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栾川县

(2018-09-29 02:48:56) 百科
栾川县(栾川)

栾川县

栾川一般指本词条

栾川因传说远古时期鸾鸟群栖于此而得名。位于河南省西部,东与嵩县毗邻,西与卢氏接壤,南与西峡抵足,北与洛宁摩肩,素有“洛阳后花园”和“洛阳南大门”的美誉。栾川县总面积2477平方千米,素有“四河三山两道川、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现辖12镇2乡1个管委会(重渡沟管委会)、213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35万,其中农业人口29.9万。

2016年县城建成区面积是15.78平方公里。栾川县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县城、中国旅游强县、国家生态县、国家园林县城、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游示範县、全国魅力新农村十佳县、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世界十大乡村度假胜地。2018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县城(乡镇)。

2018年12月12日,被命名为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019年5月9日,经省级专项评估检查,达到脱贫摘帽标準,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栾川县
  • 别名:栾川
  • 行政区类别:县
  • 所属地区:中国中南
  • 下辖地区:潭头镇、城关镇等14个乡镇
  • 政府驻地:栾川县兴华东路
  • 电话区号:0379
  • 邮政区码:471500
  • 地理位置:河南西部,洛阳南部
  • 面积:2477平方千米
  • 人口:35万
  • 方言:洛阳方言,洛阳话
  • 气候条件: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老君山-鸡冠洞、龙峪湾、重渡沟、养子沟、蝴蝶谷、伏牛山滑雪场
  • 车牌代码:豫C
  • 产业集聚区:栾川旅游产业集聚区
  • 所属地区:洛阳市
  • 荣誉:中国旅游强县、全国文明县城等
  • 历史名人:伊尹、老子、樊梨花等
  • 行政区划代码:410324

历史沿革

历史上的栾川建置几经变迁,夏商时期栾川为有莘之野。
汉至北魏置亭,唐置镇。
广场夜景广场夜景
宋元祐二年(1087年)置栾川镇,因川得名。
宋徽宗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始置县。
金海陵王贞元二年(公元1154年)废县改镇。
元、明、清均置镇。
民国时置区,隶陕州卢氏县。
1947年栾川解放再置县。
先后隶豫鄂陕边区四专区、豫陕鄂边区三专区、陕南一专区、豫西七专区、陕州专区和洛阳专区。
1986年4月,隶属洛阳市。

行政区划

区划变革

2005年,栾川县乡镇区划调整:撤销大清沟乡,其行政区域划归庙子乡管辖,庙子乡政府驻地不变。
2009年1月,撤销石庙撤乡设石庙镇。
2012年3月,白土乡撤乡设镇。
2012年4月,叫河乡撤乡建镇。
2013年1月,成立重渡沟管委会。

行政区划

栾川行政区划一览
乡镇
面积
人口
管辖範围
城关镇
8.4平方公里
6.76万
栾川县委、县政府驻地,辖7个社区1个行政村63个居民组
栾川乡
122.3平方公里
3.3万
辖两个社区,13个行政村,栾川城东新区(三分之二的行政村被列入县城规划区)
赤土店镇
152平方公里
1.49万
辖10个行政村,101个居民组,是一个以钨钼採选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大镇
庙子镇
348平方公里
2.7万
辖23个行政村,163个居民组
合峪镇
306平方公里
2.1万
辖21个行政村,158个居民组
潭头镇
277平方公里
3.38万
辖24个行政村,204个居民组
秋扒乡
159平方公里
1.07万
辖9个行政村,86个居民组
狮子庙镇
276平方公里
2.1万
辖21个行政村,180个居民组
白土镇
123平方千米
1.4万
辖12个行政村,123个居民组
三川镇
91平方公里
2.6万
辖11个行政村,138个村民组
冷水镇
52.4平方公里
1.78万
辖7个行政村,107个居民组
陶湾镇
231平方公里
3.2万
辖陶湾、常湾、鱼库、伊滨等19个行政村,209个居民组
叫河镇
164平方公里
2.02万
辖15个行政村,125个居民组
石庙镇
96平方公里
1.8万
辖10个行政村、113个居民组
重渡沟管理委员会
178平方公里
0.93万
辖9个行政村,62个居民组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栾川位于豫西伏牛山地理坐标为东经111°11′~112°01′、北纬33°39′~34°11′之间。东与嵩县毗邻,西与卢氏接壤,南与南阳市西峡抵足,北与洛宁摩肩。总面积2177平方公里,东西长78.4公里,南北宽57.2公里。

