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2020-06-08 21:48:43) 百科
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设有建筑学、土木工程、风景园林、城市规划和建筑环境、设备工程、城市地下空间结构五个本科专业,有结构工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岩土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三个。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专业学制为五年,风景园林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学制为四年,全院共有在校生1500余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 本科生:1500余名
  • 研究生:200余名
  • 留学生:60余名

学院环境

建筑工程学院已有30年的办学历史,现有建筑学、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建筑环境与能源套用工程、风景园林、城市地下空间工程6个本科专业,建筑学、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具有完整的学士、硕士人才培养体系,还配合学校博士点的人才培养工作。目前有全日制,全日制硕士,全日制。
建筑工程学院设有建筑系、土木工程系、建工实验中心(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和建筑设计院(工程设计甲级资质)。现有专任教师100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35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45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教师15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2人,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师7人。教师队伍中有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师德标兵和先进个人2人。还聘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等一批着名专家为兼职教授。
学院有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新能源开发与利用、防灾减灾工程、建筑设计与保护、城市规划、建筑新技术、城镇发展与遗产保护等8个研究所,承担和参与国家973计画、国家科技支撑计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北京市高教人才强校等项目20余项,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20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3项。
建筑工程学院把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高级套用型人才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注重从实际出发,注重学科间的渗透和交叉,发挥学院多学科交叉的特色和优势,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求创新”的办学理念,将通识教育和宽口径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各个教学环节上落实学生个性发展,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学院注重校企联合,已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设计院、北林苑建筑与规划设计院、北京市香山公园等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
经过数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建筑工程学院已经在北京市取得了较高的社会影响,多次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毕业生长期保持供不应求的局面,除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外,还有大批毕业生在国内外名校继续深造,部分毕业校友已成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主持人以及建筑设计院、施工企业的各级负责人和业务骨干。
学院重视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交流,已与美国、义大利、荷兰、日本等国家的大学或教育机构签署了合作协定,每年派出学生进行境外学习交流,学生可在国外高校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或进行专业实习。学院招收外国留学生,目前已有美国、法国、捷克、卢安达、印度、蒙古等十几个国家的60余名外国留学生在我院进行本科或研究生学习。学校每年还接收美国多所高校的师生来校进行短期进修和交流。

师资力量

建筑工程学院设有建筑与规划系、土木工程系、建工实验中心、建筑设计院。建工实验中心设有工程结构实验室、力学实验室、建材实验室、建筑模型室、建筑物理实验室等。学院现有教师及工作人员55名,师资主要来源于清华大学等名校,年富力强,富有朝气,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3人,讲师17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6名,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师7名,博士及博士后11名,师资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工程实践经验。

学院荣誉

建筑工程学院十分重视本科教学与工程实践和科研工作的结合,先后完成多项重要工程设计,多次在国内、国际设计竞赛或投标中获奖。在中国城镇住宅建造技术研究、工程节能研究、城镇规划、城市交通、新型建筑材料研究、框架节点力学性能研究、材料微观力学性能研究、複合材料结构分析的有限元线法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建筑工程学院治学严谨,教学秩序稳定,以培养高级套用型人才为目标,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专业设定

