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李旦振

(2020-02-04 17:03:01) 百科

李旦振

李旦振,男,1952年08月出生,教授。现在工作单位,化学化工学院。毕业于厦门大学,半导体物理及器件,学历 研究生,最后学位,硕士。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李旦振
  • 国籍:中国
  • 出生日期:1952年八月
  • 职业:教授。
  • 毕业院校:厦门大学
  • 代表作品:效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可见光光催化纳米材料的关键技术研究

主要学习工作简历

1974至1977,厦门大学物理系,本科生,1977至1980,厦门大学物理系,助教
1980至1983,厦门大学物理系,研究生,1983至今,福州大学物理系,化学系,教授
学术及社会兼职:
中国物理学会、中国材料学会、中国太阳能学会
近十年完成和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2006A03Z340 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可见光光催化纳米材料的关键技术研究,经费200万元,来自科技部863
20677010 具有双高效分离机制的可见光光催化环境净化材料的研究,经费30万,来自国家基金。
98-03 光催化功能材料及其系列产品产业化前期关键技术研究,经费3069万,来自国家发委
发改委 福建省光催化研究中心建设项目 2200 来自省发改委
近十年研究成果情况:
Study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surface transient photoconductivity and liquid-phas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titanium dioxide 发表于《Mater.Chem.Phys.》2007,102,53N59。被SCI收录
New synthesis of a porous Si/tio2 photoctalyst: testingits efficiencyand stabilityunder bisble lightirradiation (photochemical &photobilogical sciences)2006.5,653-655) 英国 化学会 SCI 收录 第2
Unprecedented application of leadzirconatetitanatein degradation of rhodamineb undervisible lightirradation (j.materchem.).2006.16.1116N1117 英国 化学会 SCI收录 第2

获奖成果

固体超强酸高效光催化剂的研製及其工业套用技术开发,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2003年,完成单位福州大学
固体超强酸光催化剂的製备及其在空气净化大庆中的工业套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2002年,完成单位,福州大学
固体超强酸型高效光催化剂的研究与试生产技术开发,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一等,2002年,完成单位:福州大学
[1]陈伟;李旦振;何顺辉;邵宇;黄艳;付贤智;.Mg-Al类水滑石/二氧化钛异质複合纳米晶光催化氧化苯的性能[J]催化学报.2010,(08)
[2]陈亦琳;李旦振;吴清萍;付贤智;王绪绪;.可见光激发下Pt~(Ⅳ)Cl_x/TiO_2的光诱导电子转移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02)
[3]黄雅丽;李旦振;付贤智;王绪绪;.原位红外光谱法研究La/TiO_2对有机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J]无机化学学报.2006,(07)
[4]陈顺玉;李旦振;付贤智;刘平;.SnO_2掺杂对TiO_2/Si纳米複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分子科学学报.2007,(01)
[5]黄雅丽;李旦振;付贤智;王绪绪;.Gd/TiO_2气相光催化降解乙烯的动力学研究[J]稀土.2007,(06)
[6]黄雅丽;李旦振;付贤智;王绪绪;.RE/TiO_2光催化剂的谱学特性与气相光催化性能的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08,(01)
[7]李砯,侯乙东,李旦振,张安,付贤智.纳米Fe_3O_4磁性粒子的製备及物性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2003,(04)
[8]刘平,SUN Ya-Ping,付贤智,李旦振.Nafion薄膜中单分散TiO_2纳米晶体的合成[J]无机化学学报.2003,(04)
[9]徐海兵,王绪绪,付贤智,谢莉莉,李旦振,刘平.表面富锡MCM-41分子筛的表面金属有机化学製备及其对苯酚羟基化催化反应性能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03,(05)
[10]丁正新,侯乙东,李旦振,王绪绪,付贤智,刘平.形态结构和光电特性对纳米TiO_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J]物理化学学报.2003,(10)

授权专利

微波光催化空气净化技术,发明专利,2003年,完成单位;福州大学
光磁协同催化技术及其在降解有机污染物上的套用,发明专利,2006年,完成单位,福州大学

教学辅助工作

近十年以来承担教学或教学辅助工作的主要情况:
1997年至今在福州大学先后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州大学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和材料物理与化学福建省重点学科带头人。长期在福州大学从事材料物理与化学、光电材料和半导体器物理研究,近几年来,主要开展纳米材料和半导体光催化的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要研究人员先后承担过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计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重大,重点等十几项科研项,在新型可见光催化剂的研究和开发、利用纳米组装技术合成的光催剂、微波场助光催人技术的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2003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 二等获,2002年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福建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近年来 发表论文六十多篇,被SCI 、EI收录近三十篇。发明专利4项,目前主持1项国家863计画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福建省纳米重大研究计画前期专项、和福建省重大基础研究计画项目。在教学活动中。先后承担了《纳米材料学与器件》等十几门研究生和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主讲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好。培养和指导了近20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以及15名本科生。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