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我们点亮的这一盏孤灯,在漫漫黑夜里实显孤弱,但我们会继续走下去,当一盏盏灯在世界各个角落亮起时,我们的世界会更加光明……”
秉承着“传递社会关爱,锻造自强之才”的宗旨,新长城自强社义务支教队于2006年9月份诞生在美丽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晓南湖畔,至此,新长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义务支教队的支教旅程正式开始。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新长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自强社义务支教队
- 地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成立于:2006年
- 类型:义务支教队
支教队简介
新长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自强社义务支教队是在学校学工部(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武汉市江夏区教育局的领导和支持下,由学生自主管理的非盈利性组织。支教队成立于2006年,隶属于新长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自强社。
宗旨与目的
新长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自强社义务支教队秉承新长城自强社的宗旨:“传递社会关爱,锻造自强之才”, 通过这一平台,一方面缓解了落后地区教师队伍教学水平低下和数量不足的问题,传播文明的生活方式,带去新观念、新科技、国际眼光和开放思路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支教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帮助大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国情、民情,尤其加深对我国落后地区基础教育现状的认识,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支教队构成
义务支教队实行扁平化管理,以社团模式管理部门来提高管理效率,增加干事主动性、创造性,将全体干事分为既精诚合作、全面发展又分工合作、专业发展的四个小组:
策划组织组
策划组织组侧重思考活动创意、充分吸收大家的意见建议、提出策划方案、组织活动运作
品牌推介组
品牌推介组侧重打造支教品牌,并树立推广,与社宣传部、校广播台、文澜新闻网、校报以及部分校外媒体等建立长期稳定联繫,负责宣传空间、人人主页、微信平台、新浪微博的建设
对外关係组
对外关係组侧重对接自强社,与部分其他学校社团建立联繫,特别是可以争取到的参与到我们的常规支教的兴趣类社团,适当与爱心社、新小康协会、志愿者协会等同类近似社团组织开展联繫,广泛与校外同类社团进行联繫,寻求交流合作,开展经验交流会、活动共享等
网路技术组
网路技术组侧重宣传PPT、视频、Prezi、E-Book等的製作,满足各种工作、活动的需要,以及对我队成员进行技术培训,以点带面,共同进步
全体干事各尽其职,井井有条地开展每学期招募教员,带队支教的工作。此外,每个小组在年度工作如教员表彰大会等各项活动中发挥着不可分割的作用。全体干事在每周例会上进行工作总结,促使支教队上下一心、团结协作。
事迹与历程
常规支教
2006年9月,义务支教队负责人前往武汉市宁港中学与校领导商量义务支教事宜。随后,经过义务支教志愿者的徵集招募、面试,并邀请华中师範大学教育心理学硕士毛丹老师给志愿者们做了精彩的讲解。学生工作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罗红老师出席交流会,对志愿者的激情做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对志愿者提出了希望,针对支教作出一定培训。11月23日,23名志愿者乘上了前往江夏区宁港中学的公车。自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自强社义务支教队常规义务支教活动拉开了序幕。此次活动在校方及江夏区教育局领导老师们的指导下,在支教学校关心下,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以后的义务支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7年3月,在江夏区教育局的支持下,自强社义务支教队继续向前迈步,将支教基地扩展到江夏区纸坊、郑店、河垴等地。180余名同学被招集为新一批的义务支教教员,前往23所学校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常规义务支教,创该校大学生支教新高,直接受益人数长达万人。