建筑学专业(080701)
该专业注重理工与人文相结合、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体系化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获得注册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园林景观建筑师以及室内设计师的相关专业技能训练,为其成为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室内设计、园林与古建筑设计领域的複合套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打下较深厚的基础。
建筑系师生多次国内外举办的各类建筑竞赛中获奖,由于在高年级实行工作室制度、建立实战教学团队,近年来师生共同完成实际工程项目数十项,学生们在实际工程训练中得到很好的锻鍊,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毕业生能在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与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园林与古建筑设计风度、装潢装饰设计,以及相关的建筑业、房地产业的策划、开发和经营管理等广泛领域施展才华。随着对外合作办学的开展,该专业学生在读期间可以赴国外学校学习和进修。该专业设有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硕士点,毕业生可以继续深造。
该专业除学习公共基础课外,主要开设的课程内容有:建筑初步、建筑设计系列课(含建筑设计、建筑STUDIO、建筑与城市设计)、建筑构造、美术、中外国建筑史、建筑物理、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建筑经济、建筑CAD、城市规划设计、室内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古建筑修缮保护技术等。所学课程覆盖德育、体育、建筑规划基础理论知识、人文社会相关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等方面,并培养学生自学、团队协作等多方面能力,为学生今后就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该专业为理工类招生,标準学制年限五年,授予建筑学学士学位(2008年通过评估)。
城乡规划专业(082802)
该专业适应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建设的需求,通过系统化的理论学习和工程实践,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并获得城市规划师、建筑师和园林景观设计师的基本性训练。为其成为複合型、套用型的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景观园林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等相关领域的套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专业教师均毕业于知名大学,多人具有海外博士学位,具有扎实的教学科研基础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有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5人。本专业与国外院校设有交换生、“2+X”双学士、“4+2”本硕连读培养计画。学院设有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可接受该校免试推荐研究生。
毕业生能在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管理、建筑设计、景观园林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领域,以及相关的建筑业、房地产业的策划、开发和经营管理等广泛领域施展才华,并可以继续深造。
该专业除学习公共基础课外,本专业主要开设的专业课程内容有: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设计系列课、城市发展史、中外建筑史、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生态学、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等。所学课程覆盖专业理论知识、人文社会学相关理论等多方面,并注重实践技能和能力培养。学生在校作业成果每年均在全国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举办的调研报告及学生作业评选中获奖,并多次获得全国一等奖。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该专业按理工类招生,标準学制年限五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风景园林专业(082803)
本专业前身是景观建筑设计专业,与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共同构成三位一体的人居环境设计学科,是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艺术、市政工程设计、动植物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其宗旨是综合利用科学和艺术手段设计美好的室外生活环境。本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备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文化景观与遗产保护设计、绿地公园规划设计、园林古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等方面的知识的专业套用型人才。毕业生可以到城市规划、城乡建设、国土、园林等部门从事相关管理、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到房地产开发企业、园林设计施工企业从事相应的管理和技术工作,同时可以继续读研深造。
本专业师资年富力强,教师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均为国内外风景园林专业名校毕业,教师中有多人在国内外高校担任兼职教授、专业团体理事、专业刊物编委等。还聘请了中国工程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等知名教授学者担任本专业兼职教授,与多家知名设计企业、国家部门联合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加强实习实训。并与美国、义大利、纽西兰等国外院校设有交换生、“2+X”双学士、“4+2”本硕连读培养计画。学院设有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可接受本校免试推荐研究生。
本专业设有景观规划与设计、文化景观与遗产保护两个专业方向,培养特色化、专门化人才,满足社会急需,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