地貌

地势西南高而而东北低,地貌起伏跌宕,形成中山、低山和河谷三种类型。海拔千米以上的中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49.4%,千米以下低山区面积及河谷沟川面积占全县总面积50.6%。最高点为龙峪湾鸡角尖,海拔2212.5米,最低点潭头镇汤营村伊河出境处海拔450米,相对高差1762.5米。县城海拔750米,是全省海拔最高的县城。

气候

栾川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2.4℃,年日照2103小时,无霜期198天,年均降水量872.6毫米。年降水量最高达1386.6毫米,最少403.3毫米。由于县境气候差异,形成三个小气候带。一是东北部热温带,包括潭头等,海拔460米左右,年均气温13.7℃,年均降水量737.9毫米,日照2292小时,无霜期210天左右。二是中南部温凉湿润带,包括城关等地,海拔750米左右,平均气温12.0℃,平均降水量872.6毫米,日照2102小时。三是是西部寒冷湿润带,包括三川、冷水等地,海拔1250米以上,年均气温9.4℃,年均降水750毫米,日照1800小时,光照不足,无霜期短(一般在150天左右),冬季长达105天以上。
栾川县(栾川)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栾川县位于豫西多金属成矿带的中心区域,区内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着名的多金属矿集区,也是全国16个重要多金属成矿带的核心区域,“中国钼都”闻名国内外。境内分布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和水汽矿产四大类,共50余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19种,各类矿产地251处,其中,大型矿床7处,中型矿产地13处,小型矿产地35处,优势资源可归纳为钼、钨、铅、锌、金、银、铁、萤石等。其中,钼金属储量206万吨,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2006年3月被中华矿业联合会授予“中国钼都”称号。2016年,全县新增矿产资源量为:钼10.49万吨,铅6.51万吨,锌9.25万吨,金88.9千克,银68097千克。
2016年,全县工业工作紧紧围绕“工矿强县”核心战略,不断深化企业服务,着力抓好工业经济运行和工业项目建设。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8.7亿元,同比增长9.6%。

森林资源

栾川森林资源丰富,全县林地面积319万亩,有林地297万亩,森林覆盖率82.4%,名列河南省第一,有“中原肺叶”之称。

水能资源

栾川水能资源丰富。全县境内有伊河、小河、明白河、淯河四大河流,分属黄河、长江水系。大小支流604条,河网密度0.59公里/平方公里。地表水年均径流量6.8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11.78万千瓦,可开发量8.5万千瓦,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农村小水电电气化建设试点县。

人口

2016年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栾川常住人口为35.15万人。

交通运输

洛栾高速公路(洛阳-栾川)
省道322公路
省道328公路
栾川县(栾川)
省道244公路
省道521公路
国道311公路
尧栾西高速(尧山-栾川-西峡,建设中)
卢栾高速公路(卢氏-栾川,规划建设中)
渑栾高速公路(渑池-栾川,规划建设中)
截至2016年底,全县公路里程达1933.8公里,其中:县境内高速公路1条28公里,干线公路5条255.8公里,农村公路1650公里。

经济发展

2016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4.4亿元,同比增长8.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8.7亿元,同比增长9.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8亿元,同比增长1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5.2亿元,增长12.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8.1亿元,同比增长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8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00元,同比分别增长7.4%和7.8%。

工业经济

2016年,全县有工业企业27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8家,规模以下企业221家。全县钼钨、铅锌、铁、黄金综合採矿能力达到170784吨/日、2030吨/日、38700吨/日、2200吨/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钼精矿、钨精矿、金精矿年产量分别达到63621吨、20215吨、1272千克,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8.7亿元,同比增长9.6%。(规上企业可加上钼铁产量:27172吨)

