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论:破解科学史上最複杂的9大谜团》介绍了最具代表性的9个悖论,它们横跨整个科学史,对于每个时代科学家们最关注的议题提出质问。这些悖论都属于“认知悖论”,处于似非而是与似是而非的矛盾中,但其实只要仔细思考,就可以找出其中的假设漏洞,轻鬆破解。书中有精美插图,使得内容更加丰富生动。 为什幺入夜之后天色会变暗? 如果你搭乘时空机回到过去杀死了你的祖父,那你还会存在吗? 猫竟然可以同时处于活着又死亡的两种状态? 一根竹竿在高速移动下,长度居然会变短? 明明是双胞胎,其中一个人却比另外一个人大十岁? 粒子能移动得比光速快吗?我们是否拥有自由意志? 上面这些不合理的问题完全颠覆了我们的知识与逻辑,他们正是科学上所谓的“悖论”。从古到今,这些複杂的谜题考验过无数顶尖的科学家,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 本书作者被誉为“科普界的明日之星”,他认为,这些悖论就像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而水下还隐藏着丰富广博的科学知识。想一探科学上的诸多奥秘,还有什幺方法比透过破解谜题更有乐趣呢?更别提这些谜题曾经击败过世界上最聪明的脑袋!如果你喜欢挑战自己的逻辑思考,这本书绝对能满足你的需求,让你在反覆论证中获得许多启发。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悖论:破解科学史上最複杂的9大谜团
- 外文名:Paradox:the Nine Greatest Enigmas in Science
- 类型:科学与自然
- 出版日期:2014年10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15325453
- 译者:戴凡惟
-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 页数:255页
- 开本:32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悖论:破解科学史上最複杂的9大谜团》是国际顶尖物理学家,英国萨里大学教授,英国知名学者、作家及节目主持人吉姆·艾尔-哈利利的巅峰之作,作者荣获英国麦可·法拉第奖和开尔文奖。
这是一本挑战智商与逻辑思维的科普奇书,书中9大悖论带你用最有趣的方式,一次搞懂最伟大的科学发现。
作者用深入浅出、轻鬆有趣地口吻详细讲授了世界上最聪明的科学家都曾被考倒的经典难题,包含阿基里斯与龟、麦克斯韦精灵、祖父悖论、奥伯斯佯谬、拉普拉斯妖等。
美国着名科普杂誌《今日物理学》主编罗伯特·马赫以及科幻与通俗科学教授、物理学博士叶李华隆重推荐给热爱科学的所有人。
这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而是传递科学文化、启迪爱好科学的人们思考、开拓眼界的趣味知识书。《悖论:破解科学史上最複杂的9大谜团》一改以往科普图书远在云端、高不可攀、深不可测的特点,实现了幽默文风与理性科学的融合,对于包括青少年朋友在内的广大科普爱好者掌握科学方法,引导其今后的人生道路和方向,都有积极良好的作用。
这是一本挑战智商与逻辑思维的科普奇书,书中9大悖论带你用最有趣的方式,一次搞懂最伟大的科学发现。
作者用深入浅出、轻鬆有趣地口吻详细讲授了世界上最聪明的科学家都曾被考倒的经典难题,包含阿基里斯与龟、麦克斯韦精灵、祖父悖论、奥伯斯佯谬、拉普拉斯妖等。
美国着名科普杂誌《今日物理学》主编罗伯特·马赫以及科幻与通俗科学教授、物理学博士叶李华隆重推荐给热爱科学的所有人。