主要开设的专业课程内容有:景观规划与设计系列课、文化景观与遗产保护设计系列课、美术与表达系列课、风景园林设计原理、中西建筑史、中西园林史、园林植物学、园林工程、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学、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
本专业按理工类招生,标準学制年限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土木工程专业(080703)
该专业适应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及基本建设的需要,通过扎实、系统的理论学习及工程实践,使学生掌握现代土木工程(以建筑工程为主)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并具有初步的套用研究与开发能力,获得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施工、管理等职业工程师的基本训练,为其成为土木工程高等套用型技术人才打下较深厚的基础。
毕业生能从事各类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建造与管理工作,具有初步的套用研究与开发能力。毕业生的从业範围是: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工作;设计单位的土木工程设计工作;企事业单位、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基本建设管理工作;房地产部门、工程谘询、工程质量监督和建设监理工作;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工作。
该专业除学习公共基础课外,还开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测量、建筑施工、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钢结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建筑材料、高层建筑结构、建筑结构抗震、建筑经济与项目管理等专业课程。
该专业按理工类招生,标準学制年限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081404)
该专业作为全国建筑勘察设计注册暖通空调工程师执业教育的基础教育,立足于传统设备专业,在暖通空调、建筑给排水、建筑电气、热能工程的基础上,对节能环保、新能源、绿色建筑、智慧型建筑等领域进行延伸拓展,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适应社会需求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强调产学研结合和技能训练,培养面向时代、面向未来的建筑技术科学领域的新型高级套用複合型人才。
该专业培养方案注重宽基础、多方向。课程设定除公共基础课之外,主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涉及环境学、力学、传热学、电工电子学、机械设计等学科领域。该专业设定了暖通空调、楼宇自控、节能与环保三个专门方向,开设建筑给排水、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方法与系统分析、洁净技术与工业通风、高层建筑空调、自动控制原理、楼宇自动化、建筑电气、物业管理、建筑节能、太阳能利用、空气污染控制、热泵技术等课程,同时,还安排了建筑设计原理、建筑CAD、建筑构造、建筑史、建筑物理、建筑设计、建筑施工与监理等课程,以拓宽专业面。
毕业生具有跨学科、宽口径、方向新等特点,可以在建筑设计院、建筑工程公司、房地产公司、物业公司、燃气公司、热力公司从事建筑设备设计、施工、安装、调试、运行管理、技术开发与套用研究工作,并可兼做建筑方案设计。还可进入教学科研单位,在建筑技术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製冷及低温工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等专业继续深造。
该专业按理工类招生,标準学制年限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080706)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是指在城市地面以下土层或岩体中修建各种类型的地下建筑物或结构物的工程,涵盖地下铁道、公路隧道、地下停车场、过街和穿越障碍的各种地下通道等交通设施,各类地下製作车间、电站、储存库房、商场、人防与市政地下工程等工业与民用工程,以及文化、体育、娱乐与生活方面的地下联合建筑体工程等。本专业主要培养在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协调发展,拥有扎实的数学、力学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系统掌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勘察、规划、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隧道及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等方面的基本技术和管理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可在城市地下铁道、地下隧道与管线、基础工程、地下商业与工业空间、城市人防、地下储库等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研究、教育、管理、投资、开发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适宜报考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地质资源与工程等学科的研究生,可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考取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和注册造价师等。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建筑材料、测量学、工程地质、土力学、流体力学、弹性力学、岩体力学、地下混凝土结构设计、地理信息资料库系统原理、地下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地下工程施工、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捷运与轻轨、有限元原理。通过现场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一系列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得到系统的专业训练。
本专业按理工类招生,标準学制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研究成果