特色农业

2016年,栾川县粮食产量稳中有增,苗木花卉繁育、中药材、高山蔬菜、经济林、冷水鱼、林下养殖等特色种养殖基地规模不断壮大;君山製药、深山生物科技、奥达特、柿王醋业、青城山等一批龙头企业稳步发展,全县特色农产品达到108种,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达到47个和783个,家庭农场16个,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步伐不断加快。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6年年底,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13所,其中普通国中16所,普通国小37所(另有82个教学点),特殊教育学校1所,普通高中3所,栾川一高为省级示範性高中,中等职业学校1所(含教师进修学校),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幼稚园41所,第一实验幼稚园、第二实验幼稚园、伊禾幼稚园为省级示範性幼稚园,乡镇成人教育学校14所。全县正式在职教职工3380人,其中普通国中993人,普通国小1388人,特殊教育学校26人,普通高中513人,中等职业学校206人,幼稚园197人,教体局机关57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98%。
栾川第一实验国小栾川第一实验国小

医疗卫生

截止2016年底,全县共有医疗机构240个,其中一级以上23个,共有1805张床位。投资2.6亿元,建成建筑面积68000平方米,设施一流的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相继完成搬迁。对14个乡镇卫生院进行全面改扩建,标準化村卫生室建设实现全覆盖,全县医疗保健服务能力显着提高。

文化事业

建成标準化乡镇综合文化站14个、标準化农村文化活动中心202个、农家书屋213个、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209个,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持续开展“一村一年三场戏”、“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等文化活动,实现“两馆一站”免费开放(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 通讯、电力、广播电视等设施完善。

社会保障

五年新增城镇就业4.7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标準不断提高,发放城乡低保金1.03亿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4885户,建成保障性住房670套。完成扶贫搬迁6867户2.8万余人。