这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而是传递科学文化、启迪爱好科学的人们思考、开拓眼界的趣味知识书。《悖论:破解科学史上最複杂的9大谜团》一改以往科普图书远在云端、高不可攀、深不可测的特点,实现了幽默文风与理性科学的融合,对于包括青少年朋友在内的广大科普爱好者掌握科学方法,引导其今后的人生道路和方向,都有积极良好的作用。
作者简介
吉姆·艾尔─哈利利,出生于伊拉克,是国际顶尖物理学家,英国萨里大学教授,英国知名学者、作家及节目主持人。他在任教期间,主要从事量子力学的研究,屡获佳绩。
吉姆有多本科普书籍,已被译为20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出版,最新着作为《探路者:阿拉伯科学的黄金时期》。他主持过多个电视与广播节目,包括获得英国影艺学院奖(BAFTA)提名的《化学:一段挥发性的历史》以及《浑沌的秘密生活》。目前主持BBC第四广播电台每周一期的科学节目《科学化的生活》。
吉姆曾被授予大英帝国官佐勋章(OBE),在2007年和2011年,他分别被英国皇家学会和英国物理学会授予麦可·法拉第奖和开尔文奖,以表彰他在科学教育方面的贡献。
吉姆有多本科普书籍,已被译为20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出版,最新着作为《探路者:阿拉伯科学的黄金时期》。他主持过多个电视与广播节目,包括获得英国影艺学院奖(BAFTA)提名的《化学:一段挥发性的历史》以及《浑沌的秘密生活》。目前主持BBC第四广播电台每周一期的科学节目《科学化的生活》。
吉姆曾被授予大英帝国官佐勋章(OBE),在2007年和2011年,他分别被英国皇家学会和英国物理学会授予麦可·法拉第奖和开尔文奖,以表彰他在科学教育方面的贡献。
专业推荐
让既不懂物理学又不懂数学的人理解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是件多幺了不起的工作啊。这九则重要的科学悖论,透过作者旁徵博引的生动笔触,深入浅出地介绍给读者,读来引人入胜,趣味横生,不仅适合于对科学有兴趣的一般读者,也能为专业科学工作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穫。
——罗伯特·马赫,《今日物理学》主编
所谓的科普书或通俗科学读物,顾名思义都是以儘量通俗易懂的方式来推广科学知识。至于如何做到通俗易懂,不同的作者自有不同的法门,例如文笔生动、深入浅出、风趣幽默。本书作者是我十分喜爱的科普节目主持人,在此之前,我早已看过他担纲的许多科普影集,每每受益良多。读完本书后,我才惊觉他的科普写作也是一绝,称之为科普全才绝不为过。
——叶李华(科幻与通俗科学教授,物理学博士)
如果你过去五年来没有读过任何一本热门的科普书,那你一定得看看这本书。说几句关于本书写作风格和专业水平的话吧,这绝不是给傻瓜看的“悖论”,怛它并不需要读者具备很深厚的理解和欣赏水平,只要你热爱科学和学习,这本书是不错的选择。
——美国亚马逊读者好评
——罗伯特·马赫,《今日物理学》主编
所谓的科普书或通俗科学读物,顾名思义都是以儘量通俗易懂的方式来推广科学知识。至于如何做到通俗易懂,不同的作者自有不同的法门,例如文笔生动、深入浅出、风趣幽默。本书作者是我十分喜爱的科普节目主持人,在此之前,我早已看过他担纲的许多科普影集,每每受益良多。读完本书后,我才惊觉他的科普写作也是一绝,称之为科普全才绝不为过。
——叶李华(科幻与通俗科学教授,物理学博士)