2008年9月开始,义务支教队再次踏上征程,组织校内优秀大学生前往廖桥国小、段里庙一小、长城中学开展义务支教,再次将支教队“传递社会关爱,服务基层教育”的理念带到了贫困地区的中国小心里,10名志愿者获得了江夏教育局授予的“优秀教员”荣誉称号。
2009年10月,义务支教队组织27名优秀教员对江夏区安山国小、河垴国小及黄湾国小、花山吴国小等进行义务支教活动。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分别为安山国小和河垴国小开展艺术小人才培训,为两校参加“江夏区艺术小人才比赛”做参赛培训,分别获得大赛三等奖,成功打破两所学校零奖项的记录。11月3日,义务支教队为安山国小成功主办了“英语演讲比赛”活动等,选拔出的学生在江夏区“英语演讲比赛”中荣获三等奖。这一系列的活动,丰富了小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010年6月1日,在花山吴国小举行的“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们的潜能,回响国家素质教育的号召,促进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2010年10月15日,义务支教队面对全校学生进行了新的一轮教员招新,经过层层选拔和考核,选拔出23名教员参加了义务支教培训,后于21日起开始了对江夏区土地堂国小和安山国小的常规义务支教,授课达112节。并于12月9日分别在两校开展汇报演出活动,展示了此阶段的支教成果,获得了支教学校领导老师以及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2011年常规支教中,继续与江夏区的安山国小、金水闸国小、乌龙泉国小合作,开展常规课程的同时,继续开展特色课程,其中健美操课程受到校方和学生们的欢迎。还与工商管理学院志协一起开展了绿丝带活动,在金水闸国小进行了魔法教室、科普支教等活动,为学生们送去了知识和所需的的物品。
2012年常规支教,与江夏一小、藏龙国小等学校建立了良好地关係,得到了校方的认可。也与校内爱无声手语协会一起为孩子们送去了独具特色的手语课程,让学生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树立了关爱他人的意识。
2013年3月,义务支教队面向全校选拔了25名教员,10月选拔了10名教员开始常规支教活动。在支教学校方面,在原有的基础上与江夏一小继续合作,而为了适应学校和时代的发展,对原有的教学模式相应地作出了调整,从而使教员的教学方式得到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我们积极扩展资源,使更多的学生能受益,通过与江夏教育局的联繫,与江夏区庙山国小建立了合作关係,开展了书法、手语、手工、奥数、趣味英语、朗诵与口才、美术等课程,在庙山国小的活动受到江夏教育信息网的报导。同时,义务支教队重新整合了以往的资源,与金水闸国小再次建立长久的合作关係,并于学期末在金水闸国小举办了元旦成果汇演。
常规义务支教活动发展至今,共为江夏区40多所学校授课数千节,授课内容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美术、手工、体育、合唱、书法、朗诵、话剧表演等各个方面,直接受益人数达数万人,受到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园内的各大报纸、文澜网路、广播台以及校外的长江商报、武汉晨报、江夏区电视台等媒体的报导,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人来关注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
暑期支教
2009年
4月30日,义务支教队赴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乐坪镇大松树国小进行实地踩点,与校方进行具体协商,确定支教形式、时间及志愿者生活起居问题等其他相关细节,并获得了当地教育局的认可以及回函。同时,义务支教队向长乐坪大松树学校学生家长寄去一封信,向他们介绍本次活动的内容、目的和意义,取得他们的支持。
5月5日—6月7日,义务支教队开始面向全校师生,进行宜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暑期志愿者的招募报名工作,接着对217名报名者进行试讲、提问、无领导小组讨论、15天晨跑体能测试总计三轮面试,最终确定15名队员名单。
7月8日,支教队伍踏上路途。7月10日,学校举行了一个简单而又隆重的欢迎仪式。会后,义务支教队队员跨进了教室,开始了义务支教队的支教生活。
7月11日,五峯县教育局局长前来学校视察工作,对支教活动予以了高度评价。次日,义务支教队接受了五峯县电视台的採访,电视台进行了详细报导。
