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是一所为全军培养信息战人才的高等军事院校。1979年9月16日建院,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校园环境优美,教学、生活设施良好,管理严格正规,为全国重点院校。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多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及10多个电子信息技术类本科专业;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军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为骨干的师资队伍和多个全军重点建设学科、重点建设实验室,教学、科研条件良好;拥有16个电子信息技术类研究所和多个教学实践基地。
201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係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信息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通信学院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为基础合併进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更名为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
- 外文名:Electronic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PLA
- 简称:电院
- 校训:忠诚 搏穹
- 创办时间:1979年
- 类别:军队院校
- 知名校友:周志鑫、凌永顺、姜秋喜、胡以华、胡小春、方锋、邵国培等
- 所属地区:中国 合肥
- 主要院系:通信、雷达、光电、导航、网路
- 主要奖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首届军队创新群体奖
- 学校属性:双一流、985、211、军队2110建设院校
- 学校类型:军事类
学院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位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是全国重点高等军事院校之一,担负着为全军培养高素质新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及指挥人才的任务。学院创建于1979年9月,占地2600余亩。学院有以工学和军事学为主体的多个学科门类,具有多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全军首批本科工作评价 “教学优秀单位”和总参合肥科技创新工作站的牵头单位,学院拥有一支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军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为骨干的师资队伍和多个全军重点建设学科,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多个全军重点建设实验室。

学院位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内,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有全军重点建设学科、重点建设实验室;有设备先进的信息化教学大楼、学科实验楼、网路技术楼和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有设施一流的大礼堂、标準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游泳池、文化活动中心等文体娱乐场馆;后勤保障实现社会化,教学办公场所实现园区网路化。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三百佳"单位、全国"民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军"甲级卫生先进单位"和安徽省"文明单位"。
学院历史
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建于1979年9月16日,是全国重点军事院校之一,担负着为全军培养高素质新型信息作战指挥和工程技术人才的任务。
学院在创建发展中,受到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及军委、总部首长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都曾对学院的创建作过指示。1991年,江主席来安徽视察时,专门询问了学院建设情况,并欣然题词。2001年,胡主席就学院人才培养问题作了重要批示。近几年来,军委迟副主席、许副主席、总参、总政等首长先后来院视察。
历经30多年的发展,学院已建立覆盖军事学和工学两个学科门类、战术与技术相融合、信息战特色鲜明的以研究生教育为龙头,本科生教育为主体,继续教育为补充的博士、硕士、学士三级人才培养体系。具有多个博士、硕士、学士授权点,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全军首批本科教学工作评价 "优秀单位"和总参合肥创新工作站的牵头单位。
办学条件
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学院占地千亩,规划整齐,建筑新颖。院内地势起伏有致,广植花木,常年绿树繁花,假山、亭榭、喷泉、人工湖点缀其间,是一所园林式的院校,系全军、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学院拥有一支在国内外知名的专家、教授为骨干的师资队伍;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有设备齐全的各类实验室;有为教学服务的实习工厂;有大礼堂、标準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游泳池、文化活动中心等文体娱乐设施,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学院设有工学和军事学两个学科门类,20多个专业,培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等层次的人才。学院重视学术交流,经常邀请国内外着名专家、教授来院讲学,并派人出国进修、考察和参加各种有关的学术会议。
专业介绍
通信对抗
雷达对抗
光电对抗
导航对抗
网路对抗
学院发展
历经20多年的发展,学院已建立覆盖军事学和工学两个学科门类、战术与技术相融合、信息战特色鲜明的以研究生教教育为龙头,本科生教育为主体,继续教育为补充的博士、硕士、学士三级人才培养体系。具有多个博士、硕士、学士授权点,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全军首批本科教学工作评价 "优秀单位"和总参合肥创新工作站的牵头单位。
展望未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将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以发展为主题、创新为主线、改革为动力,加快实施"人才兴院"战略,与时俱进,扎实工作,成为特色鲜明的信息战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基地、为部队服务基地,实现创建军内一流院校的奋斗目标。
办学成就
学院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名,组成了以信息战领域专家教授为核心、中青年学科学术带头人为骨干的教员队伍,其中博士、硕士生导师125人,有3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科研成果显着,共获国家、军队各级各类奖155项,其中国家发明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学术氛围浓厚,经常邀请军内外着名专家、教授来院讲学,定期公派人员出国进修、考察和参加学术交流。

学院教学质量高,科研成果丰硕。许多教学和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和全军级奖励,基础课和实验课成绩在同类军、地院校统考中一直名列前茅。
学院为全军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电子信息指挥军官和专业技术人才,有的已成为中科院院士、共和国将军,有的已走上师团领导岗位,有的成为部队技术骨干,有的获得了国家发明奖,毕业学员考取军内外重点大学研究生的比例较高。
中国工程院院士:凌永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