的方法,笑者跟他们说,如果我们这些德国朋友每天少化点时间喝啤酒,我们英国的朋友少化些时间喝下午茶,他们的工作成效,一定比我更可观。人生的目标
有些朋友看着我到处奔波,终日为讲学及办案忙个不停,到世界各地去侦办案件,四处演讲,传授刑事科学新知识及教育下一代,他们会问讯我,“李博士,您一生这幺忙碌,为的是什幺?”
许多人都知道我并不是为了钱。我将大部份的额外收入如杂誌编辑、写作、演讲、专家证人出庭费等捐给化验室或大学,为化验室增添仪器,为兴建化验室大楼筹集经费,替大学增设奖学金,同时还出钱出力资助一些中国学生到美国学习刑事科学。到目前为止,已有数百位台湾及大陆的鉴识科学及刑事侦查人员到我身边学习,为提升海峡两岸的刑事侦查能力,尽一份力量。此外,尚有数千百位其他国家的监识及侦查人员到康州培训。
有一次,阿拉斯加一个名叫伯灵的小城市的警察局长写信给我。声称该市接近北极圈,风景十分独特,尤其是永昼的北极风情,令人终身难忘,当地还有商场、博物馆,许多游客前往观光,但是该市的治安很差,经常有人在喝醉酒后打架闹事、强姦妇女,同时还有一些命案,然而由于当地警察对刑事案件的处理没有经验,现场处理不得当,许多案件都无法侦破;他听警察同行说李博士是刑事侦查的权威,于是冒昧邀请我和太太一起到该市参观,体验一下北极的风情,同时培训当地的刑警。
我刚好另有一个案件要到阿拉斯加,便回信表示愿意顺道到伯灵去观光及培训刑警。这位警长便兴高采烈地安排我的行程。
到了安克拉治机场而要转机到伯灵时,接机的联邦调查局专员听说我们要去伯灵,不解地问道:“伯灵?你们真的要去伯灵?”
安克拉治病没有直飞到伯灵的飞机,于是我们先乘坐三个多小时的飞机到一个较大的城市,伯灵警察局局长开着他的四人座小飞机来接机,在这架颠簸不定的小飞机上,我们提心弔胆地度过了两个多小时。
终于到达了伯灵。一下飞机,一股鱼腥味沖鼻而来,我们猜想可能机场附近就是鱼市场。小城市没有旅馆,警察局长安排我们住在他家,鱼腥味并没有减弱的迹象,我和妙娟都开始有噁心的感觉,局长带歉意到表示,整个小城市都是这种鱼腥气味,这里的居民都习惯了,并不觉得奇怪,过两天我们就会习惯这种气味。
儘管是晚上十一时,天空依然很亮,我们决定到小城走一走,发现这个小城离海洋很近,鱼民众多,到了桂鱼季节,居民只需要用铁叉往河里一丢,拿起来就是一大串鱼,道路两边经常可以看到堆成小山的鱼。这里的居民生活十分安逸,大家没有事做整天就喝酒,打架闹事。
第二天,来自数百里之外的十几位警长陆续开着小飞机赶到了警察局,局长怕妙娟闲在家里无事,便安排他的夫人带着妙娟到当地的商场和博物馆参观;既然已经来到此地,我也计画第三天有空也去参观博物馆,了解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
伯灵的警察从来没有受过任何的侦查训练,也从来没有听过DNA鉴定这类的刑事侦查方法,我花了很长时间逐一解释刑事侦查工具和方法,这些警员很认真,不懂就立刻发问。
妙娟将一天的参观计画安排得满满的,没想到过了两小时就结束参观活动。一见到我,她就抱怨说:“我们这次受骗上当了,根本没有商场,只有一个小型超级市场,东西离奇地贵。博物馆是个大笑话,设在学校教室的后面,只有一个小房间大,里面的鱼腥味比外面还重,差一点要呕吐,城里的人看到我这个会说英语的东方人就好像看到外星人一样……”
第三天,局长想请我参观当地的商场和博物馆时,妙娟连忙阻止。听了妙娟的经历,我一点兴趣都没有了。我对他们说,继续培训吧。
到了第四天,发现无事可做,我便主动表示可以到当地的学校去演讲。没想到整个城市的居民都涌到学校来,我一讲就是好几个小时,听众都不肯离开,反正在这个小城没有什幺地方可去,又没有事可做,我就一直演讲下去,这可能是我发表的最长的演讲。他们纷纷表示这是他们一生中最精彩的娱乐活动,比任何电影和电视节目还精彩。
警察局长很好客,在我们离开时,特地将他家珍藏多年的一个麋鹿头送给我。这个麋鹿头很大,两边鹿角往外伸,比我双臂平伸还长。局长称,这头麋鹿是当地有史以来猎获的最大猎物。
局长开着小飞机将我们送到安克拉治机场。到了安克拉治,呼吸到没有鱼腥味的空气,觉得格外清新。道别时局长递给我一封信,叫我上飞机后才看。
我们要将这个麋鹿头託运回康州时费用是五百多美元,我和妙娟的飞机票才三百多美元,这个麋鹿头比我们两人的机票还贵不託运丢在机场又可惜,再加上又是局长的一番心意,我决定花五百美元的託运费原来就觉得上当受骗的妙娟,得知我花这幺多钱託运这个死掉的麋鹿头回康州,更生气,掉头不理会我。
上飞机坐定后,我叹息一下,心里想,总算完成这次“难忘”之旅。我突然想起局长的信,便打开看个究竟。
“亲爱的李博士和夫人:
二十多年前,我派驻伯灵这个小镇,二十多年来,没有人关心我们这个小镇,我知道天下没有人关心我们这个边远小镇,但是我也知道没有我们执法人员,这个小镇将会在地图上永远消失。多少年来,我为这个小镇操心,我变得很伤心,很绝望,直到你们的出现。
我心里很不安,将你们骗到我们这个小地方,但是你们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希望。您不仅给这些牺牲了宝贵青春的警员打气,也为我们这个自暴自弃的小镇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是不容易动感情的人,但是看完这封信,我的眼睛湿润,鼻子变酸。我将这封信交给旁边仍在生气的妙娟。她拿起这封信看了又看,忍不住哭了起来。胜与败
