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闽台缘博物馆

(2020-01-07 04:43:46) 百科
闽台缘博物馆

闽台缘博物馆

闽台缘博物馆(China Museum for Fujian-Taiwan Kinship)建立于2006年5月,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是反映祖国大陆(福建)与宝岛台湾历史关係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位于福建省泉州市西湖北侧,总投资1.8亿元,占地154.2亩,面积为23332平方米。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主体建筑分四层,高度为43米。其入口处的“九龙柱”,高19米、宽2米,是祖国大陆最高的一对“九龙柱”。2008年10月1日,江泽民同志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题写馆名。

博物馆集收藏、展示、研究、交流和服务等功能为一体,是中宣部直接授予的爱国主义教育示範基地,团中央授予的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同时也是研究大陆与台湾关係史特别是闽台关係史的重要学术机构。是国家级对台专题博物馆,是以台湾基层民众为主要对象,以“反独促统”为目标的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对台宣传场所。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闽台缘博物馆
  • 外文名称:China Museum for Fujian-Taiwan Kinship
  • 类别:专题博物馆
  • 地点:福建泉州
  • 竣工时间:2006年5月
  • 开放时间:9:00-17:00
  • 馆藏精品:鹿港古钟、爆绘壁画、大陆犀牛化石、台湾古象化石
  • 展馆面积:7355平方米
  • 级别:国家一级
  • 所属国家:中国
  • 所属城市:福建省泉州市
  • 门票价格:免费

发展历史

2004年11月2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视察泉州,指示要新建一座“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2006年5月26日,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广场举行慰问演出,庆祝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开馆;
2006年5月27日,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正式开馆;
2006年08月14日,首届两岸青年联欢节——“海峡西岸·泉州欢乐行”启动仪式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举行;
2006年09月05日,2006年泉州旅游文化推介会开幕式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及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旅游界、新闻界嘉宾参加了开幕式;
2007年1月10日,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一行参观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林文漪主席盛讚该馆建设意义深远,认为该馆通过闽台之间“五缘”关係,展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同根同源、密不可分、源远流长的历史关係,对推动两岸交流将起到积极作用;
2007年3月4日,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诗联书法作品邀请展暨泉州书法家作品展开展;
2007年3月15日,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与仰恩大学签署素质教育基地协定;
2007年5月18日,第七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结果揭晓,《闽台缘》主题馆从全国58个陈列展览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博物馆“最佳内容设计奖”;
2008年1月3日上午,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二层大厅内,举行“2008CCTV·寻找国宝”大型电视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
2008年5月12日闽台缘博物馆为奥运火炬“历史之旅”始发点;
2008年10月1日,江泽民同志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题写馆名,福建日报、泉州晚报等多家媒体予以刊发;
2009年3月18日,台湾基隆市慈云寺捐赠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文物仪式在我馆举行;
2009年12月30日,为增强闽台关係的历史文化内涵与对中原文化传承的认识,“河洛:闽南人的原乡——河南新郑诸侯国青铜珍宝暨固始风情图片展”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开幕,展期至2010年3月30日,长达3个月,是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开馆以来举办最长的一次临时性的专题展。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闽台缘博物馆位于福建泉州市丰泽区北清路西湖北畔212号,北倚国家级风景区清源山,南接风景秀丽西湖,西邻泉州市博物馆。

气候特点

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条件优越,气温高、光热丰富,降水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匀。冬半年主要受蒙古冷高压楔控制,盛行偏北风,气温低,乾燥少雨;夏半年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影响,盛行偏南风,气温高,湿润多雨。冬、夏半年的气候特徵截然不同。

建筑布局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占地154.2亩,主体建筑面积23332平方米,高度为43米,分四层:一楼为国际学术报告厅,并设临时展厅、库房、办公区和设备用房等;二楼为综合主题馆;三楼为专题馆;四楼为信息及研究中心办公室场所。配套的景观广场面积达19000多平方米,是目前泉州市规格、档次最高的一个广场。

