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刘松玉

(2021-06-27 23:11:49) 百科
刘松玉

刘松玉

刘松玉,男,1963年6月生,东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东南大学岩土工程学科首席带头人,东南大学未来地下空间研究院(学术特区)常务副院长,江苏省城市地下工程与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桩基础与特殊地基/路基稳定、原位测试技术、环境岩土工程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画、“十二五”科技支撑计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10余项重大科研项目,发表SCI、EI检索论文2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等职。我国岩土工程荣誉讲座“黄文熙讲座”主讲人,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茅以升土力学及岩土工程青年奖获得者。曾先后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其它部省级科技奖励多项。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刘松玉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江苏省靖江市
  • 出生日期:1963年6月
  • 职业:教授,博士生导师
  • 毕业院校:合肥工业大学,南京大学
  • 主要成就: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土力学(第四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 
  • 代表作品:《土力学(第四版)》 
  • 学位:博士

人物经历

刘松玉,东南大学特聘教授、岩土工程学科首席带头人。1983年7月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后留校任教; 1988年、199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分别获硕士、博士学位;1991年9月进入东南大学工作,1997年晋升为教授,曾分别赴比利时根特大学土木系合作研究,美国密执根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美国堪萨斯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曾先后担任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副院长,研究生院副院长,校发展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1979~1983年,合肥工业大学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3~1985年,合肥工业大学岩土工程教研室任教;
1985~1991年,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学习,先后获得理学硕士、博士学位;
1991~2011年,东南大学交通学院任教,先后担任交通学院教研室副主任、教研室主任、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长、交通学院副院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城市地下空间研究中心主任。
2012年以来,担任岩土工程重点学科带头人,江苏省城市地下工程与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东南大学未来地下空间研究院(学术特区)常务副院长。
《土力学(第四版)》《土力学(第四版)》

荣誉

研究领域属于交通、土木工程领域的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主要从事土力学理论、桩基工程、特殊地基和路基稳定、地下空间技术、原位测试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画、国家科技支撑计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30余项国家和部省级科技项目。研究成果已发表SCI、EI检索论文200余篇,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已获得3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系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获“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茅以升土力学及岩土工程青年奖,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江苏省创新创业人才奖获得者,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等荣誉称号。
在2014年1月举行的江苏省高层次人才迎春座谈会上,江苏省委、省政府授予东南大学刘松玉教授等10人第五届“江苏创新创业人才奖”荣誉称号,以表彰他们在推动自主创新、成果转化、科技创业,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为江苏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做出的重要贡献。
2017年05月,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

职务

刘松玉教授现为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会员,美国交通运输研究会(TRB)岩土工程测试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公路学会地质与岩土分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委员会主任,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Ground Improvement》,《 Lowland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岩土工程学报》编委等。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