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法国世界遗产

(2018-06-06 12:06:13) 百科
法国世界遗产

法国世界遗产

法国自1975年6月27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行列以来,截至2018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法国世界遗产共有45项(包括自然遗产5项、文化遗产39项、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1项),含跨国项目3项(文化遗产3项、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1项),在数量上居世界第5位,次于义大利、中国(55项)、西班牙(48项)和德国(46项)。法国一共3次担任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巴黎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在地所以一共承担过9次世界遗产大会,是举办次数最多的国家。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是法国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大区拥有7项世界遗产,其次是法兰西岛大区、阿斯坦大区和朗格克多-鲁西永大区各有5项,2019年入选的自然遗产法国南部领地和领海为全球面积最大的世界遗产(6700万公顷)。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法国世界遗产
  • 外文名:World Heritage in France
  • 机构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加入公约时间:1975年6月27日
  • 世界遗产:45项(2019年7月)
  • 文化遗产:39项(2017年7月)
  • 自然遗产:5项(2019年7月)
  • 混合遗产:1项(1997年10月)

文化遗产

1.沙特尔大教堂 Chartres Cathedral
所属大区:中央大区 列入时间:1979.12 列入标準:ⅠⅡⅣ
沙特尔大教堂部分始建于1145年,1194年遭遇火灾,后历经26年重建方再现原貌,可谓法国哥德式建筑的颠峰之作。高大的中殿呈纯粹的尖拱型,四周的门廊装饰着12世纪中叶的精美雕刻,再加上12世纪和13世纪光彩夺目的彩色玻璃,所有的这一切都是那幺非凡卓越,堪称经典杰作。
遗产区保护範围:1.06公顷 缓冲区保护範围:62公顷

  
2.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 Mont-Saint-Michel and its Bay
所属大区:下诺曼第大区列入时间:1979.12 列入标準:ⅠⅢⅣ
诺曼第与布列塔尼之间有一片广袤的沙滩,沙滩中央有个岩石小岛上,涨潮时常受潮水冲击,岛上矗立着被誉为“西方奇蹟”的一座哥德式本笃会修道院,专为纪念天使长圣米歇尔而建,修道院周围则是一个村落。这座修道院建于11至16世纪之间,是非凡的技术和艺术杰作,完美地适应了周围独特的自然环境。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
遗产区保护範围:6560公顷 缓冲区保护範围:57510公顷

  
3.凡尔赛宫及其园林 Palace and Park of Versailles
所属大区:法兰西岛大区 列入时间:1979.12 列入标準:ⅠⅡⅣ
凡尔赛宫是路易十四至路易十六时期法国国王的居所。经过数代建筑师、雕刻家、装饰家、园林建筑师的不断改造润色,一个多世纪以来,凡尔赛宫一直是欧洲王室官邸的典範。
遗产区保护範围:1070公顷 缓冲区保护範围:9467公顷

  

  
4.韦泽尔峡谷洞穴群与史前遗蹟 Prehistoric Sites and Decorated Caves of the Vézère Valley
所属大区:阿斯坦大区 列入时间:1979.12 列入标準:ⅠⅢ
韦泽尔峡谷包括147箇旧石器时代的史前遗址和25个内有壁画的洞穴。这里无论是从民族学、人类学还是美学角度来看,都非常令人感兴趣,因为这里的壁画,特别是1940年发现的拉斯科洞岩壁画,对研究人类史前艺术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壁画中的打猎场面有约100种动物形象,描绘细緻,色彩丰富,栩栩如生。

  

  
5.韦兹莱教堂和山丘 Vézelay, Church and Hill
所属大区:勃艮第大区 列入时间:1979.12 列入标準:ⅠⅣ
韦兹莱本笃会修道院建于公元9世纪,建成不久后便安置了圣女玛丽亚·马德莱娜(St Mary Magdalene)遗体,从此便成了朝圣要地。1146年,圣贝尔纳多(St Bernard)在此为第二次十字军东征进行了布道。1190年勇猛善战的狮心王理察和菲利浦二世奥古斯都在此相会,然后踏上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的路途。韦兹莱的马德莱大教堂是12世纪的一个修道院式的教堂,柱头和正门都有精美雕刻,是勃艮第罗马式艺术和建筑杰作。韦兹莱教堂和山丘
遗产区保护範围:183公顷 缓冲区保护範围:18373公顷

  
6.亚眠大教堂 Amiens Cathedral
所属大区:皮卡第大区 列入时间:1981.12 列入标準:ⅠⅡ
亚眠大教堂位于皮卡第(Picardy)地区中心,是13世纪最大的古典哥德式教堂之一。整个教堂规划连贯协调,正面三层塔式向内高挺,造型优美,主厅和南交叉甬道的侧厅里装饰有极富古典美的雕刻,别具一格。
遗产区保护範围:1.54公顷 缓冲区保护範围:115公顷

  

  

  