主要建筑

倒影池
闽台缘博物馆
倒影池在景观广场中间,长74米,宽18米,池深0.2米,通过水泵的抽取,整个倒影池的水源源不断向外流动,象徵海峡两岸关係源远流长。

  
九龙柱和卧碑
闽台缘博物馆馆区入口处,有一对高19米、宽2米,重达135吨的九龙柱,是祖国大陆最高的一对“九龙柱”。前面的卧碑宽12米,高2.5米,厚1米,重达70吨,由一块完整的石块构成。以“九龙吐珠”象徵海峡两岸都是龙的传人,以整块卧碑象徵海峡两岸关係坚如磐石。
音乐喷泉和七彩灯柱
闽台缘博物馆
景观广场两侧有两组音乐喷泉,长为84米,宽为9米,伴随音乐,水柱会形成“团结奋进”、“一帆风顺”、“两岸共舞”等8组意向景观,同时,48根七彩灯柱用德化的瓷花拼接成绚丽图案。
火药爆绘壁画
闽台缘博物馆主体建筑的入口门厅的火药爆绘壁画,高18米,宽9米,是着名的泉州籍旅美艺术家蔡国强先生的作品。他以中国人的古代发明——纸和火药为材料,运用现代行为艺术演绎着海峡两岸亘古不变而又历久弥新的文化主题:同文、同种、同根生。
巨幅石雕
二楼平台的两幅石壁雕,长各16米、宽各4.5米的巨幅浮雕内,不仅容纳了海峡两岸共同瞩目的妈祖女神和泉州人文景观与着名史迹开元寺、东西塔、老君岩、泉州南音、拍胸舞等,而且还将台湾的高山族文化、阿里山民俗和鹿港古渡等收入其中。
和平莲
闽台缘博物馆在设计之初,馆顶上直径达56米的观景天台被视为主体建筑的灵魂。为了让整座建筑更加光彩夺目,博物馆顶巨大的圆形观景天台採用了不鏽钢网架结构,这在视觉上显得更加轻灵、飘逸,而观景天台内的“和平莲”则成为点睛之笔,镀金和平莲高6.2米,径宽4米。通向观景天台的屋面斜阶在设计时就充分运用儒家“万物归宗”的思想及闽南建筑特色,而“和平莲”的安置更加强化了这一理念,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渴盼和平、呼唤统一的心声。 

馆藏文物

一楼民间工艺展品
  
精品展设在一楼西临时展厅,集中展示描建与台湾丁艺美术界历年来创作的工艺精品,展示闽台民间文化交流活动的盛况,并现场製作展示,让参观者参与互动。
展品由泉州市民间丁艺美术家协会各会员单位提供,展品种类有惠安石雕、惠安木雕、泉州木偁、泉州刺绣、德化瓷器、永春漆篮、泉州脱胎工艺品、神将盔帽、泉州花灯、竹编工艺、铜製器具。台湾工艺美术品取设有金门陶艺、琉璃工艺、交趾陶艺、木偶、宗教、木雕、石雕、琉璃。还有闽台民俗宗教展品,有神将阵头、盔帽、阵仗、铜器、绣仗、文轿、武轿、神像等,以及宗教庆典的各类道具。
二楼“闽台缘”主题馆
第一部分:远古家园———福建与台湾一水相连,闽台两地原始文化密切联繫,共同开闢了远古的家园。
第二部分:血脉相亲———闽台两地同根同宗,血脉相连,骨肉相亲。
第三部分:隶属与共———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
第四部分:开发同工,数以百万计身强力壮的福建移民,渡台把宝岛从荒芜之地开发为富庶之区。
第五部分:文脉相承———今天台湾的方言、祭器、民间工艺、手工技术等,仍保留着浓郁的闽南和客家传统。
第六部分:诸神同祀———福建移民赴台,带去祖籍地的神像或香火。台湾民间供奉的各种神灵,绝大部分由福建传入,其祖庙皆在福建。
第七部分:风俗相通———台湾与福建尤其是闽南,风俗相通,习惯相同。
在这七部分前还设定了序厅,展示了古(清)代闽台的地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还通过“前言”对该馆所要展示的内容以及闽台两地深厚的“五缘”关係进行提示。在主题馆共展出了1500多件文物文献,这些珍贵的文物文献见证了闽台两地深厚的历史渊源,将再现闽台骨肉亲的种种历史场景。
三楼“乡土闽台”专题馆
“乡土闽台”专题展面积1500平方米,按照“春、夏、秋、冬”四个时节,通过全场景式的陈列手法,展现闽台两地共同的民俗风貌。临时展厅面积1500多平方米,可举办各类临时展览及活动,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提供展示、合作、互动的平台。
着名画家作品展
竣工开馆庆典之际,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三楼东展厅将集中展示余承尧、沈耀初、李硕卿、魏传义、黄达德、王武龙、蔡金章、陈一峰、张自生、方照华、唐敏达、蔡国强、郭宁等10多位闽台着名画家100多幅作品