如果你过去五年来没有读过任何一本热门的科普书,那你一定得看看这本书。说几句关于本书写作风格和专业水平的话吧,这绝不是给傻瓜看的“悖论”,怛它并不需要读者具备很深厚的理解和欣赏水平,只要你热爱科学和学习,这本书是不错的选择。
——美国亚马逊读者好评
图书目录
导读 叶李华 科幻与通俗科学教授
反其道而行的科普奇书
推荐序 简丽贤 北一女中物理教师
享受阅读与思考的愉快
译者序 戴凡惟
关于科学悖论的二三事:为什幺我们要探讨科学悖论
前言
第一章 综艺秀里的悖论
简单的机率,颠覆你的思考逻辑
消失的一块钱之谜
贝特朗箱子悖论
生日悖论
蒙提霍尔悖论
第二章 阿基里斯与龟
一切运动皆为假象
二分法悖论
运动场悖论
飞矢不动悖论
芝诺悖论与量子力学
第三章 奥伯斯佯谬
为什幺入夜之后天色会变暗
数不尽的星星
不断扩张的宇宙
大爆炸的证实
最终解答
关于最终解答以及大爆炸的证实
第四章 麦克斯韦精灵
永动机是可行的吗
鬆掉的发条,洗均匀的牌,与渐增的乱度
单向阀
可是精灵更为聪明……
“随机”究竟是什幺意思
永动机
麦克斯韦精灵与量子力学
第五章 竿与穀仓悖论
一根竿子究竟有多长?这要视它移动得多快而定
关于光的本质
缩短的长度
星际之旅
再论竿与穀仓
第六章 孪生子悖论
藉由高速运动,我们可以跨入未来
时间是什幺
让时间变慢
解开孪生子悖论之谜
爱因斯坦毕生最满意的点子
盯着时钟
穷人的时光之旅
第七章 祖父悖论
回到过去杀害自己祖父,意味着你不会出生
如何回到过去
超越光速
方块宇宙
方块宇宙中的时光旅行
时光旅行悖论的可能解答
真正的时光旅行需要多重宇宙
连结各个宇宙
时光旅人何在
第八章 拉普拉斯妖
蝴蝶振翅能否让我们倖免于可预测的未来
决定论
蝴蝶效应
混沌理论
自由意志——如果你真的想捉弄我,我永远无法猜出你接下来会做或说什幺
量子世界——是否最终有了随机性
总结
第九章 薛丁格的猫
箱子里的猫既是活的又是死的,直到我们看到它
埃尔温·薛丁格
量子迭加
量测问题
孤注一掷的尝试
量子漏失
第十章 费米悖论
外星人都上哪里去了
德雷克及其方程式
SETI
系外行星
我们有多幺特别
人本原理
第十一章 悬而未决的问题
粒子能移动得比光速快吗?我们是否拥有自由意志?以及其他未解之谜
比光还快吗
反其道而行的科普奇书
推荐序 简丽贤 北一女中物理教师
享受阅读与思考的愉快
译者序 戴凡惟
关于科学悖论的二三事:为什幺我们要探讨科学悖论
前言
第一章 综艺秀里的悖论
简单的机率,颠覆你的思考逻辑
消失的一块钱之谜
贝特朗箱子悖论
生日悖论
蒙提霍尔悖论
第二章 阿基里斯与龟
一切运动皆为假象
二分法悖论
运动场悖论
飞矢不动悖论
芝诺悖论与量子力学
第三章 奥伯斯佯谬
为什幺入夜之后天色会变暗
数不尽的星星
不断扩张的宇宙
大爆炸的证实
最终解答
关于最终解答以及大爆炸的证实
第四章 麦克斯韦精灵
永动机是可行的吗
鬆掉的发条,洗均匀的牌,与渐增的乱度
单向阀
可是精灵更为聪明……
“随机”究竟是什幺意思
永动机
麦克斯韦精灵与量子力学
第五章 竿与穀仓悖论
一根竿子究竟有多长?这要视它移动得多快而定
关于光的本质
缩短的长度
星际之旅
再论竿与穀仓
第六章 孪生子悖论
藉由高速运动,我们可以跨入未来
时间是什幺
让时间变慢
解开孪生子悖论之谜
爱因斯坦毕生最满意的点子
盯着时钟
穷人的时光之旅
第七章 祖父悖论
回到过去杀害自己祖父,意味着你不会出生
如何回到过去
超越光速
方块宇宙
方块宇宙中的时光旅行
时光旅行悖论的可能解答
真正的时光旅行需要多重宇宙
连结各个宇宙
时光旅人何在
第八章 拉普拉斯妖
蝴蝶振翅能否让我们倖免于可预测的未来
决定论
蝴蝶效应
混沌理论
自由意志——如果你真的想捉弄我,我永远无法猜出你接下来会做或说什幺
量子世界——是否最终有了随机性
总结
第九章 薛丁格的猫
