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革兰氏阴性细菌

(2020-03-25 12:47:15) 百科

革兰氏阴性细菌

革兰氏染色反应呈红色(复染颜色)的细菌称为革兰氏阴性细菌,用G-表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革兰氏阴性细菌
  • 外文名:Gram negative bacteria
  • 释义:革兰氏染色反应呈红色的细菌
  • 符号:用G-表示
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低,而脂类物质含量高,当用乙醇处理时,脂类物质溶解,细胞壁的通透性增加,使结晶紫-碘複合物易被乙醇抽出而脱色,然后又被染上了复染液(番红)的颜色,因此呈现红色。
革兰氏阴性细菌

革兰氏阴性菌

以[大肠桿菌]为代表。大肠桿菌为兼气性菌种,一般生存于肠道中及厌氧的还境中。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特徵为有一层out member 与阳性菌种不同。目前对大肠桿菌的研究很多,除了它是一般食物中是否有被污染的指标外,很多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皆需要使用到大肠桿菌当作实验宿主。
除了大肠桿菌外,变形桿菌、痢疾桿菌、肺炎桿菌、布氏桿菌、产气夹膜桿菌、流感(嗜血)桿菌、副流感(嗜血)桿菌、卡他(摩拉)菌、不动桿菌属、耶尔森菌属、嗜肺军团菌、百日咳桿菌、副百日咳桿菌、志贺菌属、巴斯德菌属、霍乱弧菌、副溶血性桿菌、类志贺吡邻单胞菌等也是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1884年由丹麦医师Gram创立。
细菌先经硷性染料结晶染色,而经碘液媒染后,用酒精脱色,在一定条件下有的细菌此色不被脱去,有的可被脱去,因此可把细菌分为两大类,前者叫做革兰氏阳性菌(G+),后者为革兰氏阴性菌(G-)。
为观察方便,脱色后再用一种红色染料如硷性蕃红等进行复染。阳性菌仍带紫色,阴性菌则被染上红色。
有芽胞的桿菌和绝大多数和球菌,以及所有的放线菌和真菌都呈革兰氏正反应,即革兰氏阳性菌;弧菌,螺旋体和大多数致病性的无芽胞桿菌都呈现负反应,即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阴性细菌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