力学学科研究成果
项目名称:複合材料结构巨观力学性能反分析方法研究,项目来源: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起止时间:2000/10-2003/10(负责人:王晓纯)
项目名称:从生活废水中提取余热的综合技术开发,项目来源: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项目,项目编号:No.:2002KJ025,起止时间:2002/10-2003/10(负责人:王晓纯)
项目名称:瞬态热载荷下多孔介质中力学行为动态描述,项目来源:北京市青年科技骨干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9990301,起止时间:1999/09-2001/09(负责人:王建省)
项目名称:基础力学CAI模式构建及实践探索,项目来源:北方工业大学教研教改课题,起止时间:1997/5-1998/8(负责人:王建省)
项目名称:考虑渗流作用的流固耦合课变形多孔介质动态边界问题研究,项目来源:北方工业大学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起止时间:1998/5-1999/10(负责人:王建省)
项目名称:热流固耦合作用下多孔介质的热弹塑性动力特徵研究,项目来源:北方工业大学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起止时间:2000/10-2001/12(负责人:王建省)
项目名称:新型建筑材料在强热动力影响下的特性研究及套用,项目来源:北方工业大学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起止时间:2001/10- 2002/10(负责人:王建省)
项目名称:工科类基础力学课程《工程力学》(Ⅰ-Ⅲ)课程内容体系整合与各类人才培养研究,项目来源:北方工业大学教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起止时间:2002/09-2003/10(负责人:王建省)
项目名称:力学系列课程改革实践,项目来源:北方工业大学教研基金,2等奖,起止时间:1998/02-2000/09,(负责人:王建省)
项目名称:热冲击动力下的建筑材料力学特性理论与试验研究,项目来源:北方工业大学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20304,起止时间:2002/10-2003/10(负责人:王建省)
项目名称:青藏铁路工程与多年冻土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专题:土体冻融过程中水、热、力三场耦合机理研究,项目来源: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项目编号:No.:KZCX1-SW-04,起止时间:2002/10-2005/10,(The Knowledge Innovation Program of the ChineseAcademy of Sciences)(负责人:王建省)
项目名称:力学教学与工程教育结合的新模式研究,项目来源:北方工业大学教改基金项目,北方工业大学2003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项目编号:(北方工业大学档案,北方工大校发【2003】26号),起止时间:2001/02-2003/09,(负责人:杨其伟)
项目名称:力学系列课程群,北方工业大学2003校级优质课程,(北方工业大学档案,北方工大校发【2003】27号) (负责人:杨其伟)
土木学科科研成果
王珊 教授 1.高层钢结构成套技术、1992年成、1992年获建设部科技一等奖、第五作者,
2.199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高层钢结构成套技术、1992年成、1992年获建设部科技一等奖、第五作者,199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3.建筑工程手册》第二卷、建筑抗震设计篇、ISBN7―5028―0707―1/TU 62/1994/12;地震出版社。
4.《钢结构》主编、ISBN7―8009090―634―5/TU 141,建材出版社
5. 北京工商大学文科教学楼结构设计,负责人,2003年
高建岭 教授 1.北京市教委“地热废弃余热取暖梯级利用”2001完成,第二作者,8万元;
2.北京市教委“形状记忆合金医用人体管腔内支架力学性能研究”2002完成,第一作者,8万元;
3.横向课题“水源热泵系统综合技术开发与工程套用”2003完成,第二作者,400万元;
张燕坤 教授 1.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楼板水平抗剪承载力研究, 北京自然科学基金, 2004.12 第一,6万
2.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楼板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北京教委基金, 2005.12 第一,8万
赵俊兰 副教授 1、2002年9月至2003年10月主持完成北方工业大学教改课题〈现代测绘技术“3S”在测量实习中的套用研究〉研究经费 1500元
2、2002年9月至2003年9月主持北方工业大学学校科研基金项目〈北方工业大学地下管网信息野外採集到内业一体化成图作业方案的设计与实现〉研究经费8000元
3、2003年9月至2004年10月主持北方工业大学教改课题〈工程勘测教学体系最佳化整合及实践环节的改革探索〉研究经费1500
葛燕锋 副教授 1.“农业能源综合建设系统动态模拟分析”, 2001.11,《农业系统工程与综合研究》第17卷第4期,四人合作第二作者
2.“网上项目管理平台的特点和实施方案” ,2001.12,《结构工程师》第59期增刊,独立作者
3.“大截面钢纤维混凝土结构转换梁施工技术”,2003.11,《建筑技术》2003年第11期,独立作者
王运霞 副教授 1.水利水电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水工钢筋混凝土叠合梁受力试验研究。1991―1994。获河南省科技科技进步三等奖、科技成果二等奖。课题组主要成员,3万元
2、北方工业大学校科研基金项目: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叠合梁正截面受力试验研究。1998―2000,通过校学术委员会的验收,发表论文3篇,项目第一负责人,5000元
李小勇 副研究员 1、铁道部建设司工程建设规範科研项目[铁建技字(2001)第9号]:土体刚度仪在路基压实质量检测控制中套用的试验研究,2003年完成,2004年获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三等奖,第一作者(主持),16万元。
2、铁道部建设司工程建设规範科研项目[铁建技字(2001)第6号] :密度试验气囊法与常规法对比试验研究,2003年完成,2004年获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一等奖,第四作者(参加),9万元。
3、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画项目[G02-11A]:填石路基压实计检测技术研究,2003年完成,第一作者(主持),40万元。
白玉星 讲师 1.北京工商大学校长楼结构分析,独立设计,2003年
2北京工商大学游泳馆结构分析,独立设计,2003年
3.北京工商大学看台结构分析,膜结构荷载分析,2003-2004年
4. 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楼板水平抗剪承载力研究, 北京自然科学基金, 2004.12 主要参与人
雷呈光 讲师 1. 房屋建筑增层改造的抗震研究,独立完成,1995年
2. 钢筋混凝土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独立完成,1999年,
3. 建筑监理概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独立完成,2003年,
4. 北京工商大学文科教学楼结构设计,主要参与人,2003年
张 迪 讲师 1.基础隔震结构动力分析软体,2000年10月完成,获得甘肃省建设科技进步二等奖(证书号为2001-2-07/8),第一编制人,研究经费为3万元。
2、西北师大田家炳教育书院叠层橡胶支座基础隔震分析、设计及施工技术,2001年2月完成,获得甘肃省建设科技进步一等奖(证书号为2002-1-01/8),第二完成人,研究经费为5万元。教学成果与奖励:
3.北京工商大学文科教学楼结构设计,主要参与人,2003年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