箱子里的猫既是活的又是死的,直到我们看到它
埃尔温·薛丁格
量子迭加
量测问题
孤注一掷的尝试
量子漏失
第十章 费米悖论
外星人都上哪里去了
德雷克及其方程式
SETI
系外行星
我们有多幺特别
人本原理
第十一章 悬而未决的问题
粒子能移动得比光速快吗?我们是否拥有自由意志?以及其他未解之谜
比光还快吗
序言
前 言
悖论(paradox,亦可译为诡论、谬论、诡局、佯谬、弔诡或矛盾)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和难度出现。有些只是简单的逻辑矛盾,没有深入探讨的价值;有些则像是冰山的尖顶,底下是整座冰山的科学知识。许多悖论可以透过谨慎思考,找出基本假设当中一个或多个漏洞来攻破,这种严格来说算不上是悖论,因为癥结点一旦突破,它就不再是悖论了。
“真悖论”指的是自相矛盾或循环论证的陈述,或者某种逻辑上不可能发生的情况。然而“悖论”一词的运用範围比字面的意义来得广,还包括被我称为“认知悖论”的範畴。这类难题一定找得到破解方法。这种悖论有可能包装在蓄意误导听者或读者的花招或障眼法之中。一旦花招被揭穿,逻辑上的矛盾或荒谬性就消失了。
另一类认知悖论则是,其叙述或结论乍听之下十分离谱或违背直觉,仔细思考后却发现其实不然,即便结果多少仍令人惊讶。所有这类悖论只要稍加运用一点基本的科学知识便可解决,而这些都将是本书关注的重点。
让我们先简单介绍一则真正的逻辑悖论,虽然清晰明了,但其陈述方式确实会让你跳不出逻辑循环。
这一则论述如下:“这句话是假的。”乍看之下每个字似乎都非常直截了当。但是,想一下这一句话,当你仔细推敲其所陈述的含意时,逻辑上的矛盾将逐渐浮现。六个简单的字就让你头痛吗?果真如此的话,我认为这种头痛也是好玩的——这句话或许本身也是悖论,而且无疑地你会出于虐待般的快感,向家人或朋友转述。
你瞧,“这句话是假的”是想告诉你,在宣称这句话是假的同时, 它本身必然也是假的,所以它就不是假的——也就是它是真的,所以这句话真的是假的,也就是真的……诸如此类,陷入一个无穷尽的循环。
有很多类似这样的悖论存在,但本书并不打算讨论它们。
本书将探讨我个人最钟爱且着名的科学难题和谜题,所谓的悖论经由正确的角度仔细思索,就能揭穿它们不是悖论。儘管乍听之下极度违反直觉,事实上却是因为漏掉一些微妙的因素;一旦将这些因素考虑进来,就会破坏建构整个悖论的其中一根樑柱,整个构筑起来的论点便会倾倒。矛盾虽然已经解决,它们之中有许多却仍然被称为悖论,部分是因为它们在问世之初显得如此棘手(在我们终于发现自己错在哪里之前),部分则是因为称之为悖论有助于科学家们釐清一些相当複杂的概念。
我们将要探讨的许多谜团,乍看之下似乎是货真价实的真悖论,不仅仅是认知悖论而已。这就是有趣的地方。以着名的“时光旅行悖论”简化版为例:如果你搭乘一部时光机回到过去,杀掉幼年的自己,你这位杀手会发生什幺事?你会因为阻止自己成长,倏然之间不再存在吗?如果是这样的话,你从未长大成为一名时光旅行杀手,那是谁杀死了幼年的你?年长的你拥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你甚至不曾存在过!假如你并未存在、无法回到过去杀死年幼的自己,年幼的自己就未被杀害,所以可以长大成人,接着回到过去并杀死年幼的自己,于是你又消失了,依此类推。这似乎是个完美的逻辑悖论,而且物理学家也尚未在理论上排除时光旅行的可能性。那幺,我们如何才能摆脱这种矛盾的循环呢?我将在第七章探讨这个问题。
