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贫营养湖

(2020-02-26 13:42:59) 百科

贫营养湖

贫营养湖 oligotrophic lake 是以湖泊的营养物质状况为依据划分的一种湖泊类型。贫营养湖内自然或人为进入的污染物的量较少,阳光通过清澈透明的水可以从湖面富光层一直照射到湖底贫光层,使贫光层也能进行光合作用,从湖面到湖底都可保持高浓度的溶解氧,湖水呈淡蓝或淡绿色,透明度高,可以作为生活和工业用水。某些河水流动和交换较快的深水湖,虽有一定量的污染物进入,但由于自净能力较强,也能保持贫营养湖的状态。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贫营养湖
  • 外文名:Oligotropgic lake
  • 属性:多为深水湖
  • 分布:土壤贫瘠的高原和山区
  • 特点:湖水呈淡蓝或淡绿色,透明度高
  • 用途:可以作为生活和工业用水

释义

贫营养湖oligotropgic lake湖中生物营养物质含量低,生物区系贫乏的湖泊。浮游生物量很低,湖水清澈、透明度大。湖中深层仍可进行光合作用,且由于生物量低,水中溶解氧含量较高。人烟稀少的边远地区的深水湖多属于贫营养湖,风景秀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贫营养湖指标为:总磷浓度为<100 mg/m;平均叶绿素浓度为m;平均透明度>6.0m。

特点

分布在土壤贫瘠的高原和山区,水深大,湖底有机质较少,又不易分解,冬夏两季湖水循环常不能达到底层,因而溶解的营养物质分布不均。这种湖泊中,生物的生长常受到一定限制。

转化

湖泊按生物生产力可分成贫营养湖、中营养湖、富营养湖三个类型,即使没有人为因素对湖泊的影响,贫营养湖也在慢慢地变成中营养湖,中营养湖再慢慢地变成富营养湖。也就是说湖泊是有寿命的,通常在数千年到数万年以上。湖泊形成初期,湖盆还保持湖盆形态时,营养盐类缺乏,浮游植物等生物的生产力极少,这样的湖叫贫营养湖、由于湖泊周围的河流或森林里长年累月地不断流入营养盐类或悬浮物,使得湖水中的营养盐类不断地增多。为此浮游植物的繁殖变得旺盛,而捕食这些浮游植物的浮游动物也多起来了。湖底里悬浮物和生物的残骸逐步一点一点地堆积,使湖底变浅。底泥又进行分解,营养盐溶出,从而湖水的营养盐浓度逐渐增多。这样的湖内营养盐蓄积起来,生物的生产力增大的湖泊叫富营养湖。介于贫营养湖和富营养湖中间状态的叫中营养湖。假如富营养化过快发展则湖泊就加速变浅,湖中的浮水植物,沉水植物和岸边的耐水植物繁茂起来了,湖泊加快向沼泽演化,导致湖泊消失。接着从积水草原变化成草原,最终演化成森林。

评价标準

自然界的水体可根据其所含营养物浓度的不同分为贫营养型、中等营养型和富营养型。另外有人提出用藻类的光合能力,即水体的生产力作为标準,30~100 mg·cm-2·d-1为贫营养湖,300~1 000 mg·cm-2·d-1为中营养湖,1 500~3 000 mg·cm-2·d-1为富营养湖。异养菌的葡萄糖最大吸收速率也可以作为标準,10~10μg·dm-3·h-1 为贫营养湖;10~100μg·dm-3·h-1 为富营养湖。
光合作用是指水中藻类原生质的合成作用,呼吸作用是指对藻类原生质的分解作用。分别以P和R代表。P/R是评价水体健康与否的有用指标。
在贫营养湖中,P/R=1。在那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达到平衡。贫营养湖中水质清澈透明,阳光可透至下层,因而湖内上下均可链行藻类的光合作用及对藻体的分解作用,亦即光合作用生产者与分解作用消费者间形成平衡关係。P/R=1反映水体健康、无污染。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