有朋友认为我驰名于刑事界,并且在康州当地的声誉及形像都甚佳,便劝我出马竞选康州州长或国会议院。我虽然关心政治,也全力支持在美华人参政,提升华人的政治第位及形像,但我毕竟是个科学家,我希望能在短暂的人生中于刑事科学方面有所作为。
我时常在,想人生短暂,在奋斗阶段需要有冲劲;而在人生顶峰时,要有勇气,不能迷恋于权利和荣誉。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所主持的康州刑事化验室已成为全球最先进的刑事化验室,一九九七年,实验室全新的大楼落成,在同年的七月二十一日,康州议会通过一项议案,批准设立“李昌钰法庭科学研究院及其博物馆”。我心里想自己很幸运,许多心愿都达成了也该是引退的时候了。
我原来计画在九八年十月间退休,但是现任州长罗兰正面临着强劲的对手,竞选的重要议题就是社会治安,罗兰为表示他在维持治安方面的决心,一定不让我退休,他曾多次找我,希望我能出任康州警政厅长一职,主管全州十三支警团队,二十多个特别治安缉毒侦调单位,国民兵部队,消防单位等,掌管这个每年预算上亿美元的执法机构。
我喜爱侦查案件,手上还有四百多宗从中古时期到现代的刑事案件有待处理,但是在罗兰州长的恳求下,我颇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觉,只有在九八年五月二十九日答应出任警政厅长一职,州长怕夜长梦多,当天马上召开记者会,宣布这一讯息。七月一日,我正式出任康州警政厅长。
虽然我是有点被迫入阁的感觉,但是自己明白身为全美首位华裔,也是首位亚裔州级警界最高职位人士,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华裔的形像。我想暂停在刑事科学方面的研究,用实际行动来改变美国主流社会对我们华裔的刻板看法,这也是一宗十分有意义的事情。虽然出任警政厅长后行政事务很忙,但是我并没有放弃兼任的化验室主任的职责,等完成了州长所交下的差事后,我一定会重返化验室。
在出任警政厅厅长后,我得知印尼华侨在暴动中遭到攻击,而且不少华裔妇女被强暴,我很气愤,因为我曾在东南亚居住过,亲身体验华侨被排挤、歧视的痛苦。我马上以康州警政厅厅长的名义写信给印尼的警方,要求警方对这些侵犯华裔权益的案件展开调查,此外,我还发动朋友连署签名,向印尼政府施加压力。
许多报纸都将我描述为生活和事业上的胜利者。在纽海文大学毕业典礼致词时,我谈起我对生活的胜者与败者的见解。我说,胜者与败者的区别是在于:胜者看到的往往是问题的答案,而败者看到的往往是答案的问题;胜者往往是答案的组成部份,而败者往往是问题的组成部份;胜者有计画,败者有託词;胜者经常说:“让我来替你效劳”,而败者经常说:“那不乾我的事”;胜者经常说:“虽然有困难,还是办得到”,而败者经常说:“虽然办得到,但是太困难。”至诚信义
在我的房间里,挂着一幅字,上面写者“至诚信义”四字,这就是我的人生座右铭。我时常勉励自己,做事情要言而有信,待人要以诚相待。
有一次,缅因州长打电话给我,该州的刑事化验室主任一职出缺,他想请我做主考官,主持应徵者的口试。我欣然答应了。谁知在口试前一天,美东地区发生大风暴,地面积雪有五尺厚,许多道路都被封锁,妙娟劝我不要去,因为气候恶劣,应徵者都不可能出席。
但是我说,我答应过的事情,就一定要办到。我们便提早出门,平时只要五、六个小时的车程,由于在大风雪中阻塞严重,道路险状环生,我们花了十几个小时才赶到缅因州,赶到时刚好清晨八、九点,面试是在九点钟开始,当我在九点钟準时出现时,州长和其他主管都大吃一惊,他们原来以为我从新闻报导中得知大风雪的讯息,一定不会到场。
果不出妙娟所料,当天早上没有一个应徵者出现。到了下午,有一位应徵者赶到,他提前一天出发,但是由于道路阻塞而迟到了。他的资历与其他人相比虽然不是最好的,但是我认为他能冒着大风雪赶来应徵,答应过的事情不管有多困难都去努力完成,精神十分可嘉,便建议州长录用他,州长马上同意了我的建议。
信誉是刑事鉴识这一行最珍贵的资产。如果没有好的信誉,缺乏可信度,社会大众将不会相信刑事鉴识的结果。
要建立良好的信誉,必须要具备刑事科学家的职业道德。我时常教育学生,刑事鉴识工作者首先是一位科学工作者,不能抱有任何预设立场,不能偏袒任何一方,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地让事实说话,让证据来决定,不冤枉好人,也不让坏人逍遥法外。除了夤整对被告不利的证据外,如发现对被告有利的反证据也要如实报告。
虽然我主持的化验室是警政厅内的编制,但是我认为警察机构就要主持正义公道,化验室也是一样,要不偏不倚,公正不阿才能取信于人,取信于陪审员。不管如何,刑事鉴识人员不能降低本行的职业道德标準,不能为了某一案件的需要,或受金钱利益的驱使而扭曲事实。
被称为世纪大审判的O.J.辛普森案件,就是测试刑事鉴识人员信用度的一个最佳例证。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