并非所有的认知悖论都需要运用科学知识才能解决。为了证明这一点,第一章要来探讨几个这类的认知悖论,它们只要用常识逻辑就能解决。不明白我的意思?下面这个简单的统计悖论,如果从某个基本的关联性来思考就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我们都知道,有较多教堂的城镇普遍犯罪率较高。这似乎说不太通,除非你相信教堂是孕育不法犯罪的温床。无论你的宗教和道德观为何,这都是不可能的。解答非常直截了当:为数较多的教堂和较高的犯罪率,都是较多人口自然产生的结果。 A导致B与A导致C,并不意味着B导致C,反之亦然。
接下来还有另一个简单的动脑谜题,乍听自相矛盾,一旦妥善解释,它的矛盾特性就消失无蹤。它是由我的同事兼挚友,一位苏格兰裔的物理学教授,在多年前向我讲述的。他声称“每一位南下到英格兰的苏格兰人,都提高了两个国家的平均智商”。关键在于: 由于所有苏格兰人都声称自己比任何英格兰人更聪明,只要他们其中任何一位住到英格兰去,都会提高英格兰的平均智商;然而离开苏格兰是愚蠢的行为,只有那些不怎幺聪明的人才会这幺做,所以他们离开后,剩余苏格兰人的平均智商就提高了些。你瞧,乍看之下它像是矛盾的叙述,但只消运用简单的逻辑推理就能轻鬆解决—— 当然,这对英格兰人而言完全不具说服力。
在第一章中,我们将享受破解一些着名悖论的乐趣,无需用到任何科学。随后我们将继续探讨我所挑选的九则悖论。每叙述一则,我将抽丝剥茧揭开其奥秘,并说明如何破解它,解释其基本逻辑,显示其谬误以及它何以不再是真正的问题。这些悖论都很有趣,不但有知识的精华在其中,也有解决之道等着我们发掘。你只需要知道哪些地方值得关注,哪里可以找到致命的弱点,并透过谨慎推敲以及对科学更深入的了解来破解这些弱点,直到悖论不再是悖论为止。
其中有一些是耳熟能详的悖论。以“薛丁格的猫”为例,它描述一只不幸的猫被锁进一个密闭的箱子里,在我们打开箱子前一直同时处于死亡和活着的状态。另外一则或许读者没那幺熟悉、但有些人仍然听过的悖论,则是“麦克斯韦精灵”,这个神秘的存在管辖另一个密闭的箱子,而且貌似能够违反最神圣的科学定律(也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迫使箱子中的混合物分离并呈现秩序。为了理解这类悖论及其解答,读者必须掌握一些基础科学知识,所以我给自己设下的挑战是,在带来最低困扰的限度下,帮助读者理解这些科学概念。即使你不具专业知识,依然能欣赏这些悖论并享受其意涵。
这本书中,还有好几则悖论是我从过去14年来在大学部所教授的相对论课程中撷取而来。爱因斯坦对于空间和时间的观点,为逻辑难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例子包括竿与穀仓悖论、孪生子悖论和祖父悖论。至于其他悖论,例如牵涉到猫与精灵的那些,在某些人的眼里还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
在挑选最重要的科学之谜时,我并没有驻足在尚未解决的最大问题,例如暗物质与暗能量(它们占了我们宇宙95%的组成成分)是由什幺组成,或者宇宙在大爆炸之前有什幺。这些是极困难而深刻的问题,科学迄今尚未找到答案。诸如“构成星系大部分质量的神秘暗物质本质是什幺”的问题,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可望获得解答——假如日内瓦的大型强子对撞机能持续获得令人振奋的新发现。
至于像是“对于宇宙大爆炸前某一时刻的精确描述”这类问题,可能永远都没有答案。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探讨的所有悖论,处理的都是攸关时间与空间本质的深刻问题,以及宇宙在最大和最小尺度上的特性。有些是理论预测的结果,乍看之下非常诡异,但一旦仔细探究理论背后的构想,就不那幺难理解了。亲爱的读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能不能搞定它们,以及在过程中会带给你什幺样的神奇乐趣。