  
7.阿尔勒城的古罗马建筑 Arles, Roman and Romanesque Monuments
所属大区: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蔚蓝海岸大区 列入时间:1981.12 列入标準:ⅡⅣ
阿尔勒是古代城市适应欧洲中世纪文明的一个範例。城中有许多令人难忘的罗马古蹟,其中最早的竞技场、古罗马剧场和古罗马地道(地下通道)可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阿尔勒经历了公元4世纪第二个黄金时代,君士坦丁浴场(the baths of Constantine)和阿利斯堪普斯墓地(the necropolis of Alyscamps)就是这一时期的见证。11至12世纪期间,阿尔勒再一次成为地中海地区最具魅力的城市,城内的圣特罗菲姆教堂(Saint-Trophime)是普罗旺斯地区众多的罗马式古蹟之一。
遗产区保护範围:24公顷 缓冲区保护範围:65公顷

  
8.丰特莱的西斯特尔教团修道院 Cistercian Abbey of Fontenay
所属大区:勃艮第大区 列入时间:1981.12 列入标準:Ⅳ
这座刻板的勃艮第修道院由圣伯纳尔(St Bernard)修建于1119年,修道院的教堂、迴廊、餐厅、住宿区、麵包房和钢铁厂一起,完美诠释了早期西斯特尔教团修道士自给自足的理想。特莱的西斯特尔教团修道院
遗产区保护範围:5.77公顷 缓冲区保护範围:1397公顷

  
9.枫丹白露的宫殿和园林 Palace and Park of Fontainebleau
所属大区:法兰西岛大区 列入时间:1981.12 列入标準:ⅡⅣ
枫丹白露宫是法国最大的王宫之一,在法国北部法兰西岛地区塞纳-马恩省的枫丹白露镇。“枫丹白露”的法文原义为“蓝色的泉水”,因为此地有一眼八角小泉,泉水清澈碧透。枫丹白露风景绮丽,森林茂盛,古蹟众多,是着名的游览胜地。
1137年,路易六世发现了这块休闲养生的佳地,于是下令在此修建豪华城堡,后经历代君王的改建、扩建、装饰和修缮,使枫丹白露宫成为一座富丽堂皇的行宫。弗朗西斯一世、亨利二世、亨利四世、路易十四、十五、十六和拿破仑等法国帝王都曾在此居住过。有的国王在此长住,有的仅把它作为打猎的行宫。王室的婚丧大典也常在这里举行。历史上有许多重大事件就发生在这里。1812年,罗马教皇被拿破仑囚禁在这里,而1814年,拿破仑被迫在这里签字让位。1945年~1965年,西方盟军司令部就设在枫丹白露宫,至今宫墙外还残留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标记。
枫丹白露宫位于法兰西岛地区广阔的森林中心。从12世纪起用作法国国王狩猎的行宫。16世纪时弗朗索瓦一世想造就一个“新罗马城”,把此宫重又改建,扩大,装饰一新。面貌一新的宫殿被巨大开阔的庭院所环绕,富有义大利建筑的韵味,把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和法国传统艺术完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遗产区保护範围:144公顷

  
10.奥朗日古罗马剧场和凯旋门 Roman Theatre and its Surroundings and the "Triumphal Arch" of Orange
所属大区: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蔚蓝海岸大区 列入时间:1981.12 列入标準:ⅢⅥ
奥朗日古剧场坐落在隆河河谷(Rhone valley),正面长103米,是所有古罗马剧场中保存最完好的剧场之一。罗马凯旋门建造于公元10至25年,是从奥古斯都统治时期保存下来的外省凯旋门中最精美、最有意义的一个,上面刻有浅浮雕,用以纪念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和平与繁荣。
遗产区保护範围:9.45公顷 缓冲区保护範围:232公顷

  

  
11.从萨兰-莱班大盐场到阿尔克-塞南皇家盐场,敞锅盐的生产 From the Great Saltworks of Salins-les-Bains to the Royal Saltworks of Arc-et-Senans, the Production of Open-pan Salt
所属大区:弗朗什-孔泰大区 列入时间:1982.12 列入标準:ⅠⅡⅣ
阿尔克-塞南皇家盐场位于贝桑松附近,是由克劳德·尼古拉斯·杜勒创建的。它始创于路易十六统治时期的1775年,是工业建筑上第一个重大成就,反映了启蒙的进步思想。这座庞大的半圆形的建筑被确认为是合理的带有等级性的建筑结构,它可能已经被一座理想化的城市所效仿,只是从来还没有实现过。
萨兰-莱班的大盐场,从中世纪或更早时间就已经开始提取盐水,是一个开放式製盐场。它的建成至少有1200年的历史,直至1965年停止产盐。从1780年到1895年,其食盐水穿越21公里的木管到达阿尔克-塞南皇家盐场。盐场建于巨大的Chaux森林附近,以确保木柴燃料的供应。13世纪建成的盐场地下输送盐水长廊,以及19世纪的液压泵如今仍然可发挥其功能。从锅炉房可显示製盐工人製取“白金”(盐)的艰辛。2009年,萨兰-莱班大盐场被扩展进入遗产项目,扩展部分拥有三个别具特色的建筑物:盐库、Amont井建筑和一个之前的住所,与皇家盐场相连。该地区是法国製盐业的历史见证。
遗产区保护範围:10公顷 缓冲区保护範围:585公顷

