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籤,指迷信的人在神佛面前抽籤来占卜吉凶。是中国的民间习俗,是占卜的其中一种形式。现今的道观、寺庙和民间的庙宇,大多摆上籤筒供人抽取籤条问卜。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求籤
- 外文名:draw lots before idols
- 拼音:qiú qiān
- 注音:ㄑㄧㄡˊ ㄑㄧㄢ
词语解释
指迷信的人在神佛面前抽籤以占吉凶。
清 李渔 《意中缘·悟诈》:“下官求籤问卜,都说姻缘到是姻缘,只是中间有箇小人要用术强娶。” 清 袁枚 《新齐谐·裘文达为水神》:“我是 燕子矶 水神,今将复位,死后汝等送灵柩还 江西 ,必过此矶,有 关帝庙 可往求籤。”《儿女英雄传》第一回:“ 安太太 急得烧子时香,吃白斋,求籤许愿,闹得寝食不安。” 端木蕻良 《蝴蝶梦》:“他们带着虔诚和祝福到 爱普卢 的神庙去求籤。”
历史
求籤活动开始于什幺时候,具体年月巳很难确定。根据西元九世纪间的《玉壶清话》记载:五代时的一位宰相卢多逊,曾在年幼时到云阳观取得一签,而后来应验一事;另在唐代的益州,相传一位称为闭珊居集的乌蛮族术士,曾用49枝细竹片来占卜吉凶。由于卢多逊生于后唐,他幼时废坛上已有签筒;加上闭珊居集的流传,由此推断求籤的活动最迟巳出现于后唐。
方式
由于不同的传统因素,不同地方、寺庙的求籤方式各有不同。主要如下:
1.晃动签筒待最先掉出的籤条
2.签筒供人直接抽取一支籤条
3.签头排列位置比较高的一支籤条
4.经过改革演变之后,本来将籤诗刻至籤条的做法已稍有改变。现今绝大部分寺庙会将签文(籤诗)另外印至于他处薄纸片上。道教信徒于抽取籤条且核对籤条上的乾支号码后,再抽取相对应的籤诗纸片获得相关诗文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