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传》是在1997年12月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一书的校勘本。书中具体收录了: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把红旗插上罗霄山脉、扭转战局的一次次努力、建设模範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改造旧制度武装新思想、点燃“文革”之火等内容。
基本介绍
- 书名:毛泽东传
- 作者:蒋建农
- ISBN:9787505117532
- 类别:传记
- 页数:461页
- 定价:58.00元
-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5
- 装帧:平装
- 开本:16
图书信息
书名:毛泽东传
原价:58.00元
作者:蒋建农 着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5-1
ISBN:9787505117532
字数:507000
页码:46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毛泽东传》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大书,一个永远道不尽的伟人。
大视野,在真实情境中透视伟人与平凡;新思维,在历史脉络中解读功过与得失。
《毛泽东传》是在1997年12月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一书的校勘本。书中具体收录了: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把红旗插上罗霄山脉、扭转战局的一次次努力等内容。
目录
引子
一 “改造中国与世界”
故乡、家世
走出韶山
在湖南一师
五四运动的风云际会
走出韶山
在湖南一师
五四运动的风云际会
二 参加建党
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播种“圣火”
创建共产主义小组
领导湘区工运
播种“圣火”
创建共产主义小组
领导湘区工运
三 在大革命中
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
分析社会各阶级
致力于农村大革命
四 开闢中国革命之路
把红旗插上罗霄山脉
星火燎原
分田分地真忙
横扫千军
星火燎原
分田分地真忙
横扫千军
五 踏遍青山人未老
逆境中的执着
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
扭转战局的一次次努力
长征途中的英勇抗争
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
扭转战局的一次次努力
长征途中的英勇抗争
六 奠基西北
神来之笔
团结北上
高原展红旗
筑起新的长城
团结北上
高原展红旗
筑起新的长城
七 领导民族抗战
实行全面的抗战路线
争夺统一战线领导权
打退*高潮
建设模範的抗日民主根据地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
延安整风
主持中共七大
指挥解放区战场大反攻
争夺统一战线领导权
打退*高潮
建设模範的抗日民主根据地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
延安整风
主持中共七大
指挥解放区战场大反攻
八为了光明的中国
争取国内和平
粉碎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转战陕北
决战前夜
两种命运的大决战
粉碎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转战陕北
决战前夜
两种命运的大决战
九开国立业
为新中国奠基
在三大运动中
改造旧制度武装新思想
开展“三反”、“五反”运动
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在三大运动中
改造旧制度武装新思想
开展“三反”、“五反”运动
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十探索中国式建设道路
伟大的开端
在“大跃进”年代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在“大跃进”年代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十一烈士暮年
国际反霸
“不断革命”
四化宏愿
点燃“文革”之火
“斗、批、改”
粉碎林彪集团
提出三个世界理论
“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无奈的选择
“不断革命”
四化宏愿
点燃“文革”之火
“斗、批、改”
粉碎林彪集团
提出三个世界理论
“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无奈的选择
参考书目
后记
再版后记
再版后记
本书是在1997年12月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一书的校勘本。为赶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出书,省却再次审批之累,没有对书稿的基本框架和结构做任何实质性的改动。与此相关,该书出版十多年来,儘管自己在对毛泽东生平、着作和思想的学习与研究方面有所进步。但是,自己对毛泽东及其思想的基本认识一直没有质的变化。因此,此次修订中对原书稿的基本观点,也没有改动。当年在撰写原书稿时,《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和《毛泽东文集》尚未出齐。一些相关的文献和档案还没有公开发表,特别是因为自己的水平所限,书稿中存在不少的疏漏和技术性错误。对这些问题,此次逐一进行了订正,篇幅也相应地略有增加。
藉此再版之机,向原出版单位的李保平、马千海、荆彦周等同志表示感谢,向《中共一大代表丛书》的主编郑惠、张静如老师表示敬仰与感谢(本书原来是该丛书的一种),向上次送审时对书稿提出宝贵修改意见的郑谦、韩钢、张树军、张琦、庞松等学长、朋友表示感谢。我在原书稿的后记中,对多位在我学习和研究毛泽东过程中曾给予诸多帮助的合作伙伴表示鸣谢。当时忽略了一同编写相关工具书的一些朋友和老师,如共同主编《新版(毛泽东选集)大辞典》的挚友张占斌,带领我们编写《毛泽东研究事典》的前辈廖盖隆、邢崇智、蒋顺学(该书曾获得1993年度中国图书奖),以及后来共同撰写《毛泽东着作版本编年纪事》的同事和好友边彦军、刘敏、张素华等。事实上,还有许多其他相关书籍合作者的帮助,没有一一列出。特别是还有多位前辈、师长和领导,30多年来(1978年上大学至今),曾给予我大量的关怀和指导,因避拉大旗之嫌,对他们的哺育和教诲之恩,只能是铭记于心。
本书稿中肯定还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存在,敬请广大读者继续批。评指正。
蒋建农
2009年4月14日于沙滩
藉此再版之机,向原出版单位的李保平、马千海、荆彦周等同志表示感谢,向《中共一大代表丛书》的主编郑惠、张静如老师表示敬仰与感谢(本书原来是该丛书的一种),向上次送审时对书稿提出宝贵修改意见的郑谦、韩钢、张树军、张琦、庞松等学长、朋友表示感谢。我在原书稿的后记中,对多位在我学习和研究毛泽东过程中曾给予诸多帮助的合作伙伴表示鸣谢。当时忽略了一同编写相关工具书的一些朋友和老师,如共同主编《新版(毛泽东选集)大辞典》的挚友张占斌,带领我们编写《毛泽东研究事典》的前辈廖盖隆、邢崇智、蒋顺学(该书曾获得1993年度中国图书奖),以及后来共同撰写《毛泽东着作版本编年纪事》的同事和好友边彦军、刘敏、张素华等。事实上,还有许多其他相关书籍合作者的帮助,没有一一列出。特别是还有多位前辈、师长和领导,30多年来(1978年上大学至今),曾给予我大量的关怀和指导,因避拉大旗之嫌,对他们的哺育和教诲之恩,只能是铭记于心。
本书稿中肯定还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存在,敬请广大读者继续批。评指正。
蒋建农
2009年4月14日于沙滩
作者简介
蒋建农,男,汉族,河南信阳人,1961年11月出生。自1978年起,先后就读于河南大学历史系和吉林大学研究生院,硕士学位。中国现代史学会常务理事、毛泽东研究会常务理事,现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长期从事中共党史和统一战线理论研究,曾在教师、专业研究、行政管理、企业管理等多个岗位历练。着有《毛泽东传》、《知识分子与当代中国社会》、《毛泽东着作版本编年纪事》、《走近毛泽东》、《长征途中的毛泽东》、《当代中国统一战线思想史》、《斯诺与中国》等专着十余种,主编或副主编有《四十年国是反思丛书》、《当代中国思想史丛书》、《毛泽东研究事典》、《新版(毛泽东选集)大辞典》、《中国政党百年风云录》、《影响中国的10种社会思潮》等书籍30余种,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有两种书籍分别获得1993年度和1998年度中国图书奖。另外,主创九集电视专题片《情系毛泽东》(负责撰稿和策划),还参与了《新中国》、《百年中国》、《党史上的今天》和《邓小平在抚州》等电视片的创作和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