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庆,1980年出生于重庆大足区,中国内地男导演、编剧、製片人,先后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
2003年,大学毕业后先后当过场记、导演助理、摄影助理、统筹、编剧等工作。2009年,自编自导的小成本喜剧影片《夜·店》上映。2016年,执导的犯罪片《火锅英雄》上映;5月20日,编剧的喜剧科幻电影《小强大战外星人》在重庆开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杨庆
-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 出生地:重庆大足区
- 出生日期:1980年
- 职业:编剧、导演、製片人
- 毕业院校:中央戏剧学院
- 主要成就:第1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受关注编剧奖
第62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促进联盟奖
第8届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 代表作品:夜店、火锅英雄
早年经历
1980年,杨庆出生于重庆大足县(今大足区),但由于父母工作时常调动,所以他的国小和国中就在大足、永川度过。上高中后,他又随父母去了成都。
导演杨庆

1998年,杨庆考入四川音乐学院影视艺术系学表演,2001年毕业后放弃了成都电视台的工作,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导演系。
演艺经历
2003年,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杨庆进入北京的影视圈,先从编剧做起,后来又做执行导演。2007年2月,开始创作《夜·店》剧本,该片于2008年11月开机。
2009年6月20日,自编自导的小成本喜剧电影《夜·店》获得第1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新片展映单元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受媒体关注编剧奖”。7月24日,《夜·店》上映,电影公映两周时间票房超过千万。2012年,参与策划喜剧电影 《人再囧途之泰囧》。
2015年12月14日,与李霄峰、李睿珺等导演联合执导小短片《2015最美表演》。2016年2月25日,凭藉影片《火锅英雄》获得第25届上海影评人奖最佳新人导演奖;4月1日,执导的犯罪片《火锅英雄》上映;5月20日,编剧的喜剧科幻电影《小强大战外星人》在重庆开机。
个人生活
杨庆父母都是铁路局职工,在一个火车站上班。
2016年4月1日,杨庆儿子出生。
主要作品
编剧作品
年份 | 名称 | 主演 | 类型 |
---|---|---|---|
2009年 | 《夜店》 | 徐峥、李小璐 | 电影 |
2016年 | 《火锅英雄》 | 陈坤、白百何 | 电影 |
导演作品
年份 | 名称 | 主演 | 类型 |
---|---|---|---|
2009年 | 《夜店》 | 徐峥、李小璐 | 电影 |
2015年 | 《2015最美表演》 | 陈坤 | 短片集 |
2016年 | 《火锅英雄》 | 陈坤、白百何 | 电影 |
2016年 | 《小强大战外星人》 | 王宁、修睿 | 电影 |
策划作品
年份 | 名称 | 主演 | 类型 |
---|---|---|---|
2012年 | 《人再囧途之泰囧》 | 徐峥、王宝强 | 电影 |
词作作品
年份 | 名称 | 备注 |
---|---|---|
2016年 | 《世界上不存在的歌》 | 作词 |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09 | 第12届 | 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受关注编剧奖 | 夜店 | 获奖 |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16 | 第11届 | 华语青年影像论坛年度新锐导演奖 | 火锅英雄 | 提名 |
2016 | 第11届 | 华语青年影像论坛年度新锐编剧奖 | 火锅英雄 | 提名 |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09 | 第62届 | 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促进联盟奖 | 夜·店 | 获奖 |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16 | 第8届 | 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 火锅英雄 | 获奖 |
2016 | 第8届 | 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 火锅英雄 | 获奖 |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17 | 第25届 | 上海影评人奖最佳新人导演奖 | 火锅英雄 | 获奖 |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17 | 第8届 |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编剧奖 | 火锅英雄 | 提名 |
2017 | 第8届 |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青年导演奖 | 火锅英雄 | 提名 |
人物评价
戴着棒球帽、穿着滑板鞋,嘴角边向上扬起一道疤痕的杨庆,依旧没有对这个行业,表现出什幺“谦卑”,这种似乎是来自骨子里的不谦卑和叛逆,让他抵御住了中国电影工业的“腌渍”。(腾讯网评)但是他并不因为缺少经验而现场迷糊,也不像文艺小青年那样好高骛远。(徐峥评)他是中国有商业潜质的导演。(凤凰娱乐评)他为了对电影的情义选择耐住寂寞,在这个票房动辄“亿亿声”、谁都可以跨界拍电影的年代,这样的坚持并不容易。(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