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毛艳华

(2019-09-13 17:35:23) 百科
毛艳华

毛艳华

毛艳华,现任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海上丝绸之路与粤港澳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等。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系(2003年)、早稻田大学(2007年)和纽约大学(2011年)海外高校进修、高访和学术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空间经济和港澳珠三角经济。主持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国家自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打造“理论粤军”重大项目以及政府招标课题,在《经济研究》、《统计研究》、《经济学家》、《财经研究》、《学术研究》、《中国软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着3部。获得国际贸易最高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论文二等奖1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毛艳华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主要成就:获得国际贸易最高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论文二等奖
  • 代表作品:《经济研究》
  • 性别:男

学术研究

长期从事空间经济、国际贸易和港澳珠三角经济研究,在中国开放型经济和粤港澳区域经济合作等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就“一带一路”战略、自贸区战略和“走出去”战略等问题多次接受人民网、光明网、人民论坛和广东电视台《权威访谈》栏目的专访。在《经济研究》、《统计研究》、《经济学家》、《财经研究》、《学术研究》、《中国软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着3部,多篇研究报告获得国家和省部领导人批示。

荣誉获奖

曾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02年)、广东省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2007年)以及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0年)。

主要论文

钟世川,毛艳华,中国经济成长率的分解——基于要素分配参数的讨论,《统计研究》,2016年第9期。
毛艳华,荣健欣,钟世川,“一带一路”与香港经济第三次转型,《港澳研究》,2016年第3期
曹佳斌,毛艳华,基于公路通达性的区域经济空间关联分析——来自全国283个地级市的实证研究,《暨南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Vol. 38 (8): 111-122
毛艳华,中国自贸试验区需以制度创新应对TPP挑战,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33-35页
李敬子,毛艳华,蔡敏容,城市服务业对工业发展是否具有溢出效应,《财经研究》,2015年第12期
毛艳华,李敬子,中国服务业出口的本地市场效应研究,经济研究,2015年第8期,98-113页
毛艳华,李敬子,贸易自由化是否改善了中国的贸易平衡,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
李国学,毛艳华,跨境制度匹配与产业结构升级——开发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理论解释,《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
毛艳华,胡斌,基于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的广东省城市效率分析,《华南师範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1-12。
毛艳华,杨思维,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便利化合作与能力建设,《国际经贸探索》,2015年04期
毛艳华,“一带一路”对全球经济治理的价值与贡献,人民论坛,2015-03-19
杨本建,毛艳华,国家科技计画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基于匹配模型的分析,南方经济 2015年第2期
毛艳华,李敬子,蔡敏容,大珠三角城市群发展:特徵、问题和策略,《华南师範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108-115。
毛艳华,姚华松,创新型城市理论研究的发展,《城市观察》,2014年第3期,173-185。
杨本建,毛艳华,产业转移政策与企业迁移行为——基于广东产业转移的调查数据,《南方经济》,2014年第3期,1-20页。
Y. H. Mao, B. J. Yang, S. S. Li. Trend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of Regional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Regional Science Policy & Practice (RSPP) , 2014, 6(4):361-381
毛艳华,蔡敏容,日资企业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投资现状与趋势(中文撰写,翻译成日文),《华南研究》,2014年第1期.
毛艳华,珠江三角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培育,载于《香港讲坛演讲录》(第四辑),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年11月.
毛艳华,肖延兵,CEPA十年来内地与香港服务贸易开放效应评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杨本建,毛艳华,安苑,万陆,风险分担与地区专业化:中国的经验,《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43-55页.
毛艳华,蔡敏容,李敬子,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与政策设计——基于珠三角地区500份问卷调查分析,《广东民营经济科学发展报告》(2011-2012),广东经济出版社,2012年12月.
张建营,毛艳华,基于引力模型的珠三角城市群联繫度的实证分析,《城市问题》,2012年第10期.
毛艳华,易中俊,製造业集聚趋势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产经评论》,2012年第1期.
毛艳华,在改革开放中探索推动科学发展的经济理论,《南方经济》,2009年第12期.
毛艳华,珠三角增长模式:特徵、影响与转型,《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毛艳华,珠三角产业集群成长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学术研究》,2009年第8期.
毛艳华,李华,区域製造业集群的结构特徵与发展策略——基于广东省投入产业数据的实证分析,《产业经济评论》,2009年第4期.
毛艳华,珠三角自主创新:国际经验与推进策略,载于《广东民营经济科学发展报告》(2008-2009),广东经济出版社,2009年8月.
毛艳华,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内涵、路径与政策,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毛艳华,林姗姗,香港与内地服务贸易合作的实证研究,载于《沪港发展联合研究所研究专论第十九号》(香港中文大学—复旦大学沪港发展联合研究所出版),2009年8月.
毛艳华,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转型发展的探讨,《广东经济》,2009年第2期.
谭晓兰,毛艳华,成渝会展经济合作双赢的实证研究,《经济地理》,2008年第5期.
毛艳华,林珊珊,曹平,广东民营企业应加快建立现代管理制度,载于《广东民营经济发展蓝皮书》,广东经济出版社,2008年.
林珊珊,毛艳华,泛珠三角地域分工与专业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载于《泛珠三角合作蓝皮书》,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毛艳华,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及其政策含义,《经济学家》,2007年第2期.
毛艳华,香港经济转型的三大难题探析,《学术研究》,2007年第4期.
毛艳华,新时期粤港在製造业领域的战略合作,《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毛艳华,后配额时代澳门纺织品加工贸易发展策略研究,《澳门研究》(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主办),Vol.28,2005,No.6.
毛艳华,集群製造与新型工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研究,《学术研究》,2005年第1期.
毛艳华,泛珠江三角洲产业分工与协调机制研究,《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毛艳华,我国实施中小企业集群战略的研究,《经济学家》,2004年第5期.
毛艳华,CEPA与香港经济结构转型研究,《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6期.
毛艳华,珠江三角洲IT製造业集聚机制与竞争优势研究,《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学术专着

