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损益表是除列示本会计期间各损益项目的金额外,还列有其他有关会计期间各该项目的金额,为比较分析提供的一种损益表。在比较损益表中,通常以本期损益表各项目金额与上期(或基期)损益表各项目金额比较,并分别计算其增减的金额和百分比。有时,企业也以本期的各损益项目金额与上期相比,以上期的各损益项目金额与前期相比,然后再将这两种比较的结果进行比较。编制比较损益表,便于人们了解表内各项目金额的增减变动情况。目前,许多国家都採用比较损益表的形式分析企业的损益情况。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比较损益表
- 作用:有四方面
介绍
商务印书馆《英汉证券投资词典》解释:损益表美国英语表达为:incomestatement。缩写为:IS。英国英语为:profitandlossaccount。一段时间内公司经营业绩的财务记录,反映了这段时间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经营费用及税收状况。报表结果为公司实现的利润或形成的亏损。参见:profitandlossstatement。另为:operatingstatement;statementofearnings;statementofoperation
在损益表準则起草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没有单独的损益表準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相互比较。我国起草损益表準则,本着既要借鉴国际惯例,又要符合中中国情这一原则,根据巨观管理的要求和各方面对企业经营成果指标的需要,才制定了统一的损益表準则。
我国《企业会计準则-损益表》分为引言、正文、附则三个部分。其中,引言部分说明了该準则规範的範围,即规範企业向外报送的损益表应提供的资料。正文部分分为定义、基本要求、报表项目、报表结构、报表附注五个段落。定义段给出了19个概念,为损益中的项目作了界定,为损益表的编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我们理解準则和正确使用準则提供了依据。基本要求规定了编制损益表的时间要求、货币单位、以及标明企业的名称、计算损益的会计期间、报表编号和编制比较损益表的要求、报表项目首先说明“损益表按照营业毛利润、营业净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和可供分配的利润进行分类,列示企业利润总额和税后净利润的构成以及利润分配的情况。”然后分别详细界定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的内容,并叙述了利润计算程式。报表结构说明损益表的格式一般採用多步式。报表附注说明报表附注中应包括的内容。附则中说明了该準则解释权的归属,与其他法律、法规相牴触时的处理方法以及生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