场馆特色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北倚国家级风景区清源山,南接风景秀丽西湖,西邻泉州市博物馆,是国家级对台专题博物馆,是集收藏、展示、研究、交流和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全国性对台文化交流与合作基地,是以台湾基层民众为主要对象,以“反独促统”为目标的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对台宣传场所,同时也是研究闽台关係、大陆与台湾关係史的重要学术机构。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主体建筑方案採用“天圆地方”设计理念 ,整座建筑浑然天成,较好地体现人文精神和闽台特色,成为泉州最具特色的标誌性建筑。同时,主体建筑前的大型广场的规划建设也充分体现了闽南建筑的特色。
博物馆集收藏、展示、研究、交流和服务等功能为一体,是祖国大陆唯一的国家级对台专题博物馆,是中宣部直接授予的爱国主义教育示範基地,团中央授予的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同时也是研究大陆与台湾关係史特别是闽台关係史的重要学术机构。
在展览艺术设计方面,为达到建设现代化、高水平和有特色博物馆的目标以及考虑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是涉台博物馆,整个布展指导思想,从内容到形式突出政治性、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和参与性相结合,专家学者认可、观众喜闻乐见。
作为首座国家级对台专题博物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从工程建设到展厅布置,每一个步骤都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总投资1.8亿元,占地面积154.2亩,高度为43米,主体建筑面积为23332平方米,共分为4层:
博物馆二楼为该馆基本陈列《闽台缘》的展厅,展示面积3466平方米,展线长达1000米。陈列从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多学科角度,通过七个部分、二十一个单元、八十七个组合,以殷实的实物、文献、图片等资料,用举证的方式和对比的方法,从地理、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科学、真实、直观、生动的阐述了台湾自古是中国的领土,祖国大陆人民与台湾同胞一脉相承、手足情深的历史事实。
博物馆三楼为《乡土闽台》专题展和临时展览的展厅。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吸取了两岸建筑的精华,是一座建筑博物馆。同时,博物馆的许多细緻景观也非常吸引眼球。

教育基地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为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範基地”。团中央确定为“两岸青少年交流基地”。与福建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闽台交流协会、福建省青年联合会共建的“闽台青少年文化交流基地”,逐渐成为了海峡两岸重要的教育基地。
在2007年期间,与仰恩大学、泉州师院、闽南科技学院等高校陆续签订协定,建立社会实践、教育基地。通过双方共办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并选择优秀学生参与接待工作,让这些即将走上社会的青年学生系统了解台湾问题。并在重要节日,与共建学校一起举行升国旗仪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该馆先后与相关方面合作,与广播电视部门“刺桐红”少儿节目共同举办了闽台关係知识竞赛;与泉州书法家协会联合举办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诗联书法作品邀请展暨泉州书法家作品展》;与泉州团市委、青年书画家协会联合举办了“青春·共建·和谐”——泉州市青年书画摄影作品联展;与仰恩大学举行“爱我中华”联欢活动等。
此外,该馆还配合相关方面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举办了两届海峡两岸青年联欢节;2007年2月,利用举办“2007阳光海峡-两岸快乐小天使”夏令营的机会,和100多名两岸小朋友共同开展活动;2007年8月,与海峡两岸金门籍青少年团体举行“相约共此时”等各项活动;以及接待来自金门西口国小、金鼎国小等十几团的中小学生。开馆以来,共接待台湾青少年3000多人。该馆的几位领导还被高校聘为客座教授,经常到高校讲课,应邀为民众团体、单位宣讲我国对台方针政策。

机构设定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对台专题博物馆,机构规格为副厅级,该馆承担对台文史资料的收藏、研究、展示、宣传和交流等功能,是反映祖国大陆(福建)与台湾历史关係的专题博物馆。内部机构9个,包括党政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藏品部、展览开发部、研究部、文献信息中心、服务部,其规格均为副处级。

研究中心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功能齐全,在主体建筑一层设立了国际学术报告厅。开馆后,将积极承办各种国家级涉台活动,建成国家开展对台活动的重要场所。
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研究功能,高标準地引进专业研究人才,紧密依託我省各高校的研究力量,加强与大陆、台湾及海外有关研究闽台问题的机构联繫,积极开展系列学术交流与合作,把该馆建成国家级的关于闽台及两岸关係问题的研究中心、信息中心和交流中心。并利用该馆的服务功能,积极策划、组织高规格、有影响的以闽台缘、两岸关係和海峡西岸经济区为主题的大型文化活动和经贸论坛。

