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百科启动仪式山西站是由百度百科与中北大学校团委联合主办,中北大学仪器与电子学院、中北大学知识先锋俱乐部和追忆忻中团队共同承办的点亮“非遗“主题发布会。该活动于2017年10月14日在中北大学科艺苑举行,中北大学党委副书记薛智、忻州市艺术研究院院长刘贵存等领导出席活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非遗百科启动仪式山西站
- 活动时间:2017年10月14日
- 活动地点:中北大学科艺苑
- 参与嘉宾:薛智、吴天凤、李斌杰等
活动背景
中国非遗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传承人不足,传统技艺流失等,这些严峻的事实都在警示着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但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希望同学们能够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勇敢的责任担当精神,守护和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时俱进,传承发展,维持非遗生命力,凝聚民族精神。

中北大学历来十分重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宣传,呼吁学生们用自己的点滴行动来做中国五千年悠久文化的传承人和传播者。中北大学设有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将非遗研究纳入通识教育,并成立了中北大学文博志愿者协会、中北大学麟德汉学社等相关社团来增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和非遗保护的认识和兴趣。同时,中北大学也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忻州市艺术研究院历来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忻州市仅有的一家集研究、创作的艺术科研机构,对地方戏剧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文百科推出“点亮非遗”百科项目,希望藉助网际网路的力量,记录濒临消失的非遗,传播非遗知识,让大家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唤起大家的保护和传承意识。因此中北大学与中文百科、忻州市艺术研究院达成一致,展开合作,举办了本次点亮“非遗”发布会。
非遗百科发布会山西站特邀嘉宾

非遗展示
二人台
二人台俗称双玩意儿,二人班。起源于山西,成长于内蒙古,是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及山西、陕西、河北三省北部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2006年5月20日,二人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次活动邀请国家一级演员,山西省政府最高奖"二度声乐杏花奖"获得者,山西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山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郝云婧出席活动。
郝云婧《走西口》演唱

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又名“上路戏”,大约形成于16世纪中叶,19世纪初叶已趋成熟。流行于山西北中部、内蒙中西部、河北西北部及陕西北部,是华北地区较有影响的中国戏曲剧种之一。北路梆子的发源地正是在雁门关以北的大同一带。2006年5月20日,北路梆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次活动邀请山西北路梆子大师贾桂林长女,着名青年表演艺术家,贾派艺术嫡系传人吴天凤出席活动。在山西省振兴北路梆子调演中,她与夫君郭占高首演了郭占高导演改编的折子戏《杀庙》获得金奖。
吴天凤、苏瑞芳《王宝钏》片段

中国剪纸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次活动邀请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中华剪纸艺术委员会副会长,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西省剪纸艺术家协会副会长李斌杰出席活动。
李斌杰作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麵塑
麵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麵人,是源于山东、山西、北京的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即以麵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2008年6月14日,面人经国务院审批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6月11日,面花(太原麵塑、晋阳花馍、代县麵塑、太平麵塑、万荣面人)经山西省文化厅审批列入第三批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次活动邀请美术世家殷氏家族殷润秀出席活动,殷润秀曾参加山西首届花馍节麵塑大赛获得"最具人气"称号。
殷润秀现场製做龙头麵塑

烙画葫芦
烙画葫芦艺术又称烫画,火笔画,是一种特色传统工艺美术品,比较知名的产地有山西,安徽。烙画葫芦艺术家用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与葫芦融为一体能永久保存、收藏,艺术价值极高。2008年6月14日,葫芦雕刻经国务院审批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5月27日,文水县吴村烙画葫芦加工技艺经山西省文化厅审批列入第五批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次活动邀请五台山工艺葫芦公司创办人杨军出席活动。
杨军现场烙画——鱼

农民画
农民画是通俗画的一种,多系农民自己製作和自我欣赏的绘画和印画,风格奇特,手法夸张、有东方毕卡索之美誉,其範围包括农民自印的纸马、门画、神像以及在炕头、灶头、房屋山墙和檐角绘製的吉祥图画。2007年6月9日,代县农民画经忻州市人民政府审批列入第一批忻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次活动邀请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忻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农民画代表人物殷润清出席活动。
殷润清录製秒懂视频

艺术展示
国画
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汉朝人认为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称为中国,将中国的绘画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捲轴画。本次活动邀请山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主席团委员,山西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山西画院院聘画师,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黄河画派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殷渭凌出席活动。
殷渭凌录製秒懂视频

书法
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书法和英文书法等。本次活动邀请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中国老年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任俊威出席活动。任俊威书法主攻欧阳询楷书,对魏碑有深入研究。
任俊威现场题写“翰墨飘香”

活动亮点
建立长期合作关係,将传承非遗落到实处
本次非遗百科发布会山西站活动结束后,将与各大非遗传承人合作,在校园开展巡迴表演,让山西各高校的同学都有机会感受到非遗文化,同时合作开展校园非遗课程,将非遗学习纳入通识教育,通过开设非遗选修课、组建非遗学生社团的形式,进一步将非遗传承落到实处。同时将非遗学习课程、非遗製作过程等拍摄成视频。
首次尝试现场对话非遗,与传承人零距离接触
本次非遗百科发布会除了进行现场非遗展示和互动外,还对每位非遗传承人进行了专访,通过视频的形式记录每一项非遗的历史背景、现存状况等,让大学生更能快速、全面的了解非遗项目。

藉助高校矩阵,开展1+N分享课堂
本次非遗发布会后,25所高校负责人在会议室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经验分享会,通过一带多的模式,对校园用户进行培训,让新用户快速融入校园团队,同时借鉴老用户的经验开展校园活动,线下交流增强校园凝聚力。
活动意义
追忆传统文化,展望美好明天。非遗的力量就是文化的力量,先辈用自己的辛劳和汗水为我们开启了文化的大门,需要我们去爱护和传承。通过此次点亮“非遗”活动,启示当代大学生要进一步自觉学习与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充实人文知识习得,拓宽人文观察视野,提升人文内涵素养,为民族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当代大学生需要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担当精神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扬光大。
为促进建成全网最大的非遗知识权威科普平台,本次非遗发布会后,将开展线上”点亮非遗”活动,同时继续挖掘非遗项目,开展更多非遗发布会、启动仪式,将”非遗热”在全国铺开,将非遗打造成校园最热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