  
12.圣塞文-梭尔-加尔坦佩教堂 Abbey Church of Saint-Savin sur Gartempe
所属大区:普瓦图-夏朗德大区 列入时间:1983.12 列入标準:ⅠⅢ
圣塞文-梭尔-加尔坦佩教堂以“罗马式西斯廷教堂”而闻名,教堂内有许多11世纪至12世纪的精美壁画作品,这些作品至今仍保存完好。
遗产区保护範围:0.16公顷 缓冲区保护範围:149公顷

  

  

  
13.南锡的斯坦尼斯拉斯广场、卡里埃勒广场和阿莱昂斯广场 Place Stanislas, Place de la Carrière and Place d'Alliance in Nancy
所属大区:洛林大区 列入时间:1983.12 列入标準:ⅠⅣ
斯坦尼斯拉斯·莱什琴斯基(Stanislas Leszczynski),一个没有自己王国的国王,后来成了洛林公爵,他临时居住过的南锡则成了一个最古老而又最典型的现代首都典範。事实表明,这里受到启蒙思想影响的君主对公众需求确实敏感。1752年至1756年期间,建筑师埃赫尔(Héré)领导的一个才华横溢的团队修建了这个城市。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工程,成功地创造了一个既能提高王国声誉,又具有实用性的首都。

  
14.加德桥(罗马式水渠) Pont du Gard (Roman Aqueduct)
所属大区:朗格多克-鲁西永大区 列入时间:1985.12 列入标準:ⅠⅢⅣ
加德桥建于公元前夕,是为了让尼姆高架渠(长约50公里)横跨加德河所建。这座桥共三层,高约50米,最长的地方为275米,设计这座桥的罗马建筑师和水利工程师创造了一件技术和艺术杰作。
遗产区保护範围:0.33公顷 缓冲区保护範围:691公顷

  

  

  
15.斯特拉斯堡与大岛 Strasbourg – Grande île
所属大区:阿尔萨斯大区 列入时间:1988.12 列入标準:ⅠⅡⅣ
地处伊尔河怀抱的格朗德岛(大岛)是阿尔萨斯首都的历史中心,在相当小的範围内,耸立着着名的古蹟建筑群。主教堂、四个古代教堂和罗汉宫(主教们以前的住所)看起来像一个个孤立的古蹟,实际上却构成了一个典型的中世纪城镇,体现了斯特拉斯堡从15至18世纪的发展变迁。
遗产区保护範围:94公顷

  
16.兰斯圣母大教堂、圣雷米修道院和圣安东尼宫殿 Cathedral of Notre-Dame, Former Abbey of Saint-Rémi and Palace of Tau, Reims
所属大区:香槟-阿登大区 列入时间:1991.12 列入标準:ⅠⅡⅣ
13世纪新建筑工艺的出色套用以及雕像装饰与建筑的完美结合,使兰斯圣母大教堂成了哥德式建筑的杰作之一。修道院保留了9世纪的精美中殿,供奉着开启了法国国王受洗仪的圣雷米主教(440年至533年)的遗体。曾经在宗教仪式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前大主教宫殿——圣安东尼宫,已于17世纪进行了彻底重修。
遗产区保护範围:4.16公顷

  
17.巴黎塞纳河畔 Paris, Banks of the Seine
所属大区:法兰西岛大区 列入时间:1991.12 列入标準:ⅠⅡⅣ
从罗浮宫到艾菲尔铁塔,从协和广场到大小王宫,巴黎的历史变迁从塞纳河可见一斑。巴黎圣母院和圣礼拜堂堪称建筑杰作,而豪斯曼宽阔的广场和林荫道则影响着19世纪末和20世纪全世界的城市规划。
遗产区保护範围:365公顷

  

  
18.布尔日大教堂 Bourges Cathedral
所属大区:中央大区 列入时间:1992.12 列入标準:ⅠⅣ
布尔日·圣·艾蒂安大教堂(the Cathedral of St Etienne of Bourges)建于12世纪末至13世纪末期间,是杰出的哥德式建筑杰作之一,其完美的比例和协调的设计令人称羡。教堂的门楣、雕塑和彩色玻璃窗特别引人注目。除了漂亮的建筑,教堂还表现了中世纪法国基督教的权力。布尔日大教堂
遗产区保护範围:0.85公顷 缓冲区保护範围:105公顷

  
19.阿维尼翁历史中心:教皇宫、主教圣堂和阿维尼翁桥 Historic Centre of Avignon: Papal Palace, Episcopal Ensemble and Avignon Bridge
所属大区: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蔚蓝海岸大区 列入时间:1995.12 列入标準:ⅠⅡⅣ
这座位于法国南部的城市是14世纪罗马教皇的居所。教皇宫其实就是一个装饰豪华却外表朴素的城堡,由西蒙·马蒂尼和马泰奥·焦瓦内蒂(Simone Martini and Matteo Giovanetti)装修而成,占据了这座城市绝大部分面积,周围是坚固的城墙和12世纪隆河桥的遗址。在卓越的哥德式建筑之下,小宫殿和圣母院的罗马式主教堂古蹟实属罕见,证明了阿维尼翁在14世纪基督化欧洲所发挥的领导作用。
遗产区保护範围:8.2公顷