重要活动

2006年
● 2006年5月23日,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炳坤参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在参观“开发同功”部分时江炳坤说:“自己也研究过台湾历史,的确过去很多在福建的我们的祖先,渡过海峡,到台湾来发展,他们是蛮辛苦的。从刚才的那个图片里面可以看得出来当时先民怎幺样在台湾开垦,过去祖先渡海来经营台湾的这种苦难精神,值得我们追思和纪念。”
● 2006年5月26日,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广场举行慰问演出。为庆祝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开馆,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于26日来泉慰问演出。中宣部副秘书长官景辉,福建省委副书记王三运,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唐国忠,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营官,省政协副主席金能筹,泉州市委书记郑道溪等省市领导,海内外嘉宾以及泉州各界人士近15000人观看了演出。
● 2006年5月27日,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正式开馆。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中宣部副部长蔡武,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省长黄小晶,省政协主席梁绮平,泉州市长朱明,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黄保欣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竣工开馆剪彩。
● 2006年06月02日,海关总署党组副书记、副署长盛光祖率领海关总署调研组在泉州市市长朱明等领导陪同下,对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进行了实地考察。
● 2006年7月9日,“海峡西岸行2006台湾同胞夏令营”成员参观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 2006年7月11日,87名台湾青年参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已经大学毕业的台湾青年曹鸣杰说,“文化、民俗、宗教,一切都如此相同,参观了博物馆后,他更加体会到了闽南和台湾是如此亲近。”
● 2006年07月13日,中国国民党台南县委员会参访团参观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 2006年7月15日,参加“两岸青年科学家携手海西行”活动的成员参观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 2006年07月19日,以柯俊雄为团长的台湾工商界投资考察团一行20多人参观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 2006年07月19日,海峡两岸金门籍青少年2006年暑期“相约共此时”夏令营一行47人参观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 2006年8月9日,团中央、全国青联组织1000名祖国大陆青年和1000名台湾青年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举行“活力泉州 青春海峡”两岸青年欢乐行结对暨“泉台青少年交流基地”挂牌仪式。仪式结束后,泉台青年共植“同心树”。
● 2006年08月14日,首届两岸青年联欢节——“海峡西岸·泉州欢乐行”启动仪式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举行。启动仪式上,福建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闽台交流协会、省青年联合会宣布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设立“闽台青少年文化交流基地”。此外,由180多名青年组成的台湾民俗考察代表团的全体团员和100名泉州青年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携手植下一片“闽台青少年友谊林”,表达了两岸青年“共植友谊树,同系海峡情”、“两岸携手、振兴中华”的美好愿望。
● 2006年08月17日,福建省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调研组听取了泉州市政府关于泉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总体情况的汇报后,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进行实地考察。
● 2006年08月20日,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潘心城率福建省政协文教体委调研组参观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 2006年08月23日,海峡两岸“二 ·二八事件”学术研讨会成员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参观,成员以台湾各大学的专家为主,另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和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的专家学者。
● 2006年09月05日,2006年泉州旅游文化推介会开幕式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及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旅游界、新闻界嘉宾参加了开幕式,并欣赏了独具泉州地方特色的大型广场文艺表演,共同领略名城泉州的旅游文化魅力。
● 2006年09月14日,香港传媒暨台湾驻港传媒海峡西岸参访团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参观,对博物馆在宣传两岸情缘的作用表示肯定,同时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
● 2006年09月22日,福建省副省长苏增添,泉州市领导郑道溪、朱明、许昆贞等陪同建设部部长汪光焘一行参观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汪光焘部长对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的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
● 2006年09月22日,百名台湾妇女参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妇联在博物馆大厅用富有地方特色的表演表示欢迎。妇女团在参观期间,对博物馆的展览表示了浓厚的兴趣。
● 2006年9月26日至28日,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接待了台湾进香团信众。
● 2006年10月1日,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举办了“爱中华爱泉州盼团圆”泉州青少年庆国庆升国旗大型观礼仪式。
● 2006年11月16日,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教工委书记唐国忠同志亲临泉州,宣布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党政主要领导任职。任命谢清海同志为中共福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党委委员会书记,任命杨彦杰同志为福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馆长。
