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于上世纪70--80年代的廉价香菸,多为低阶层所购买。在一些文学文章中经常出现,体现那个时代劳动人民的生活面貌。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勤俭烟
- 香菸品牌:勤俭牌香菸
- 时间:上世纪70--80年代
- 相关信息:平时就是五分钱一盒的“勤俭烟”
香菸品牌
勤俭牌香菸
相关信息

那个时候家里都很穷也没有什幺好烟,平时就是五分钱一盒的“勤俭烟”或者一角钱一盒的“金鱼”,不带锡纸的烟都不捨得买,那时候最好的烟恐怕是两角钱一盒的“丰收”干部烟可也不带过滤嘴。在看来那时候烟便宜的很,可过年的时候再便宜老百姓也不捨得买!过年家里怎幺也得有烟啊,没办法每家每户大都在秋天拣了些生产队烤菸屋里的碎黄菸叶平时收好了,等冬天把它们捋去烟筋切成细菸丝再买来一打打的捲菸纸,用一根圆棍在一个特质的木盒上把捲菸纸放在一边儿用糨糊粘了,再慢慢卷,很快一支捲菸就做成了,被放到了一边,等有太阳的时候再把这些放在小笸箩里的捲菸拿到太阳低下晾晒一番,等过年或者来客的时候家家户户就拿出这样的烟来待客。这样的日子大概持续到我上国小的时候,后来村里渐渐富了,过年的时候老百姓桌上的烟也渐渐的从捲菸到了“丰收”、后来从“丰收”到了带“锡纸”的“佳丽”再到“大前门”到最后“软青州”“将军”等等,名目也越来越多。小小一颗烟折射出了农家的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