  
20.米迪运河 Canal du Midi
所属大区:南部-庇里牛斯大区 朗格多克-鲁西永大区 列入时间:1996.12 列入标準:ⅠⅡⅣⅥ
米迪运河总长360公里,各类船只通过运河在地中海和大西洋间穿梭往来,整个航运水系涵盖了船闸、沟渠、桥樑、隧道等328个大小不等的人工建筑,创造了世界现代史上最辉煌的土木工程奇蹟。运河建于1667年至1694年之间,为工业革命开闢了道路。运河设计师皮埃尔-保罗·德里凯(Pierre-Paul Riquet)在设计上独具匠心,使运河与周边环境融为了一体,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堪称建筑佳作。
遗产区保护範围:1172公顷 缓冲区保护範围:2014公顷

  
21.卡尔卡松历史城墙要塞 Historic Fortified City of Carcassonne
所属大区:朗格多克-鲁西永大区 列入时间:1997.12 列入标準:ⅡⅣ
从前罗马时期起,卡尔卡松现在所在的山上就有了防御性聚落。城堡历经历史而形态不改,是中世纪要塞城市的杰出典範。城堡四周环绕着坚固的防御工事,还有房屋、街道以及完美的哥德式大教堂。卡尔卡松的极端重要性还在于现代保护科学奠基人之一——维奥莱公爵(Viollet-le-Duc)开展的漫长修复工作。
遗产区保护範围:11公顷 缓冲区保护範围:1358公顷

  
22.里昂历史遗蹟 Historic Site of Lyons
所属大区:罗纳-阿尔卑斯大区 列入时间:1998.12 列入标準:ⅡⅣ
里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于公元前1世纪由罗马人创建,曾是高卢三朝首都,在欧洲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里昂的城市建筑和各个历史时期的大量精美古建筑生动诠释了它悠久的历史。
遗产区保护範围:427公顷 缓冲区保护範围:323公顷

  

  
23.法国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朝圣之路 Routes of Santiago de Compostela in France
所属大区:阿斯坦大区 奥弗涅大区 下诺曼第大区 勃艮第大区 中央大区 香槟-阿登大区 法兰西岛大区 南部-庇里牛斯大区 良格多克-鲁西永大区 利穆赞大区 皮卡第大区 普瓦图-夏朗德大区 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 列入时间:1998.12 列入标準:ⅡⅣⅥ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在整箇中世纪是成千上万虔诚朝圣者们的终极目标,他们从欧洲各地蜂拥至此,为了到达西班牙,他们必须穿越法国。列入世界遗产的项目包括系列重要的历史古蹟,标出了朝圣者穿越法国的路线。
在中世纪,数以百万计的虔诚的朝圣者跟随着他们的主教或民族朝圣着,不畏艰辛地穿越法国,以寻求拜访位于西班牙西北部的圣殿,这条路线就是举世闻名的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朝圣大道。这条大道在整箇中世纪晚期宗教与文化的交汇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量式样独特的建筑物满足了旅行于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的朝圣者们精神和物质上的需要,许多建筑的式样源于法国或在法国的土地上得以长足发展。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朝圣大道为中世纪宗教势力的强大以及宗教对当时各个阶级、各个国家的人们影响的巨大和深远提供了一个珍贵的见证。

  
24.比利时和法国钟楼 Belfries of Belgium and France
所属大区:皮卡第大区 北部-加莱海峡大区比利时列入时间:1999.12 列入标準:ⅡⅣ
这些钟楼建于11至17世纪,其中23座位于法国北部,32座位于比利时,它们共同展现了罗马、哥德式、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式的建筑风格。钟楼在建立之初是公社通过宪章获得独立的标誌,象徵着自由。钟楼是城市景观中的第三种塔,可与要塞(封建领主,即封建地主的标誌)和钟塔(教堂的标誌)媲美,象徵着贵族的权力。几个世纪以来,它们已逐渐成为城镇影响力和财富的象徵。

  

  

  

  

  
25.圣艾米伦区 Jurisdiction of Saint-Emilion
所属大区:阿斯坦大区 列入时间:1999.12 列入标準:ⅢⅣ
葡萄栽培技术最早由罗马人引入到阿基坦地区(region of Aquitaine)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并在中世纪得到了发展。圣艾米伦区位于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Santiago de Compostela)朝圣之路,因地理位置优越而受益匪浅。从11世纪开始,这里便修建了大量教堂、修道院和济贫院。在12世纪英国统治期间,这里得到了“司法管辖区域”的特殊地位。大量的葡萄种植在这里形成了独特的景观,而且在乡镇和村庄里还有许多优美的历史古蹟。
遗产区保护範围:7847公顷 缓冲区保护範围:5101公顷