● 2006年11月17日,文化部副部长赵维绥参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 2006年 12月13日,台湾铭传大学校长李铨、辅仁大学校长陈猷龙参观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 2006年12月13日,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参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 2006年12月,群石国小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开展了“闽台情深”少先队系列主题活动。
● 2006年12月23日,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视察,贾庆林对展馆的陈列设计给予高度评价,他勉励博物馆继续做好收藏、展示、研究、交流等工作,成为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发展的重要平台,成为宣传福建、宣传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视窗。
2007年
● 2007年1月10日,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一行参观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参观后,林文漪主席盛讚该馆建设意义深远,认为该馆通过闽台之间“五缘”关係,展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同根同源、密不可分、源远流长的历史关係,对推动两岸交流将起到积极作用。
● 2007年1月12日,北京军区副司令员陈希滔一行参观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 2007年2月4日,“2007阳光海峡——两岸快乐小天使活动营” 100多名台湾小朋友参观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并参与“情系闽台缘”的签字活动,深切感受闽台间的“五缘”关係。台湾领队陈庭狮先生表示,海峡两岸在历史上是相连的,两岸的政治、文化、经济是无法切割的。
● 2007年3月4日,泉州旅游协会与澎湖县旅游协会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举行泉州澎湖旅游协定签字仪式。
● 2007年3月4日,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诗联书法作品邀请展暨泉州书法家作品展开展。
● 2007年3月15日,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与仰恩大学签署素质教育基地协定。
● 2007年3月31日,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参观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 2007年4月16日,台湾原住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协会成员参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 2007年4月18日,以两岸关係交流协会理事长林炳坤为团长的澎湖县参访团一行130余人,其中包括澎湖县县长王乾发、澎湖县议会议长刘陈昭玲等,参观后分别题词“血肉相连”、“血肉相连澎水一家亲”、“血融于水”等。
● 2007年4月18日下午,亲民党名誉副主席钟荣吉等一行9人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参观。并题词“两岸同心闽台一家——钟荣吉偕友人泉州寻根参观闽台缘博物馆留字”。
● 2007年4月20日上午,台湾黄复兴党部刘继正中将等一行40人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参观。
● 2007年4月20日,福建师範大学闽南科技学院与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举行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签约仪式。
● 2007年4月20日,泉州师範学院与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举行共建专业实践基地签约仪式。
● 2007年5月2日,由宁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组派的宁夏艺术团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广场举行演出。
● 2007年5月12日,台湾云林县议长苏金煌参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 2007年5月18日,我馆举行了庆祝“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
● 2007年5月18日,杨彦杰馆长做客中央电视台十套节目直播现场。
● 2007年5月18日,第七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结果揭晓,《闽台缘》主题馆从全国58个陈列展览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博物馆“最佳内容设计奖”。
● 2007年5月19日,第二届世界闽商大会的泉州代表参观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 2007年5月29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在泉州市政协主席林荣取的陪同下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视察,并题词“海峡两岸盼统一”。
● 2007年6月6日,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刘长乐主席参观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并题词“浓浓的乡情深深的眷恋诉同心同族 盼同心同德”。
● 2007年6月9日,国家发改委赴海西调研组在泉州副市长廖小军的陪同下,对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进行实地考察,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副巡视员沈叙健代表调研组题词“天下大势,神州统一”。
● 2007年6月24日,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二楼展厅,举行了"蓝蓝泉州湾"国土杯自然生态风光摄影作品开幕式。
● 2007年6月25日,中国武警部队副参谋长孙凤山少将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参观。
● 2007年7月2日,台湾体育观摩团一行19人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参观。
● 2007年7月4日,台湾成功大学艺术研究所一行15人参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参观。
● 2007年7月6日,全国侨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林明江、副书记李本钧带领由中国侨联和台湾侨联总会共同主办的以“两岸携手,共创和谐侨社”为主题的2007两岸侨联和平与发展论坛成员400人参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 2007年7月12日,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首次招考工作人员。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699人报考,此次招考录取21人。
● 2007年7月18日,由厦门市海外联谊会、金胞联和关工委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厦金情深——牵手大陆行”一行来自高雄市、金门县和金门籍厦门市青少年30多人参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 2007年7月24日,由台湾澎湖天后宫组织的四百多名妈祖信众来到泉州天后宫谒祖进香, 并参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以庆祝泉州-澎湖妈祖直航会香五周年。