其间,义务支教队举行了趣味运动会,其中包括文艺操比赛、桌球比赛、齐心协力比赛、拔河比赛等项目,在增加活动趣味性的同时也锻鍊孩子们团结协作的能力;组织了兴趣小组的培训,根据孩子们的兴趣,成立了书法、绘画、剪纸、舞蹈、竖笛、唱歌等小组,同学们积极参与,并取得良好效果;对孩子们进行了“一对一”心理帮扶,并对学生进行了爱心家访;举办了了英语趣味竞赛;针对孩子们暑假作业的情况义务,义务支教队进行了暑假作业辅导。
7月21日,支教队队员们和孩子们一起上演了精彩的汇报演出,表演了《傣家姑娘》、《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和你一样》等节目,精彩的汇报演出得到了老师家长的一致好评。
7月22日,暑期支教在孩子们的哭泣和拥抱中结束。义务支教队在20天的时间里,竭尽所能为深居大山的孩子们传播外界先进的理念知识。
2010年,“暖光”义务支教小分队以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乐坪大松树国小为对象,通过集中的暑期教学辅导、兴趣培养、户外素质拓展等活动形式,圆满完成了此次“暖光”行动。
2011年,义务支教队在暑期支教中再一次到宜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乐坪大松树国小,从2011年7月14日—31日进行为期两周的暑期支教。此次支教有利于湖北省宜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乐坪大松树国小教育改革的推进和完善。教员们向该校老师介绍新的教育理念,创造了良好的教育氛围。
2012年,暑期支教的国小扩展到两所,分别是位于宜昌市五峯县土家族自治县长乐坪镇的大松树国小和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麻当乡化旦尖措孤儿国小,化旦尖措孤儿学校是一位名叫化旦尖措的喇嘛为收养被遗弃的藏族孤儿并让他们接受教育而建立的学校,孩子们的生活十分困难,学校条件也及其艰苦,经过媒体的报导,义务支教队心繫那里的孩子们,毅然决定奔赴甘南进行暑期支教。自强社义务支教队此次共选派了20名教员和6名主要负责人分成两个支教小分队分别赶赴两所国小。针对二至五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全校仅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常规课程的实际情况,队员们开设了语文、英语、美术、舞蹈、手工、科普、体育、地理等课程,并利用晚自习时间辅导孩子的暑期作业。与此同时,队员们开展了“自强杯”演讲比赛,精彩丰富的趣味运动会,每天準时开播的广播台,暑期作业的专门讲解,小型辩论赛等一场场别具风貌的活动。
2013年,暑期支教的国小数量达到3所,在另两所的基础上,队员们来到了一位支教队员家乡的国小——汕头市龙湖区中三合国小,汕头市虽然经济发达,但是由于城乡发展不均衡,国小所在地又位于偏僻的海岛地区,教育发展比较落后。在条件最为艰苦的甘南化旦尖措藏族孤儿学校,队员们自己生火做饭,十几人挤在同一间宿舍里,虽然条件艰苦。但是苦中作乐周末和孩子们一块来到草原上骑马游玩。在宜昌五峰,开展主题班会、周末家访採风、汇报文艺演出。在汕头,开展趣味运动会、成果演出。此次支教共出动教员32名带队11名,开设舞蹈、音乐、美术、体育、书法、跆拳道、手工、朗诵、电影赏析、故事课等10门课程,直接受益学生数达400余人。其中,在五峰、汕头的支教活动受到五峰教育信息网、龙湖教育信息网的报导。另外,此次暑期支教活动以《点燃希望之星,教育与爱同行——暑期支教农村儿童成长公益计画》为项目获得“腾讯微爱”公益项目的资助,资助金额达3000元。以此次暑期支教五峰大松树国小小分队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关于大学生如何以暑期义务支教推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实证调研》获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重点立项,并获得200元的活动经费。
爱心助学
2006年12月28日 义务支教队全体成员协助学生工作部、学生资助中心前往宁港中学準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与宁港中学2007年元旦联谊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2007年4月-5月 义务支教队策划举行了学校与江夏区贫困中小学生一对一帮扶活动。4月20日—24日,义务支教队“一对一”帮扶活动小组在全校範围内招募爱心志愿者,得到了全校师生的大力支持,同学们纷纷愿意帮助江夏区推荐的贫困中小学生,全区182名贫困中小学生均与我校师生顺利结对。6月21日,自强社义务支教队开展了本学期第15次义务支教活动,“一对一”帮扶志愿者180多人全部完成了与结对中小学生的见面活动。