  
26.罗亚尔河畔叙利与沙洛纳间的罗亚尔河谷 The Loire Valley between Sully-sur-Loire and Chalonnes
所属大区:中央大区 罗亚尔大区 列入时间:2000.11 列入标準:ⅠⅡⅣ
罗亚尔河谷拥有最美丽、最杰出的文化景观,沿岸分布着大量的历史名镇和村庄、雄伟的建筑古蹟(城堡),以及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开垦的耕地,这是人类和自然环境(主要是罗亚尔河)相互作用、和谐发展的结果。
罗亚尔河全长1005公里,是法国最大的河流。它发源于中央高原,在布列塔尼半岛注入大西洋。罗亚尔河流域是法国古代文明的中心之一,两岸有许多历史遗蹟,最多的是城堡群。其中叙利城至沙洛讷城的一段,全长140公里,这一区域的城堡尤其具有典型意义。例如昂布瓦斯城堡,是义大利的建筑艺术家为法国国王路易十二建造的王宫;布卢瓦城堡,曾是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十分喜爱的王宫;舍农索城堡和阿宰勒里多城堡也都曾是弗朗西斯一世的王宫。该地区最着名的城堡,当属尚博尔城堡。
辉煌的罗亚尔山谷历史悠久,文物古蹟众多。就象罗亚尔是法国的大动脉一样,罗亚尔河流域是法国文化生活的心脏。繁喧的城市、壮丽的景观和可口的食物、香醇的美酒,使这里成为资产阶级的伊甸园。
奥尔良是13世纪法国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众多的艺术家、作家和抒情诗人云集至此。由于中世纪统治者喜欢四处週游,因此罗亚尔河沿岸流域也就留下了许多宫廷建筑。尚博尔和舍农索城堡,雄伟壮丽,气势森严,是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杰出代表,在城堡内还有构思精巧的人工花园。图尔地理位置优越,浓厚的文化氛围和传统的饮食文化使之成为观光游客的首选之地,昂热次之。在古城昂热瓦斯,人们更能真切的感受到历史的气息。布卢瓦、索米尔、尼斯等一座座古城象项鍊上的明珠一般,沿罗亚尔河流域相继出现,这些历史名城背山面水,古老的村镇点缀其间,中世纪的城墙若隐若现,更增加了罗亚尔河流域古色古香的风采。
遗产区保护範围:85394公顷 缓冲区保护範围:208934公顷

  
27.普罗万城 Provins, Town of Medieval Fairs
所属大区:法兰西岛大区 列入时间:2001.12 列入标準:ⅡⅣ
普罗万(Provins)这箇中世纪防御古城, 位于原先颇有影响的香槟酒会地区,见证了国际贸易组织和羊毛工业的早期发展。普罗万的城市结构保存完好,其设计之初的目的就是用于主办展览会及相关活动。
遗产区保护範围:108公顷 缓冲区保护範围:1365公顷

  

  
28.勒阿弗尔,奥古斯特·佩雷重建之城 Le Havre, the City Rebuilt by Auguste Perret
所属大区:上诺曼第大区 列入时间:2005.7 列入标準:ⅡⅣ
勒阿弗尔市位于英吉利海峡的诺曼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到了惨烈轰炸。从1945年至1964年,根据奥古斯特·佩雷(Auguste Perret)领导的团队的规划,对炸毁区域进行了重建。这里现在是勒阿弗尔的行政、商业和文化中心。在许多重建城市之中,勒阿弗尔以其协调和完整而独具一格。它融合了早期城市布局的构想和未毁的历史建筑,同时融入了城市规划和建筑技术的新观念。勒阿弗尔是战后城市规划和建筑的杰出典範,其建筑的基础在于统一协调的方法,预製构件的使用,模组网路的系统利用,以及对混凝土潜能的创新开发利用。
遗产区保护範围:133公顷 缓冲区保护範围:114公顷

  
29.波尔多月亮港 Bordeaux, Port of the Moon
所属大区:阿斯坦大区 列入时间:2007.7 列入标準:ⅡⅣ
作为历史中心的波尔多,人称“月亮港”,是位于法国西南的一座港口城市,建立于启蒙运动时期,汇集了大量城市建筑,其价值观念一致延续到20世纪前半叶。这里作为历史古城列入世界遗产,除巴黎外,这里是法国受保护建筑最多的城市。2000多年来,特别是从12世纪开始同英国和低地国家开展商业往来以来,月亮港作为文化价值交流中心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18世纪初期以来的城市规划和建筑群体现了创造性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趋势,展示了城市与建筑的完美结合与统一。这里的城市布局是哲学家的胜利,他们把城市变成了人文主义、普遍性和文化的融炉。
遗产区保护範围:1731公顷 缓冲区保护範围:11974公顷

  
30.沃邦设计的堡垒建筑 Fortifications of Vauban
所属大区:弗朗什-孔泰大区 阿斯坦大区 北部-加莱海峡大区 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 阿尔萨斯大区 洛林大区 罗亚尔大区 普瓦图-夏朗德大区 下诺曼第大区 列入时间:2008.7 列入标準:ⅠⅡⅣ
沃邦防御工事包括12个防御建筑及设施群落,部署在法国西部、北部及东部边境线上,是路易十四时期的军事工程师塞巴斯蒂安·勒普雷斯特雷·沃邦(1633-1707年)的卓绝设计的代表作。这一系列建筑包括由沃邦从零起步而构建起来的城镇,建在平原之上的城堡,城中堡垒围墙,防御塔楼以及居住区。此外还有山地堡垒,海上堡垒,山地炮架,以及山地通讯设施。此遗址见证了西方军事建筑中典型的古典防御工事的最高成就。对于整个欧洲乃至美洲、俄罗斯以及东亚地区的防御工事发展史而言,沃邦都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
遗产区保护範围:1153公顷 缓冲区保护範围:4341公顷