悖论(paradox,亦可译为诡论、谬论、诡局、佯谬、弔诡或矛盾)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和难度出现。有些只是简单的逻辑矛盾,没有深入探讨的价值;有些则像是冰山的尖顶,底下是整座冰山的科学知识。许多悖论可以透过谨慎思考,找出基本假设当中一个或多个漏洞来攻破,这种严格来说算不上是悖论,因为癥结点一旦突破,它就不再是悖论了。
“真悖论”指的是自相矛盾或循环论证的陈述,或者某种逻辑上不可能发生的情况。然而“悖论”一词的运用範围比字面的意义来得广,还包括被我称为“认知悖论”的範畴。这类难题一定找得到破解方法。这种悖论有可能包装在蓄意误导听者或读者的花招或障眼法之中。一旦花招被揭穿,逻辑上的矛盾或荒谬性就消失了。
另一类认知悖论则是,其叙述或结论乍听之下十分离谱或违背直觉,仔细思考后却发现其实不然,即便结果多少仍令人惊讶。所有这类悖论只要稍加运用一点基本的科学知识便可解决,而这些都将是本书关注的重点。
让我们先简单介绍一则真正的逻辑悖论,虽然清晰明了,但其陈述方式确实会让你跳不出逻辑循环。
这一则论述如下:“这句话是假的。”乍看之下每个字似乎都非常直截了当。但是,想一下这一句话,当你仔细推敲其所陈述的含意时,逻辑上的矛盾将逐渐浮现。六个简单的字就让你头痛吗?果真如此的话,我认为这种头痛也是好玩的——这句话或许本身也是悖论,而且无疑地你会出于虐待般的快感,向家人或朋友转述。
你瞧,“这句话是假的”是想告诉你,在宣称这句话是假的同时, 它本身必然也是假的,所以它就不是假的——也就是它是真的,所以这句话真的是假的,也就是真的……诸如此类,陷入一个无穷尽的循环。
有很多类似这样的悖论存在,但本书并不打算讨论它们。
本书将探讨我个人最钟爱且着名的科学难题和谜题,所谓的悖论经由正确的角度仔细思索,就能揭穿它们不是悖论。儘管乍听之下极度违反直觉,事实上却是因为漏掉一些微妙的因素;一旦将这些因素考虑进来,就会破坏建构整个悖论的其中一根樑柱,整个构筑起来的论点便会倾倒。矛盾虽然已经解决,它们之中有许多却仍然被称为悖论,部分是因为它们在问世之初显得如此棘手(在我们终于发现自己错在哪里之前),部分则是因为称之为悖论有助于科学家们釐清一些相当複杂的概念。
我们将要探讨的许多谜团,乍看之下似乎是货真价实的真悖论,不仅仅是认知悖论而已。这就是有趣的地方。以着名的“时光旅行悖论”简化版为例:如果你搭乘一部时光机回到过去,杀掉幼年的自己,你这位杀手会发生什幺事?你会因为阻止自己成长,倏然之间不再存在吗?如果是这样的话,你从未长大成为一名时光旅行杀手,那是谁杀死了幼年的你?年长的你拥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你甚至不曾存在过!假如你并未存在、无法回到过去杀死年幼的自己,年幼的自己就未被杀害,所以可以长大成人,接着回到过去并杀死年幼的自己,于是你又消失了,依此类推。这似乎是个完美的逻辑悖论,而且物理学家也尚未在理论上排除时光旅行的可能性。那幺,我们如何才能摆脱这种矛盾的循环呢?我将在第七章探讨这个问题。
并非所有的认知悖论都需要运用科学知识才能解决。为了证明这一点,第一章要来探讨几个这类的认知悖论,它们只要用常识逻辑就能解决。不明白我的意思?下面这个简单的统计悖论,如果从某个基本的关联性来思考就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我们都知道,有较多教堂的城镇普遍犯罪率较高。这似乎说不太通,除非你相信教堂是孕育不法犯罪的温床。无论你的宗教和道德观为何,这都是不可能的。解答非常直截了当:为数较多的教堂和较高的犯罪率,都是较多人口自然产生的结果。 A导致B与A导致C,并不意味着B导致C,反之亦然。