2007年5月10日 自强社义务支教队联合江夏区教育局共同举办的以“爱心关注成长,责任托起希望”大型帮扶联谊活动在江夏区郑店街段岭庙中学举行,江夏区副书记,教育局副局长、区宣传部部长、区文体卫站站长、校自强社指导老师等领导老师出席了联谊会现场。
2007年11月8日 义务支教队组织校内工商学院足球队与段岭庙中学老师进行足球联谊赛,进一步增强了贫困国小与高等学府之间的交流,促进国小对人才培养方向的了解与调整。2008年10月,义务支教队前往江夏区聋哑学校,得知当地学生处于长期封闭的环境。为了让孩子们有个快乐阳光的童年,义务支教队开始积极策划与江夏区聋哑学校的系列联谊活动。
2008年11月20日 义务支教队与手语协会共同在聋哑学校举行“关爱聋哑儿童,走入无声世界”活动,为孩子们表演了手语节目和舞蹈,并同为生活在无声世界的孩子们带去了欢乐和关爱。
2009年12月29日 自强社义工服务队与义务支教队合作,在江夏区金味希望国小组织开展了新年送贺卡活动,将社员亲手製作的贺卡送给了那里的学生们,以一种新的方式给孩子们带去了快乐。
2011年,义务支教队与工商管理学院志协一起开展了绿丝带活动,在金水闸国小进行了魔法教室、科普支教等活动,为学生们送去了知识和所需的的物品。
2012年11月1日 义务支教队应邀参加由中国地质大学“山中花儿”组织的武汉地区公益支教社团经验交流会,在会上作报告介绍支教工作特色和经验,在会上与地大“山中花儿”、华中科技大学援之缘支教协会、江汉大学“西部支教”等众多公益支教社团组织建立联繫。
2013年,创新常规支教成果汇演形式,11月30日开展“携手支教、走进财大”江夏一小学生校园一日游活动,带领江夏一小学生游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并参观校史馆、货币金融博物馆,在校内五羊广场开展学生绘画作品展,和大学生志愿者共进午餐,进行素质拓展、节目表演、互动游戏。12月底于金水闸国小成功开展元旦联谊会暨成果汇演。12月1日 ,应华中师範大学圣兵爱心社邀请参与其社庆活动,并于社庆上代表自强社表演节目、分享经验。
爱心书库
2007年11月8日,义务支教队与金融学院青协合作开展江夏区校园图书角建设活动。
2007年11月13日-11月17日,义务支教队联合自强社其他部门在全校範围内收集废品。五天时间共收集废品筹集了527元,收到了校内师生捐赠的200余本书籍。同时,义务支教队偕同自强社公关部在武昌区较大的书店进行外联活动以获得募捐书籍和捐助资金。
2007年12月2日,义务支教队为了让募集来的凝聚汗水与爱的有限资金去换取跟多的图书,不辞劳苦的乘坐3个小时的公车远到汉口图书大世界,购置了233本书籍。
2007年12月8日-12月9日,自强社社团内部再次进行募捐活动,得到了社员的热烈支持。
2007年12月13日,在学生工作部(处)、学生资助中心、校图书馆、金融学院、江夏区教育局等单位以及各界具有志愿奉献精神人士的支持下,第一个“自强书库”落户江夏区廖桥国小。当日,自强社义务支教队在廖桥国小举行了图书捐赠仪式,将筹集购置的600余本书籍捐予廖桥国小“自强书库”,并在廖桥国小举行了“自强书库”揭牌仪式。
为了完善“自强书库”体系,使廖桥国小学生们能更加充分和方便的利用这一资源,自强社义务支教队还为“自强书库”建立了一套“自强书库”图书管理办法,包括图书的分类,借阅制度,后期管理办法以及相关图书补给等。旨在丰富更多的学校的教学资源,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读书的乐趣,在廖桥国小“自强书库”成功捐建后,自强社义务支教队于2009年11月开始準备捐建第二个“自强书库”。
在吸取了各种成功经验后,筹资过程进行得比较顺利,至2010年9月,已筹集资金近两千元。
2010年9月—10月,为使书库的建设能最大程度的为被捐助国小带来实际帮助,义务支教队积极调研走访的各国小情况,初步确定了自强书库的建设对象,并与学校领导商谈捐建书库相关事宜,得到了校方的大力支持。
2010年11月20日-12月4日,义务支教队队员三次前往省出版城,挑选图书并确定了最终书目。
2010年12月5日,为了让每个移民的孩子体会到社会的关爱,义务支教队前往图书大世界,挑选精美文具做为礼品送给孩子们。
2010年12月8日,义务支教队队员对六百多本图书做最后的整理、分类、编码。
2010年12月9日,将600余册书籍以及一些文具送至江夏区金水武当新村移民国小,并举行了“自强书库”揭牌仪式。揭牌仪式现场转授了由江夏区教育局授予自强社义务支教队的“先进支教集体”荣誉证书。仪式结束后,义务支教队携手义工部为金水武当移民国小开展了全校性的素质活动,为孩子们带来了欢乐与信念。
2012年,与南方基金联合举办的“与爱同行——爱心书架”捐赠活动在栗庙国小举行。学校缺少硬体,教室也不规範,支教队将会继续做这样的活动,为更多的孩子送去图书,让他们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2013年,由于自强书库深远的影响和重大的意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自强社决定在全社範围内开展自强书库建设活动,所有部门共同出力让书库能更好地帮助更多的人。