  
31.阿尔比市的主教旧城 Episcopal City of Albi
所属大区:南部-庇里牛斯大区 列入时间:2010.7 列入标準:ⅣⅤ
法国西南部塔恩河畔的阿尔比旧城,通过城中至今保存完好的旧桥、圣萨尔维堡以及堡中的教堂(十到十一世纪),为人们展示了中世纪在建筑和城市方面的发展。 13世纪,阿尔比十字军(Albigensian Crusade)镇压了卡特里派教会后,阿尔比市在一夜之间成为一座势力强大的主教派城市。阿尔比大教堂由本地生产的红砖与黄砖垒砌而成,具有独特的法国南方哥德式建筑风格,并带有防御工事,表现出罗马教会在重新占据主导地位后所拥有的强大势力。中世纪以来建立的居民区环绕着一座宏伟的主教宫殿——贝尔比宫(Palais de la Berbie),它俯瞰着塔恩河,并与大教堂相得益彰。标誌性的古蹟与几百年来依然保持原有的风貌街区构成了风格一致的阿尔比主教城。
遗产区保护範围:19公顷 缓冲区保护範围:64公顷

  
32.阿尔卑斯地区史前湖岸木桩建筑 Prehistoric Pile dwellings around the Alps
所属大区: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 罗讷-阿尔卑斯大区 瑞士 奥地利 德国 义大利 斯洛维尼亚列入时间:2011.7列入标準:ⅣⅤ
阿尔卑斯地区史前湖岸木桩建筑阿尔卑斯地区史前湖岸木桩建筑
阿尔卑斯地区史前湖岸木桩建筑这一遗产包括位于阿尔卑斯山区内、外的湖边、河岸及湿地边的111处(其中的56处位于瑞士)史前木桩建筑(又称乾栏建筑)遗蹟。这些小型定居点建于约公元前5000年至500年。对部分遗址的考古挖掘,已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史前新石器时代及青铜时代欧洲阿尔卑斯山地区人民的生活以及人类社区与周围环境的互动情况的证据。这是一组保存极其完好、文化内涵丰富的定居点考古遗址,是研究这一地区早期农业社会的最重要的史料来源之一。
遗产区保护範围:401.63公顷 缓冲区保护範围:5468.44公顷

  

  

  
33.喀斯和塞文--地中海农牧文化景观 The Causses and the Cévennes, Mediterranean agro-pastoral Cultural Landscape
所属大区:奥弗涅大区 朗格克多-鲁西永大区 罗讷-阿尔卑斯大区 列入时间:2011.7 列入标準:ⅢⅤ
占地302319公顷,位于法国中南部山脉与深谷交错的地区,农牧系统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纽带在这一地区得到了展现,特别是在这一地区夏季上山放牧时,羊群走的山路更是这一纽带的直接反映。景区内的村庄以及喀斯梯田上的坚固的石头农舍体现了11世纪大修道院组织形式。洛泽尔山也位于景观区内,是最后几个还在实行夏季游牧的地区之一。
遗产区保护範围:302319公顷 缓冲区保护範围:312425公顷

  
34.北部-加莱海峡的採矿盆地 Nord-Pas de Calais Mining Basin
所属大区:北部-加莱海峡大区 列入时间:2012.7 列入标準:ⅡⅣⅥ
18世纪至20世纪的三百年中,北部-加来海峡的景观受到了煤矿开採的显着影响。在超过120000公顷的遗址内有109个独立组成部分,包括矿井(最早的一个建于1850年)及升降设施、渣堆(有些占地达90多公顷,高140多米)、煤矿运输设施、火车站、工人房产及採矿村庄;村庄又包括社会福利住房、学校、宗教建筑、卫生和社区设施、公司员工、所有人及经理的住宅、市政厅等等。北部-加来海峡的採矿盆地遗址见证了从19世纪中期到 1960年探索创造模範工人城市的努力,更见证了欧洲工业时代中富有重要意义的一段。它是工人生活条件的记录,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人越发地团结到一起。
遗产区保护範围:3943公顷 缓冲区保护範围:18804公顷

