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永康话

(2019-05-03 10:36:47) 百科
永康话

永康话

永康话,或称永康方言,是吴语内的一种方言,属金衢片(旧分区法中属婺州片),分布于浙江省永康市大部分地区及部分临近地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永康话
  • 或称:永康方言
  • 分布于:浙江省永康市大部分地区
  • 特点:複合元音丰富,入声消失

概述

永康话在金衢片内是较为单纯的一个方言点,但与其他吴语方言交流仍能有一定的语感。从内部看,永康话大体可分为两种口音,俗称“上角腔”和“下角腔”,上角腔主要分布于以唐先镇为中心的永康市东北部地区,下角腔分部于以永康市城区(原城关镇)为中心的西南部。
永康话

特点

在音繫上,永康话有几个显着的特点:
  • 複合元音丰富。
  • 入声消失,清入字派入阴上,浊入字派入阳上。
  • 鼻音变音声母,各有两套:一套读紧喉,出现在阴调字;一套读浊流,出现在阳调字。

语音

以下声韵调系统以永康老派城里话为準(国际音标后为例字)。

声母

永康话有34个声母(不包括零声母):
双唇音
唇齿音
齿龈音
龈齶音
硬齶音
软齶音
声门音
鼻音
m莫
n纳
ȵ尼
ŋ呆
塞音
清音
不送气
p剥
t德
c纠
k该
送气
pʰ扑
tʰ脱
cʰ丘
kʰ开
不送气浊音
b薄
d特
ɟ奇
ɡ葵
塞擦音
清音
不送气
ʦ资
ʨ支
送气
ʦʰ雌
ʨʰ痴
不送气浊音
ʣ直
ʥ池
擦音
清音
f福
s私
ɕ施
ç希
h海
浊音
v服
z慈
ʑ时
ɦ孩
近音
不圆唇
j野
圆唇
ɥ圆
边音
l肋
备注
1^零声母有时有轻微的喉塞音,但仍属零声母音位。
永康话有一个特点,山摄开口三四等字和山摄合口一等字读[p]声母;其他鼻尾韵母字都读鼻音[m]声母,不读[p]声母;山摄开口四等字、山摄开口四等字和山摄合口一等字都读塞音[t]声母;其他古鼻尾韵母字都读鼻音[n]声母。

韵母

永康话有39个韵母:
开尾韵
开口呼
ɿ资
a晏
ə北
ɯ锯
ɯɤ安
齐齿呼
i衣
ia挨
ĭᴀ也
iᴇ烟
ĭɜ益
合口呼
u乌
ŭa碗
uɑ鸭
uo倭
ŭʌ滑
撮口呼
y迂
ya阅
yo郁
yᴇ怨
y̆ɜ役
元音尾韵鼻音尾韵
开口呼
ai压
ei哀
au袄
əu欧
aŋ骯
əŋ恩
oŋ翁
齐齿呼
iau妖
iəu优
iaŋ央
iəŋ英
合口呼
uai歪
uəi威
uaŋ汪
uəŋ温
撮口呼
yaŋ装
yəŋ永
yoŋ痈
鼻音自成音节
ŋ̍儿
ŭa的ŭ唇形自然,uɑ的u唇形较圆,ŭa和uɑ有混同的趋势。uo的o唇形略展,ŭʌ的ŭ唇形自然。

声调

永康话有6个单字调。
调类声调记号调值例字
阴平
˦˦
44
翻 班 诗 非 枝 归 高 山 西 音
阳平
˨˨
22
烦 麻 时 肥 迟 逵 桃 平 唐 云
阴上
˧˧˥
335
反 扳 始 匪 纸 鬼 国 百 压 格
阳上
˩˨˧
113
犯 晚 氏 尾 痔 跪 麦 白 宅 泽
阴去
˥˧
53
贩 扮 试 扉 志 桂 放 细 菜 帝
阳去
˨˦/˨˦˩
24/241
饭 慢 示 味 治 柜 大 定 地 用
古入声在永康话里消失,这是就单字调而说的。在连续变调中入声有时仍自成一类,不与上声相混。

小称

永康方言的小称音变是变调的形式,变调规律如下表。
调类单字调值小称调值
阴平
44
324
阳平
22
324
阴上
335
53
阳上
113
24
阴去
535
33
阳去
24/241
11

内部差异

永康话大体可分为两种口音,俗称“上角腔”和“下角腔”,“上角腔”主要分布于以唐先镇为中心的永康市东北部地区,而下角腔则以永康市城区为中心的西南部为主。两种腔调的差异在民间流传着一些生动形象的俗语,例如:“,柴,柴,囥在楼梯,要烧,你自去。”句子中的黑体字上角腔与下角呛的读音不同,上角腔没有-u-介音,而下角腔有-u-介音。

影响与地位

由于历史因素及一些自然环境的影响,永康市境内的语言使用情况比较单一。而永康东面武义县的武义话与西面磐安县的磐安话和永康话相比,只有细微的差异,因而可以将武义话、磐安话视为永康话在地理自然上的延伸。永康市南部的缙云县,与永康接壤的北部地区也有部分人口使用永康话,但县内通用的缙云话虽然同属金衢片,却与永康话差异较大,直接交流有困难,在这一点上与义乌话、东阳话相似。
曾经有一些语言学者将永康话与苏州话作为吴语的南北代表性语言,如袁家骅的《汉语方言概要》,将永康话视为南部吴语区的典型代表。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