接下来还有另一个简单的动脑谜题,乍听自相矛盾,一旦妥善解释,它的矛盾特性就消失无蹤。它是由我的同事兼挚友,一位苏格兰裔的物理学教授,在多年前向我讲述的。他声称“每一位南下到英格兰的苏格兰人,都提高了两个国家的平均智商”。关键在于: 由于所有苏格兰人都声称自己比任何英格兰人更聪明,只要他们其中任何一位住到英格兰去,都会提高英格兰的平均智商;然而离开苏格兰是愚蠢的行为,只有那些不怎幺聪明的人才会这幺做,所以他们离开后,剩余苏格兰人的平均智商就提高了些。你瞧,乍看之下它像是矛盾的叙述,但只消运用简单的逻辑推理就能轻鬆解决—— 当然,这对英格兰人而言完全不具说服力。
在第一章中,我们将享受破解一些着名悖论的乐趣,无需用到任何科学。随后我们将继续探讨我所挑选的九则悖论。每叙述一则,我将抽丝剥茧揭开其奥秘,并说明如何破解它,解释其基本逻辑,显示其谬误以及它何以不再是真正的问题。这些悖论都很有趣,不但有知识的精华在其中,也有解决之道等着我们发掘。你只需要知道哪些地方值得关注,哪里可以找到致命的弱点,并透过谨慎推敲以及对科学更深入的了解来破解这些弱点,直到悖论不再是悖论为止。
其中有一些是耳熟能详的悖论。以“薛丁格的猫”为例,它描述一只不幸的猫被锁进一个密闭的箱子里,在我们打开箱子前一直同时处于死亡和活着的状态。另外一则或许读者没那幺熟悉、但有些人仍然听过的悖论,则是“麦克斯韦精灵”,这个神秘的存在管辖另一个密闭的箱子,而且貌似能够违反最神圣的科学定律(也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迫使箱子中的混合物分离并呈现秩序。为了理解这类悖论及其解答,读者必须掌握一些基础科学知识,所以我给自己设下的挑战是,在带来最低困扰的限度下,帮助读者理解这些科学概念。即使你不具专业知识,依然能欣赏这些悖论并享受其意涵。
这本书中,还有好几则悖论是我从过去14年来在大学部所教授的相对论课程中撷取而来。爱因斯坦对于空间和时间的观点,为逻辑难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例子包括竿与穀仓悖论、孪生子悖论和祖父悖论。至于其他悖论,例如牵涉到猫与精灵的那些,在某些人的眼里还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
在挑选最重要的科学之谜时,我并没有驻足在尚未解决的最大问题,例如暗物质与暗能量(它们占了我们宇宙95%的组成成分)是由什幺组成,或者宇宙在大爆炸之前有什幺。这些是极困难而深刻的问题,科学迄今尚未找到答案。诸如“构成星系大部分质量的神秘暗物质本质是什幺”的问题,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可望获得解答——假如日内瓦的大型强子对撞机能持续获得令人振奋的新发现。
至于像是“对于宇宙大爆炸前某一时刻的精确描述”这类问题,可能永远都没有答案。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探讨的所有悖论,处理的都是攸关时间与空间本质的深刻问题,以及宇宙在最大和最小尺度上的特性。有些是理论预测的结果,乍看之下非常诡异,但一旦仔细探究理论背后的构想,就不那幺难理解了。亲爱的读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能不能搞定它们,以及在过程中会带给你什幺样的神奇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