  
35.阿尔代什省的肖维-蓬达尔克彩绘洞穴 Decorated Cave of Pont d’Arc, known as Grotte Chauvet-Pont d’Arc, Ardèche
所属大区:罗讷-阿尔卑斯大区 列入时间:2014.7 列入标準:ⅠⅢ
肖维岩洞(法语:Grotte Chauvet)也译作萧韦岩洞,也叫肖维—蓬达尔克洞穴(法语:La grotte Chauvet-Pont-d'Arc)是位于法国东南部阿尔代什省的一个洞穴,因洞壁上绘有上千幅史前壁画而闻名。岩画经证实可追溯至距今3万6千年前,为人类已知最早的史前艺术。
洞穴位于阿尔代什省城市瓦隆蓬达尔克附近的一个石灰岩山崖上,在地底25米深,长约500米,面积达9万平方呎,该洞约在2万3千年前被碎石掩埋,直至1994年由3位法国探险家发现,引起学界及考古界的极大震憾,被视为欧洲最早第一批人类文化。洞名肖维即来自三名发现者之一的姓氏。基于保护岩画的需要,政府未开放公众参观游览,因此往昔知名度不如发现于19世纪的法国另一拥有原始壁画的拉斯科岩洞。但法国政府模仿此洞穴,在附近地区建造了一个仿造的洞穴,也有相同的複製壁画,预定于2015年春天向公众开放。
洞内壁画创作年代,可追溯至距今3万2千年至3万6千年前,应由旧石器时代人类所绘画及雕刻,原料使用红赭石和木炭等黑色颜料。450幅保存完好的绘画主题包括至少14种动物,例如马、犀牛、狮子、水牛、猛犸象或是打猎归来的人类,包括冰河时代罕见物种,甚至从未发现的物种。
壁画展现史前人类优秀的绘画技巧。其中有53幅“动态”图画,呈现动物在慢跑、快跑、摇头晃脑、用头碰尾巴等动作。尤其当灯光晃动时,动物图像在岩壁上不停移动,形同最早的影像艺术、3D动画技术。法国考古学家研究认为,这画法用以表现史前人类的移动场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洞内的壁画是世界上最早的形象画,是目前已知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艺术表现形式,艺术及审美价值很高。
壁画创作年代,曾引起奉进化论假说为真理的考古界的争议。不过,2012年5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刊登了一项法国研究,以新的测定方式证实壁画确实为3万多年前的人类所绘,基本终结了学界对壁画年代的争论。此前,2001年时英国研究人员曾对岩洞内木炭、动物骨骸进行碳14检测,推断壁画可溯至三万年前,当时曾遭部分进化论假说思想主导的考古学家质疑。
遗产区保护範围:9公顷 缓冲区保护範围:1353公顷

  
36.香槟地区的山坡葡萄园、酒庄与酒窖 Champagne Hillsides, Houses and Cellars
所属大区:香槟-阿登大区 列入时间:2015.7 列入标準:ⅢⅣⅥ
从17世纪早期到19世纪工业革命初期,以瓶内第二次发酵技术酿製气泡葡萄酒的工艺即产生于这处遗产地。它主要由由三个完整部分组成:奥维耶、阿伊与阿伊河畔马勒伊历史悠久的葡萄种植园,兰斯的圣尼凯斯山丘以及埃佩尔奈的夏布洛尔堡和香槟大道。这三处区域—— 由历史悠久的山坡葡萄种植园供应盆地,生产基地(及与其配套的地下酒窖)和销售与配送中心 (香槟酒厂)—— 呈现了完整的香槟生产过程。该遗产地是一个高度专业化手工工艺发展成为农工业企业的清晰见证。
遗产区保护範围:1101.28公顷 缓冲区保护範围:4230.43公顷

  
37.勃艮第葡萄园风土 Climats, terroirs of Burgundy
所属大区:勃艮第大区 列入时间:2015.7 列入标準:ⅢⅤ
这个气候是指第戎市以南尼伊村山坡和博纳村山坡的葡萄园。它们因具体自然状况(地理位置、日照状况等)的不同而有不同特点,葡萄品种和种植方式也都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以各自出产的葡萄酒来区分。该文化遗产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博纳镇和与之相关的葡萄园、酒厂和村庄,它们共同体现了生产体系的商业层面;另一个是第戎的历史中心,它代表了促使气候划分体制形成的政治管理层面。此文化遗产是自中世纪前期发展起来的葡萄种植业和葡萄酒生产业的典範。
遗产区保护範围:13219公顷 缓冲区保护範围:50011公顷

  
38.勒·柯布西耶的建筑作品-对现代主义运动有杰出贡献The Architectural Work of Le Corbusier, an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the Modern Movement
所属大区: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 阿根廷 比利时 印度 日本 瑞士 德国 列入时间:2016.7 列入标準:ⅠⅡⅣ
法国 - 瑞士建筑师勒·柯布西耶在世界各地都留下了标誌性建筑,此次入选的十七座建筑包括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计、萨伏伊别墅和昌迪加尔建筑群等
遗产区保护範围:984838公顷 缓冲区保护範围:1409384公顷

  

  

  

  

  

  

  
39.塔普塔普阿泰考古遗址Taputapuātea
  
所属大区:法属玻里尼西亚列入时间:2017.7 列入标準:ⅢⅣⅥ
  
塔普塔普阿泰考古遗址位于赖阿特阿岛是“玻里尼西亚三角”的中心,在太平洋缀满了岛屿。地球上最后一部分由人类定居。这个遗产点包括两个森林山谷,一部分礁湖和珊瑚礁和一片开阔的海洋。遗产点的核心是塔普塔普阿泰考古遗址,一个政治、仪式性的、丧葬的中心。它是一个铺满拥有属性的庭院,中间有一块大石头。法属玻里尼西亚的祖先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祖先有交集在一起。塔普塔普阿泰考古遗址是一个存在了1000年左右的文明古国。  
遗产区保护範围:2124公顷 缓冲区保护範围:3363公顷

