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係恐惧症,并不是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中刻意保持距离,拒绝过度亲密,很难融入某个圈子。他们渴望与他人建立亲密关係,却又担心自己的感情付出得不到回应,导致焦虑,慢慢地迴避亲密的关係,与每个人都难以交心。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亲密关係恐惧症
- 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中刻意保持距离
- 诱因:早期关係受挫
- 治疗:专业的心理谘询帮助
诱因
1. 早期关係受挫。这类人往往幼时没能跟父母建立起稳定、安全的关係。如在童年时,父母常常争吵,在担心父母把自己丢弃的恐慌中成长起来的。或者幼年时家人不在身边,独自成长的起来的。则其潜意识中缺乏安全感,会无意识地否定对人际关係的需求,从而降低依恋,成年后也难以与其他人建立亲密的关係。这一类在留守儿童中较为常见。
2. 被重要的伙伴伤害。一位前来求助的高中生,在国小时有两个要好的朋友,但由于误会,这两位好友到处说她的坏话,让她特别受伤,令她不再相信他人。童年受到好友的伤害会让人对友情产生恐惧。
3. 缺乏人际技巧。有一类人难以把握交往的尺度,也不善于将话题进行下去,所以才宁愿与他人保持表面的关係。这种人际技巧的缺失也源于成长中的挫折,他们往往在学习人际交往方式的某些重要环节出现缺失。
简单治疗
如果你有这种难以交心的表现,建议寻找专业的心理谘询帮助。如果情况并不严重,可以学习一些实用的人际技巧。比如,先尝试与一个容易接触的朋友建立稳定的关係。在这期间,你难免会遇到许多内心的障碍,但坚持下去就是成长。写人际日记是个好办法,将自己与人交往的点滴记录下来,有助于对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进行反思,也让自己看到每一次的进步。哪怕一次的成功,都能让你获得可以複製的经验,并激励你把这种经验套用到与其他人的关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