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乙酯,diethyl carbonate,C5H10O3,118.13。危险化学品。本品为轻度刺激剂和麻醉剂。吸入后引起头痛、头昏、虚弱、噁心、呼吸困难等。液体或高浓度蒸气有刺激性。口服刺激胃肠道。皮肤长期反覆接触有刺激性。另外,对于环境亦有一定危害。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碳酸乙酯
- 外文名:diethyl carbonate;ethyl carbonate
- 分子量 :118.13
- 熔 点: -43℃
- 分子式:C5H10O3
简介
中文名称 碳酸乙酯
英文名称 diethyl carbonate;ethyl carbonate
分子式 C5H10O3;CH3CH2OCOOCH2CH3
分子量 118.13
编号系统
CAS号:105-58-8
MDL号:MFCD00009107
EINECS号:212-786-4
RTECS号:YE1050000
BRN号:956591
物性数据
1.性状:无色液体,有醚味。
2.熔点(℃):-43
3.沸点(℃):126~128
4.相对密度(水=1):0.98(20℃)
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4.07
6.饱和蒸气压(kPa):1.1(20℃)
7.燃烧热(kJ/mol):-2708.2
8.临界压力(MPa):3.39
9.辛醇/水分配係数:1.21
10.闪点(℃):25(CC)
11.引燃温度(℃):445
12.爆炸上限(%):11.0
13.爆炸下限(%):1.4
14.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醇类、酮类、酯类、芳烃等多数有机溶剂。
15.相对密度(g/mL,15/4ºC):0.98043
16.相对密度(g/mL,25/4ºC):0.9693
17.相对密度(g/mL,30/4ºC):0.96393
18.折射率(15ºC):1.38654
19.折射率(25ºC):1.3829
20.黏度(mPa·s,15ºC):0.868
21.黏度(mPa·s,25ºC):0.748
22.闪点(ºC,开口):25
23.闪点(ºC,闭口):46
24.蒸发热(KJ/mol,29.53ºC):40.2
25.蒸发热(KJ/mol,b.p.):36.17
26.燃烧热(KJ/mol,25ºC):2700.5
27.电导率(S/m,25ºC):9.1×10-10
28.比热容(KJ/(kg·K),15~30ºC,定压):1.79
29.体膨胀係数:0.00119
30.溶度参数0.5:22.382
31.van der Waals面积:9.820×109
32.van der Waals体积:67.590
33.气相标準燃烧热(焓):-2758.8
34.气相标準声称热(焓) :-637.9
35.液相标準燃烧热(焓):-2715.2
36.液相标準声称热(焓):-681.5
37.液相标準热熔 :212.1
毒理学数据
急性毒性 LD50:8500mg/kg(大鼠皮下)
其他 仓鼠腹腔11.4mg/kg(孕鼠),有明显致畸胎作用。
生态学数据
该物质对水有稍微的危害。
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28.73
2、摩尔体积:120.9
3、等张比容(90.2K):275.4
4、表面张力(dyne/cm):26.9
5、极化率:11.39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3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4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35.5
7.重原子数量:8
8.表面电荷:0
9.複杂度:62.1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性质与稳定性
1.避免与氧化剂、酸、还原剂、硷、水接触。碳酸二乙酯易燃,应远离火源,着火时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四氯化碳或乾式化学灭火剂灭火。对金属无腐蚀性。
2.化学性质:碳酸二乙酯在室温下与钠作用,逐渐分解成二氧化碳和乙醇钠,若加热到110℃,则分解反应加速。在钠粉存在下于沸腾的醚中用丙酮处理和乙酸分解,生成乙醯乙酸酯。在钠粉存在下于沸腾的苯中用乙酸乙酯处理,用稀乙酸分解,生成少量的丙二酸二乙酯和乙醯乙酸酯。碳酸二乙酯在金属醇化物存在下,能与酮及有机酸酯发生缩合反应。碳酸二乙酯也具有一般酯的通性。
贮存方法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乾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7℃。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採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合成方法
1.无水乙醇与光气反应生成氯甲酸乙酯,再继续与乙醇反应成碳酸二乙酯。然后经水洗、蒸馏得成品。原料消耗定额:乙醇1450kg/t、光气2250kg/t。
精製方法:碳酸二乙酯常含有水、酸和碳酸一酯等杂质。精製时用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水洗后用生石灰或氯化钙乾燥、蒸馏。
用途
1.化工生产中用作硝酸纤维素、纤维素醚、合成树脂和天然树脂的溶剂。製药土业用于製造苯巴比妥。农药工业用于製造除虫菊。仪表工业用于製造密封固定液。分析化学中用作化学试剂以及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成分等。还用于真空管用的特殊漆的製备。此外,碳酸二乙酯还是有机合成的重要试剂和反应载体。
2.碳酸二乙酯是一种常用的碳醯化试剂,可用来合成酮、叔醇以及杂环化合物。另外,碳酸二乙酯也可作为碳酸硅酯以及亲核底物的烷基化试剂。
碳负离子的碳醯化 碳酸二乙酯常用于烯醇负离子的碳醯化,该反应的反应条件比较温和,产率较高。在反应过程中,可使用氢化钠、氢化钾、LDA(或者其混合物)等作为硷。同时反应底物的选择比较广泛,大多数带有吸电子基团分子[如羰基 、氰基 、酯基和烯胺等]的α-位均可发生碳醯化。
酮、叔醇的合成 将金属有机物与碳酸二乙酯直接反应,可得到酮[或叔醇,如由咪唑合成相应酮的反应。
烷基化或烯丙基化 在适当条件下,使用钯-三苯基膦作催化剂,可实现对β-羰基酯、β-二酮、丙二酸酯、氰化物以及硝基化合物的烷基化或烯丙基化 。
杂环化合物的合成 许多底物均可与碳酸二酯类化合物反应生成杂环化合物,如1,2-氨基醇与碳酸二乙酯作用可生成唑烷酮类化合物。
3.用作溶剂及用于有机合成。
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估计能通过胃肠道、皮肤和呼吸道进入机体表现为中等度毒性。刺激性比碳酸二甲酯大。
急性毒性:LD501570mg/kg(大鼠经口);人吸入20mg/L(蒸气)×10分钟,流泪及鼻黏膜刺激。
生殖毒性:仓鼠腹腔11.4mg/kg(孕鼠),有明显致畸胎作用。
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有引起燃烧的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实验室监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
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儘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製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菸。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沖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沖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乾粉、二氧化碳、砂土。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UN 2811 6.1/PG 2
安全标识:S16S23S26S36S45
危险标识:R10R23/24/25R36/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