旅游

栾川旅游资源按国家制定的调查与评价体系,全国旅游资源分为8大类31个亚类155种基本类型,栾川有8大类26个亚类84种基本类型,分别占全国的100%、83.9%和54.2%。
栾川境内拥有龙峪湾、重渡沟、养子沟、伏牛山滑雪场、抱犊寨等7个国家AAAA级以上旅游景区和十余个非A级旅游景区,初步形成了老君山山水游、龙峪湾森林游、鸡冠洞溶洞游、重渡沟农家游、养子沟休闲游、九龙山温泉游、伏牛山滑雪游、抱犊寨红色游组成的业态多元、体验丰富、特色各异的全域旅游格局,是首批中国旅游强县,先后获得“世界十大乡村度假胜地”、“国际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2016百佳深呼吸小城”等荣誉。2012年,以“全区域营造旅游环境,全领域融汇旅游要素,全产业强化旅游引领,全社会参与旅游发展,全民共享旅游成果”为内涵的全景栾川正式提出,“旅游引领、融合发展、产业集聚、全景栾川”的旅游发展新模式再次引起业界的关注,并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域旅游发展五种模式之一。
老君山
老君山是国家AAAAA景区,原名景室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城南3公里处,距洛阳市区120公里,是秦岭余脉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后因西周朝“守藏室史”李耳到此归隐修炼并被道教尊为太上老君而被唐太宗易名为“老君山”,沿袭至今。老君山相传为道教始祖李耳的归隐修炼之地,北魏时建庙纪念,唐贞观年间受皇封修建铁顶老君庙,山顶老君庙有“南有武当金顶,北有老君铁顶”之说。1997年12月8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组织认定的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老君山历代香火旺盛,被尊为道教圣地、天下名山,现已开发的景观区6处,有景点179个,总游览面积26.7平方公里。老君山位于北亚热带向南温带过渡区域和中国第二、三级地貌台阶过渡的边缘,是长江、黄河的分界岭,其独特的“滑脱峰林”地貌、石林、马鬃岭等景观群,令人叹为观至,被地质学者称为“北国石林”。
栾川老君山栾川老君山
鸡冠洞
国家AAAAA景区,北国第一洞府-栾川鸡冠洞风景区位于河南洛阳栾川县城西3公里的小双堂沟内,属伏牛山系,海拔1021米。鸡冠洞属天然石灰岩溶洞,地质学称其为“喀斯特岩溶地貌”,形成于约6亿年前的早中更新纪,发现于唐贞观年间。区内一山,山中一洞,山以形名,洞以山名,故曰"鸡冠洞"。
国家AAAAA景区 鸡冠洞国家AAAAA景区 鸡冠洞
1993年4月,原新华社社长穆青为鸡冠洞欣然题名“北国第一洞”;1993年7月,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会会长朱学稳教授为鸡冠洞作出了“景观壮丽、堪称北国第一洞府;成因独特,正是国内首家龙宫”的权威性评语。鸡冠洞洞深5600米,上下分五层,落差138米。目前已开发洞长1800米,观赏面积23000平方米,分为八大景区,大小景点218个,是长江以北罕见的洞穴旅游景区,“中华第一柱”“亚洲第一盾”名骚中原。洞中一年四季恆温18℃,被誉为“自然大空调”。
重渡沟
栾川重渡沟是国家AAAA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东北50公里的潭头镇内。因东汉光武帝刘秀二渡伊水至此,摆脱王莽追杀并成就帝业而得御赐之名。
国家AAAA景区重渡沟景区国家AAAA景区重渡沟景区
重渡沟景区内林茂草丰,雉飞鹿鸣,四季泉水喷涌,常年飞瀑成群,翠竹碧水交织,肥鸭壮鹅嬉戏,水乡特色浓郁,堪称“北国一绝”。被着名作家张一弓赞为“高峡飞瀑藏幽径,绿水秀竹怀古情;竖看山水横看竹,上听鸟语下听泉。景区现有农家宾馆300余家,由金鸡河、滴翠河、水帘仙宫等三大景区组成,集秀、幽、峻、奇为一体,有飞虹瀑布、泄愤崖瀑布、双叠瀑布、水帘仙宫瀑布、菩提树等景点100余个,有“既有重渡沟,何须下江南”的美誉。
龙峪湾
龙峪湾是国家AAAA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全国文明森林公园,属山岳型自然风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东南28公里的庙子镇,相传古为蛟龙戏水沐浴之地而得名。
龙峪湾总观赏面积4434公顷,森林覆盖率98.6%,奇峰林立、峰峦叠翠、植被原始,八大精品景观引人入胜。有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2500余种,是天然的植物园;中药材800余种,人称“移步三颗药”,是天然的中药材宝库;珍禽异兽500多种。其中700亩的太白杜鹃继生林中千年古树达万株以上。园内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离子含量高达8.5万个,三伏盛夏最高气温不超21℃,被誉为“天然大氧吧,自然大空调”。主要景点有:中原首峰—鸡角尖、千年太白杜鹃园、黑龙潭、仙人谷、雷打岩寨、万亩落叶松森林浴等200余处,着名作家李準讚誉其为:“秀压五岳,奇冠三山”。
伏牛山滑雪场
伏牛山滑雪场是国家AAAA景区,位于伏牛山老界岭北坡,坡顶海拔高度为2100m,滑雪度假区的基地(坡底)海拔高度为1700m左右,是河南省海拔最高的一个行政村—栾川县石庙乡杨树坪村所在地。滑雪度假区占地面积6平方公里。
国家AAAA景区伏牛山滑雪场国家AAAA景区伏牛山滑雪场
度假乐园主要由四季滑雪馆、室外滑雪区、湖滨观光区、高山观光区和冰雪文化生态园区构成。滑雪场在中西部地区属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雪道种类最齐全,娱乐项目最丰富,管理服务最完善,被誉为中原第一滑雪场。
养子沟
养子沟是国家AAAA景区,养子沟风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城东5公里处,距洛阳市区142公里,是集山水景观、历史文化为一体的旅游区。因唐代贞观年间巾帼英雄樊梨花在此安营扎寨,养子、教子而得名。
十里峡谷山水相伴,古藤老树原始自然,既具有厚重深邃的人文底蕴,又具有浑然天成的生态之美。常年雨量充沛,气候宜人,植物类型多样,有各类保护树种40多种,形成了“天然植物园”。历史文化底蕴沉厚,远源流长。唐太宗末年巾帼将领樊梨花在此扎寨安营,生子、养子、教子,留下古寨墙等诸多古蹟。唐贞观年间又在山顶孤卧巨石之上修造石窟“三清殿”。景区配套服务设施齐全,有农家宾馆床位4200余张,田园特色明显。
抱犊寨红色旅游风景区
抱犊寨红色旅游风景区是国家AAAA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城西北34公里处,距洛阳市区182公里。属军事遗址景区。因远古时期一个放牛娃得道成仙,犁水救民的神化故事传说而得名。
抱犊寨匪窟村落抱犊寨匪窟村落
抱犊寨地势险要,主峰四周天然形成恰峭壁千仞,东南西北有三面是悬崖,断壕被开闢为入寨通道,称之为东寨门、北寨门和西寨门。寨上凹地呈一簸箕掌形状,易守难攻,历代被卢、栾诸县的富户豪绅占据,成为避乱的避风港。1947年当地匪首谢润玉占山为王,携众500余人盘踞山寨,并受到国民党第1战区司令胡宗南的支持,抱犊寨至此成为匪霸魔窟,被胡宗南称为“西安三门户,豫西之屏障”。1946年,1947年,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豫鄂陕军区第四军分区七团、八团,陈、谢兵团第八军五十五师,豫西军区等组织三次攻打抱犊寨战斗,先后有解放军和地方武装伤亡500余人,最终採取“围三阙一”战术,历经33个围攻,匪首及随从弃寨逃遁,匪众千余被歼灭于西寨门下,抱犊寨宣告解放。景区内主要有革命烈士纪念塔、陈列馆、土匪点将台、议事厅、抚月楼、抱犊观、一线天、牛角石等景点。景区吃住条件齐全,是一处集教育、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红色旅游区。
天河大峡谷
原名倒回沟,位于栾川县城西南35公里的叫河镇境内,山岳型自然风景区。因西汉末年,王莽追杀刘秀至此,恰遇漫天飞雪,刘秀倒穿靴子,造成出沟假象后至南阳称帝而得名。景区位于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流域交汇处的伏牛山腹地,总观赏面积5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度1567米,夏季平均气温21摄氏度,森林覆盖率98%,是豫西地区海拔最高、夏季气温最低、植被保存最完整的休闲、避暑生态旅游区,2002年11月7日被省林业厅正式命名为“省级森林公园”。景区内山势奇伟,溪泉清幽,潭瀑成串。奇花异草随处可见,万株古柳沿溪而生。
伏牛山东北虎园
伏牛山东北虎园,位于重渡沟景区3公里外的仓房村,是集科普教育、饲养繁殖、旅游观光和动物救助中心为一体的大型园区。园区主要引进了东北虎、黑熊、猕猴、节尾狐猴、鹿、孔雀等杂食动物以及儿童喜欢的小型动物观赏园区和相关的配套设施。园区引进的50只不同年龄段的东北虎,主要分布到圈养区和散养区,散养区内有观虎长廊,在游玩的过程中可观赏到老虎捕食,追逐嬉戏等场面。散养面积为13340平方米,游客可乘观光车进入散放区与老虎近距离接触,可向园区内投放牛肉条和活鸡、活鸭、活牛羊等动物,亲眼目睹老虎捕食的兇猛和刺激,同时游客可以与幼虎亲密接触或者拥抱合影。

