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弹簧笔

(2020-05-12 16:35:20) 百科
弹簧笔

弹簧笔

原子笔(英语:Ballpen或Ballpoint pen),又称原子笔或走珠笔,是现代的一种书写工具,利用笔桿末端的一颗走珠来分配“墨水(一般为油墨)”,使书写者不用像使用钢笔一样经常蘸墨水。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弹簧笔
  • 外文名:Ballpen或Ballpoint pen
  • 又称:原子笔或走珠笔
  • 类型:一种书写工具

原理

一、笔芯工作原理
原理其工作原理就是笔芯在大气的压力和油墨的重力的双重作用下,油墨由油管流向笔头的球珠座里,然后油墨黏附在球珠上。书写时,黏附在球珠上的油墨随着球珠在书写面上的滚动而粘附在书写面上,形成字迹,即达到了书写的目的。
二、伸缩原理
笔壳端部均匀分布着若干凸起形成的凹槽,这些凹槽就相当于导轨。按动部分分为两个零件,这里姑且把手直接按动的称为1,随动零件称为2。1上面均匀分布着若干凸起,这些凸起跟笔壳的凹槽相互对应,所以按动的时候零件1是不能转动的。但是零件1顶部有若干个齿。零件2上同样均匀分布着若干凸起,这些凸起也与笔壳凹槽相互对应。零件2与笔壳凸起末端都是锲状结构(斜的),而笔壳上的凸起是两个凸起连在一起,中间有个小斜口(这个斜口就是笔工作状态是卡住零件2的)!零件1与零件2的齿并不是完全啮合的,只有当我们按动零件1到极限的时候才是完全啮合,这时由于零件1不能转动,所以只能是零件2转动。这时在弹簧力的作用下,零件2就顺着锲状结构滑动,要不就是滑到卡槽上(工作弹出状态),要不就是滑到笔壳端部(不工作收缩状态)。弹簧主要有下面两个作用:1、笔工作时的反弹力,在按下过程中使零件2转动(逆着斜口)。笔筒的凹槽刚好是零件二凸起的2倍,巧妙之处是弹簧压缩时零件2转动对应笔筒凸起,弹簧伸展零件2对应凹槽(可以去除弹簧,用手推笔尖来代替弹簧弹力,可以发现力不够大的时候是卡不住的,零件二顺着凹槽回去); 2、是零件2转动,产生弹动的声音(猜测弹簧弹力大声音越大)。

发明历史

1930年代匈牙利记者拜罗Mr.Biro发明了第一支原子笔(Ball Point Pen)──一种用滚动的小球作为笔尖的笔,可以在手帕上、木材的表面上写字,且不必灌墨水,刚发明的原子笔要价高达10元美金。我们拿枝原子笔来观察一下,可以看到笔尖有一颗直径约0.1公分的「小钢珠」,它是由铬和钢的合金所製成的,非常耐压、耐磨;这颗小圆球待在笔尖的窝里,当我们拿笔滑过纸面,它一滚动,就把顶在上方笔管内的墨水带到纸上。这个小圆球是原子笔最大的特色所在。

推入市场

1945年8月6日上午,第一颗核子弹在日本广岛上空爆炸,20多万日本人遭难,人们对核子弹的威力大惊失色。当时,美国有个名叫雷诺的商人,抓住时机,大做广告,炫耀他将出售一种原子时代的新笔,叫原子笔(又称原子笔),就像核子弹那幺神秘,一支笔不用灌墨水,可以用一辈子。许多人出于好奇,纷纷购买,原子笔风靡一时,雷诺趁机大发其财。
其实,原子笔跟核子弹毫无关係。这种笔所以耐写,主要是在笔头上装了一颗可以滚动的圆珠,再加上油墨的粘性比墨水大得多,因此,装了同样多油墨与墨水,原子笔比自来水笔要耐写好几倍。
中文名字的由来香港利丰当年把原子笔从美国输入香港时,产品并无中文名称,遂以当时「核子弹」代表先进科技的意思,把产品命名为原子笔。
另一说则为,其乃利用笔之尖端圆珠滚动来到达书写之目的,故当初命名时为『原子笔』,而逐渐演变成今天近似『原子笔』之发音。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