香港对外贸易发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独着,2009年7月
区域一体化:香港在泛珠三角的作用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8月(周运源等着,本人撰写第五章)
技术创新与集群发展——我国专业镇经济的技术创新机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王珺等着,本人撰写第一章)
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与竞争力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11月(丘海雄等着,本人撰写第一章)
粤港澳经济关係走向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陈广汉等着,本人撰写第四章)
港澳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合作,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6年(饶美姣,陈广汉等着,本人撰写第八章)

策略谘询报告


  城市化、结构调整与扩大内需,广东省委政策研究室,2009年
珠三角自主创新:国际经验与推进策略,广东省委政策研究室,2009年
广东省新材料行业依靠科技创新应对金融危机研究报告,广东省材料学会,2009年
构建粤港澳大城市群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广东省港澳办公室,2008年
广州市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广州市信息化办公室,2007年
广州市电子信息製造业发展研究报告,广州市信息化办公室,2007年
广州市信息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广州市信息化办公室,2007年
广东省专业镇经济的技术创新模式研究,广东省科学技术厅,2006年
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研究, 广东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03年

基金项目


我国产业集群结构演进的实证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0.6-2012.5
我国製造业集群的结构特徵、空间分布与演进机制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010.1-2012.12
珠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升级的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2010.1-2012.12
珠三角地区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与政策体系研究,广东省软科学课题,2010.1-1011.12
广州市海珠区检测和认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广州市海珠区科技计画项目,2009.12-2010.12
广东省工业产业群研究,广东省2009年度投入产出课题,2009.12-2010.2
珠三角地区自主创新与经济成长模式转型研究,中山大学“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软科学课题,2009.4-12
粤台经贸关係深化对香港经济发展的可能影响与积极应对措施研究,中共广东省委统战部课题,2008.12-2009.12
泛珠江三角洲合作与广州城市转型互动关係研究,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招标课题,2007.5-2009.5
90年代以来广东产业集群结构演进的实证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6.8-2008.7
产业集群发展与构建广州现代产业体系研究,广州市社科规划重点课题,2006.9-2008.8
广州市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广州市信息化办公室招标课题,2006.11-2007.6
我国产业集聚与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现状与趋势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子课题,2006.12-2009.6
CEPA框架下香港对泛珠三角产业转移与互动发展研究,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子课题,2005.7-2007.6
香港对外贸易发展研究,985工程二期港澳研究创新基地项目子课题,2005.9-2008.9
中小企业集群与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研究,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 2004.9-2006.9
珠江三角洲中小企业专业化发展与网路生成机制研究,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2.9-2004.8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