栾川特产

栾川特产资源丰富。根茎类(天麻、首乌、柴胡、黄芩、党参等)、果实类(红色猕猴桃、杏仁、山楂、五味子、枸杞子、连翘等)、花叶类(竹叶、二花、茵陈、野菊、辛荑等)、皮枝类(杜仲、桑枝、柳枝、椿皮、竹薷)、树脂类(松香、桃胶、冬藤、木通、五倍子等)、菌藻类(猪苓、桑寄生、灵芝、银耳、马勃等),中药材有1400多种,年产量500万公斤以上,医药专家称之为“豫西天然药库”,有“一步三棵药”之美誉。木耳、香菇、猴头、鹿茸、核桃、板栗、柿子、蜂蜜等100多种土特产享誉全国,产品远销欧洲和东南亚各国。
食品类:栾川红色猕猴桃、栾川豆腐、连汤肉片、栾川柿子醋、栾川猴头菌、栾川核桃、栾川板栗、山萸肉、洛阳燕菜、酸枣、玉米面、板栗、野生灵芝、天麻、野生黑木耳等。

城市荣誉

世界十大乡村度假胜地
国家生态县
魅力栾川 相约钼都魅力栾川 相约钼都
国家园林县城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游示範县
国家卫生县城
中国钼都
中国旅游强县
中国人居环境最佳範例奖
中国观赏石之乡
中国最美的小城
中国休闲小城
全国教育先进县
全国科技先进县
全国林业先进县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
栾川县(栾川)
全国低碳旅游实验区
国家林下经济示範基地
河南省安全生产先进县
河南省平安建设先进县
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
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
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
河南省职业教育强县
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