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围炉夜话·无学为贫-无德为孤

(2020-06-24 13:17:08) 百科

围炉夜话·无学为贫-无德为孤

《围炉夜话》,是明清时期着名的文学品评着作,对于当时以及以前的文坛掌故,人、事、文章等分段作评价议论。这本书是作者王永彬“于清·鹹丰甲寅二月,于桥西馆”的 “一经堂完成的。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围炉夜话·无学为贫-无德为孤
  • 时期:明清时期
  • 分类:文学品评着作
  • 处世三大奇书:菜根谭、小窗幽记、围炉夜话

简介

作者虚拟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至交好友畅谈文艺的情境,使本书语言亲切、自然、易读,并由于其独到见解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围炉夜话》分为221则,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 “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与《菜根谭》、《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
围炉夜话围炉夜话

原文

无财非贫,无学乃为贫;无位非贱,无耻乃为贱;
无年非夭,无述乃为夭;无子非孤,无德乃为孤。

译文

没有财富还不能算是贫穷,没有学问才是真正的贫穷;没有地位不能说是卑贱,没有廉耻心才是真正的卑贱;年岁不长久不能说是短命,一生中没有文章传世才是真正的短命;没有儿女不能算是孤独,没有品德才是真正的孤独。

评说

创造财富的是学问。学识浅薄才是真正的贫穷。更何况金山银山也能吃空,惟求学问可以绵长永久,求一时之财不如求一世之学。政治地位不表示一个人在他人心中的地位。地位显达,若不凭良心做事,终落得万人唾骂,被社会遗弃,这不是最大孤独吗?往往有一些平凡的人,却能做出高贵的行为,像不食嗟来之食的饿汉。

创作背景

《围炉夜话》正如其名,疲倦地送走喧嚣的白昼,炉边围坐,会顿感世界原来是这样的宁静。在如此宁静而温暖的氛围下,白昼里浊浊红尘蹇塞的种种烦闷,会不自觉地升华为对生活、对生命的洞然。
围炉夜话围炉夜话
夜是这样的美妙,更何况围坐在暖暖的炉边呢?静夜炉边独坐,品味清朝王永彬先生的《围炉夜话》,体味作者以平淡而优美的话语,娓娓叙出的琐碎的生活中做人的道理,就如炎夏饮一杯清凉的酸梅汤,令人神清气爽,茅塞顿开。

作者简介

王永彬,字宜山,人称宜山先生,王氏后人称其宜山公, 一生经历了乾隆、嘉庆、道光、鹹丰、同治五个王朝。生于乾隆壬子年正月二十三亥时,卒于同治己巳年正月二十五巳时,享年七十有八。

主要作品

王永彬一生治学甚广,勤于着述,同治五年《枝江县誌》记其《孝经衬解》一部,光绪《荆州府志》记其《帝统年表》、《围炉夜话》、《格言集句》三部。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普通古籍阅览室”的藏书目录中记其《历代帝统年表》一卷、《先正格言集句》一卷、《朱子治家格言》一卷、《六书辨略》一卷、《音义辨略》一卷、《禊帖集字楹联》一卷、《孝经衬解》一卷、《围炉夜话》一卷,合称《桥西山馆杂着八种》。另有《讲学录》、《说古韵言》、《桥西馆诗文杂着》、《独柱山房诗文襟着》、《髒腹病药夫》等。
清同治《枝江县誌》收录其《秋暮自城归石门村途中偶成》、《花溪即景》等诗三首;同治《远安县誌》收录其《同友人游青溪》诗一首。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