自然遗产

1.波尔托湾:皮亚纳-卡兰切斯、基罗拉塔湾、斯康多拉保护区 Gulf of Porto: Calanche of Piana, Gulf of Girolata, Scandola Reserve
所属大区:科西嘉岛大区 列入时间:1983.12 列入标準:ⅦⅧⅩ
这个自然保护区是科西嘉地区自然公园的一部分,位于斯康多拉半岛,属斑岩地貌的多石地带。这里的植被是茂密的灌木丛林,天空中飞翔着海鸥、鸬鹚和海鹰。清澈的海水,星星点点的小岛,连同险峻的岩洞构成了海洋生物的富饶家园。波尔托湾
遗产区保护範围:11800公顷

  

  
2.新喀里多尼亚泻湖:珊瑚礁多样性和相关的生态系统
所属大区:新喀里多尼亚大区 列入时间:2008.7 列入标準:ⅦⅨⅩ
位于法属太平洋群岛的新喀里多尼亚,其中生活着6个海洋生物群落,它体现了主要的珊瑚礁多样性及相关的生态系统,也是全世界最大的三个珊瑚礁生态系统之一。泻湖中有各种珊瑚和鱼类,集中了全世界结构最为多样的珊瑚礁,是一个包括红树林和海藻在内的统一的生物栖息地。新喀里多尼亚泻湖是保存完好的生态系统,其中生活着大量大型鱼类,其种类极为丰富,而掠食动物的数量适当。泻湖成为许多濒危鱼类、海龟和海洋哺乳动物的栖息地,生活在其中的儒艮的数量位居世界第三。这些泻湖的自然景色极为优美,湖中有不同时期的珊瑚礁石,既有活着的珊瑚礁,也有古老的珊瑚礁化石,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大洋洲自然发展史的重要信息。
遗产区保护範围:1574300公顷 缓冲区保护範围:1287100公顷

  
3.留尼旺岛的山峰,冰斗和峭壁 Pitons, cirques and remparts of Reunion Island
所属大区:海外大区留尼旺省 列入时间:2010.7 列入标準:ⅦⅩ
这一自然遗址与留尼旺国家公园的中心区相邻,占地10多万公顷,即相当于留尼旺岛面积的40%。留尼旺岛由两座位于印度洋西南部的火山山脉组成。在此遗址内,两座高耸的火山峰、巨大的峭壁与三座悬崖边的冰斗俯瞰着岛屿,其下峭壁与森林覆盖着的峡谷与盆地交相呼应,共同形成一幅壮阔的图画。这里是植物的天然栖息地,不仅植物种类繁多,而且多为本地独特的品种。亚热带雨林、云雾林和沼泽地交织在一起,宛如一个由生态系统和各种景物组成的马赛克。
遗产区保护範围:105838公顷 缓冲区保护範围:11729公顷

  

  
4.多姆山链——利马涅断层构造区 Chaine des Puys - Limagne fault tectonic arena
所属大区:奥弗涅大区列入时间:2018.7 列入标準:Ⅷ
构造区位于法国中部,包括利马涅断层,多姆山链火山群和塞拉山倒转地形。它是西欧裂谷的代表性部分,是在阿尔卑斯山于3500万年前形成之后形成的。这里的地质特徵体现了大陆地壳是如何裂开然后塌陷,使得深层岩浆上升并引起地表隆起。该遗产地是大陆分裂的极好例证,大陆分裂是板块构造的5个主要阶段之一。
遗产区保护範围:24223公顷 缓冲区保护範围:16307公顷

  

  

  

  

  

  

  

  
5.法属南部领地和领海 French Austral Lands and Seas
所属地区:法属南方和南极洲领地列入时间:2019.7 列入标準:ⅦⅨⅩ
该遗产地包括陆地稀少的南印度洋上最大的几个群岛和岛屿:克罗泽群岛、凯尔盖朗群岛、圣保罗岛和阿姆斯特丹岛,以及约60个小型亚南极岛屿。这片南半球海域上的“绿洲”总计占地6700万公顷,是全世界鸟类和海洋哺乳动物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尤其帝企鹅和黄鼻信天翁数量居全球之冠。由于远离人类活动中心,这些岛屿保存状态完好,是生物演变历程的陈列馆和科学研究的独特场所。
遗产区保护範围:24223公顷 缓冲区保护範围:16307公顷

  

混合遗产

1.庇里牛斯——珀杜山 Pyrénées - Mont Perdu
所属大区:南部-庇里牛斯大区 西班牙列入时间:1997.12 1999.12扩展项目列入 列入标準:ⅢⅣⅤⅦⅧ
这处雄伟壮观的高山景观,横跨法国与西班牙当前的国界,以海拔3 352米的石灰质山——珀杜山顶峰为中心,方圆30 639公顷。在西班牙境内的是欧洲两个最大最深的峡谷,而在法国境内更加陡峭的北坡上则是三个大片环形屏障,充分代表了这里的地质地貌。除了雄伟的山脉,这个地区还有着恬静的田园风光,反映了农业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曾在欧洲高地非常普遍,而今却仅存于庇里牛斯地区。在这里,可以通过村庄、农场、原野、高地牧场和崎岖的山路这些独特的景观,去回顾久远的欧洲社会。
遗产区保护範围:30639公顷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