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丰县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此报告发表于2013年9月16日。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永丰县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 地点:永丰县
- 时间:2008年
- 类型:工作年度报告
简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吉安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做好200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通知》精神,特向社会公布《永丰县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本报告由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複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附表共七个部分组成。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时限为2003年1月1日起至2008年12月31日止
概述
2013年是《条例》实施的第一年。永丰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会议精神,按照市里统一部署和安排,加强组织建设,有条不紊,攻坚克难,保质保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各项任务要求。
(一)组织机构建设情况
为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我县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为组长,政府办公室主任、监察局局长为副组长,县政府法制办、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县信息中心、县发改委、民政局、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审计局、规划建设、环境保护局、国土资源局、经贸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近40家单位的责任人为成员的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政府办,由办公室主任兼任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县法制办、县信息中心责任人任副主任。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根据统一领导、职责分工的原则,各负其责开展工作。全县21个乡镇和县直各有关单位也都明确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分管领导和责任人员负责具体工作,初步建立起市、县、乡(镇)三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体系。
(二)《指南》和《目录》编制情况
根据2008年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精神,按照“结合实际,参照好的做法,对政府信息科学分类”的要求,我们结合各公开单位的职能特点和政府信息情况,对政府信息重新分类,使之便于查阅。截止2013年各级行政机关和要求公开的部门单位都已完成《指南》和《目录》的编制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更新完善。
(三)落实和制定相关配套措施情况
截止2013年全县21个乡镇和63家单位按照科学、严肃、便民的总体要求在网上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上依法公开本级行政机关和单位信息。县政务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发布了6期《简报》,通报了政府重要决策信息和全县乡镇、部门政务信息公开情况。
(四)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情况
一是及时转发市政府有关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档案外,我县还制定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导全县的推行政务公开工作。二是建立了保密审查制度。信息公开实行严格的保密审查制度。我县制定并印发了《永丰县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永丰县违反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行为责任追究制度》、《关于规範信息录入有关事项的说明》等档案。三是建立健全考核、社会评议和责任追究制度。印发了《永丰县政府信息公开考核制度》、《永丰县政务公开工作考核办法》、《永丰县政务公开社会评议制度》等一整套制度,严格执行。同时还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广泛听取各方的意见和要求,以确保政务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全面性和有效性。
(五)《条例》学习、培训、宣传情况
按照市里统一安排,我县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六大考核指标体系中。县政信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还组织召开了多场培训讲解会议,宣传贯彻《条例》内容,对各乡镇和部门专职信息员进行网上信息发布培训,通过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在全县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营造实施《条例》的良好氛围。各公开单位也都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内部工作机制:主动公开工作的审核制度;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受理工作方案;建立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发布协调机制。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数量
我县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严格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总体要求,妥善处理公开与保密的关係,合理界定信息公开範围,做到积极稳妥,及时準确,保证公开、公正、便民。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县在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上累计发布信息11774条,其中,乡镇政府公开6122条,占52%;县直部门公开4474条,占38%。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主要类别情况
在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中,主要涉及到概况信息、机构领导、工作职责、办事流程等;公布重大工程建设、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政府採购、事业单位行政收费标準、惠民实事项目等九大类内容。同时也加强重点内容公开,把民众关注、反映强烈的问题和容易引发矛盾的社会热点问题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来抓,如政府重大决议、规划、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措施,重大工程招投标和进展情况和事业单位人员招聘等信息进行公开。
(三)对2003年以来政府信息梳理及公开情况
根据2003年以来的政府信息量大的情况,我们确定了梳理的两大原则:一是时效原则,对2013年来说仍然有指导意义的政府信息,先梳理公布。二是民生原则,对与民生关係密切,民众关注强烈的政府信息,及时梳理公布,使公开政府信息更加贴近实际,更加贴近民众。到目前为止,各乡镇、部门基本完成了2006—2008年的政府信息梳理髮布工作。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形式
政府信息主要通过政府入口网站、政务公开专栏、电子显示屏、政府简报、新闻媒体及其他便民渠道公开。
办理情况
(一)受理依申请公开的情况
由于我县政府信息公开涉及的範围广、内容多,该公开的信息基本都已公开,所以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数量相对较少。自《条例》施行以来,全县共受理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数量仅4条,其中网上受理3条,在当面受理1条。申请公开的信息主要涉及劳动保障、工商管理等方面问题。对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均按申请人选定获取信息的方式(如:邮寄、电子邮件、传真、自行领取等),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答覆,没有逾时办结件。
(二)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情况
截止2013年我县行政机关对涉及内部管理、人事和财务等方面的政府信息暂还不予公开,约占信息总量的2%。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我县认真按照《条例》规定公开政府信息,没有收取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任何费用。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複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我县严格按照《条例》规定公开政府信息,没有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複议、诉讼和申诉的情况发生。
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公开意识需要进一步强化。在2008年度本县公开的11774条政府信息中,属县人民政府和乡镇信息的有7277条,占62 %,部分单位部门对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与公众的需求还存在一些距离,对应公开内容的完整性、及时性还有差距。
2、公开形式的便民性需要进一步提高。由于受财力的限制,政府信息公开的形式受到制约,政府信息除在县政府入口网站、政务公开专栏和电视台上公开外,还需更多形式更多渠道方便民众获取更多更新的信息
3、组织引导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由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一项全新的制度,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对其尚不熟悉,对机关工作人员缺乏有效的培训,对社会公众缺乏有效的宣传,政府信息公开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挥。
4、长效工作机制建设需要完善。2008年,为保障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本县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这些制度仍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尤其是监督保障机制在促进行政机关主动履行好职责,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等方面未能发挥出套用作用,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改进措施
1、深化公开内容。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总体要求,加大公开力度。全面促进乡镇和县直部门的公开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着手各类学校、医院、供水、供电、通信、邮政、交通运输、广播电视等公用企事业单位的事务公开工作,不断丰富公开内容。
2、拓宽公开渠道。进一步加强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建设,全面建成乡(镇)和县直部门二级政府信息公开网路。继续争取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建设,积极探索麵向居民的信息公开渠道。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的作用,确保政府信息及时对外公开。
3、强化宣传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加强政府信息公开业务学习和培训,注重横向联繫、纵向指导的沟通协调机制,不断提升政府信息公开整体工作水平。
4、加强监督检查。採取多种形式,强化监督检查工作,实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方式。同时,鼓励广大干部、民众积极参与监督,积极反映公开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公开工作更加扎实、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