这一系列活动得到了广大师生和社会人士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得到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园内的各大报纸、文澜网路、广播台的报导。
教员守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範我校义务支教活动,确保支教活动的顺利开展,依据《湖北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对于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自强社义务支教队,组织进行的支教活动,施行本办法。
第三条 支教目的 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的责任感,为了改善农村教育,促进社会和谐,协助小初高中的教育,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投入社会实践活动。
第四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支教队隶属于新长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自强社,接受学生工作部和学生资助中心的统一领导。
第二章 教员选拔
第五条 选拔条件
1、思想道德高尚,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
2、专业知识扎实,能够胜任国小、国中、高中的课程。
3、具有一定的支教或家教经历,演讲口才较好;
4、服从义务支教队的统一安排和集中管理。
第六条 选拔方式:
1、义务支教队向全校範围内发出招募通知,学生自愿报名;
2、组织报名学生参加面试,表现优秀者拟定为入选教员;
3、组织入选教员到支教课堂旁听和试讲,经校方师生认可后,方可确定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正式支教教员。
第三章 教员管理
第七条 义务支教队成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义务支教管理小组,由新长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自强社社长任组长,义务支教队队长任副组长,义务支教队副队长任组员。管理小组下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支教事务办公室。
第八条 支教管理小组在支教学校指定支教负责人,负责该校支教的内容安排,人员考核,交通安全等具体事宜。
第九条 支教教员不得随意发表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言论和做出不当的行为。不得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也不得打骂羞辱学生,必须耐心的教授每一个学生,不得有歧视行为。
第十条 支教教员必须加强与任课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课前认真备课,注重教学方式的提高。上课时不得无故离开课堂或缺席。
第十一条 支教教员必须妥善处理与学生的关係,不得与学生发生任何冲突,树立我校支教学生的良好形象。
第十二条 支教教员在授课时有什幺需要必须向校方或支教管理小组申请,经商定、同意后方能实施,有建议或意见也可大胆的提出。
第十三条 教员必须保证支教的时间,若有特殊情况,需提前两日向所在班级任课老师协商,并将协商结果书面上交义务支教队备案,否则视为旷课。
第十四条 对于无故旷课两次,学生评价较差,与学生发生冲突,或所带班级学生成绩无长进的教员,支教队有权将可随时取消教员身份。
第四章 教员考核
第十五条 每学期,义务支教队将对支教过程中表现突出,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员,进行表彰,并通过媒体进行宣传。
第十六条 优秀教员的评选依据
1、深受学生欢迎,能带动学生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学 习成绩明显提高者。
2、对支教活动积极支持,服从义务支教队的统一安排和集中管理。
3、认真备课,积极思考,对支教管理小组或校方提出建设性意见者
第十七条 评选办法
1、支教管理小组将定期在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
2、支教过程中,支教队派出工作人员,对教员课堂情况旁听,并做出评价。
3、根据所教学生的成绩来考核。
4、根据老师或校方反映的情况。
第十八条 本制度最终解释权归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自强社义务支教队。
第十九条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