● 2007年8月,由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主办的以“情系闽台缘”为主题的徵文活动全面展开,引起海峡两岸同胞特别是两岸青少年关注。
● 2007年8月5日,全市大中小学生“闽台缘之旅”首场活动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举行,同时举行全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全市共有100多名大中小学生代表参加。
● 2007年8月8日,台湾无党联盟主席张博雅一行20人参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 2007年8月21日晚,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两岸青年联欢节“海峡西岸行”活动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开幕,来自台湾的1000多名青年参加了开幕式。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常务副主席尔肯江·吐拉洪,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美香出席开幕式,并共同为象徵中华和谐、民族复兴的“和谐中华鼎”揭彩。
● 2007年8月23日上午,1000余名台湾青年参观了反映海峡两岸深远渊源关係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观看海峡两岸青年书画联展,并与奥运冠军王军霞、泉州籍的着名邮票设计家万维生、曾获“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的安踏(中国)有限公司总裁丁志忠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 2007年8月29日,《烽火映像--西洋版画与中法战争的闽台战役》展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开幕展览,此次活动由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与台湾新视语文化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福建副省长汪毅夫,中华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纪斌等领导参加了此次展览的开幕式。《烽火映像-- 西洋版画与中法战争的闽台战役》展由台湾学者秦风先生提供的从欧洲收集的一百五十多幅1884、1885年间法英两国画刊刊登的中法战争的铜版画原件展览。这一百五十多幅版画工铜版画画工精緻,纪录详细,是弥足珍贵的中法战争及闽台关係史图像史料。
● 2007年9月8日,全国台联会副会长史茂林一行10人参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 2007年9月13日,由中外散文诗学会与菲律宾华文作家协会联合在泉州举办的首届海内外作家联谊笔会的近百位中外华文作家参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 2007年10月,国庆期间约7万人参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根据福建电视台在国庆期间的报导,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已成黄金周福建旅游新亮点。
● 2007年10月1日上午,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共青团泉州市委员会、泉州市教育局、武警泉州市支队与泉州市大中国小学生联合开展了庆国庆升国旗大型观礼暨以“与祖国共奋进,为社会担责任”为主题的“迈入青春门,走好成人路”教育活动。
● 2007年10月26日,海峡两岸集体文明婚礼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举行。一百对来自大陆和台湾两地的新人,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前举行隆重的集体婚礼,并签名共祝两岸早日团圆。
● 2007年11月5日,中国奥委会主席、原国家女排主教练袁伟民及女排队员一行10人参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 2007年11月11日,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主任陈光毅、副主任林兆枢一行30人参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 2007年11月17日,首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举行了闽台茶史馆开馆剪彩仪式、闽台茶业人才合作共享机制籤约仪式、海峡两岸茶文化书画作品展。其中闽台茶史馆以“茶之乡、茶之祖、茶之源、茶之韵”为主题,以图文展版形式介绍了海峡两岸的各类茶历史和发展概况。
● 2007年11月24日下午,福建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电视航拍活动《飞越海西》启动仪式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广场隆重举行。
● 2007年12月11日,由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协会、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闽台经济合作促进委员会、泉州市政府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泉台产业合作投资洽谈会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举办,国民党副主席关中来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参观,并亲笔写下“闽台一家亲 渊源流长”的题词,为两岸未来发展送上美好祝福。
● 2007年12月14日,台湾东海大学建筑学院教师一行10人参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 2007年12月23日,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参观。
2008年
● 2008年1月3日上午,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二层大厅内,举行“2008CCTV·寻找国宝”大型电视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
●2008年1月4日,由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和福建省海外交流协会共同举办的“中国寻根之旅福建冬令营”印尼华裔青少年一行150人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参观。
●2008年1月17-18日,中央电视台与《收藏快报》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联合举办鑒宝活动。
●2008年1月10日,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倪健民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参观。
●2008年1月11日,集美大学党委书记张向中、校长辜建德在泉州市委常委宋长青、副市长潘燕燕陪同下一行60人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参观。
●2008年1月15日,厦门大学党委书记朱之文、校长朱崇实在泉州市委副秘书长吴汉民、副市长潘燕燕陪同下参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2008年1月19日至22日,2008年和谐文化之旅——中国山水画联展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三楼东侧展厅展出。
●2008年1月21日,中央党校副校长石泰峰在泉州市委党校有关领导陪同下参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2008年1月22日,海关总署副署长吕滨在泉州市政府副市长陈荣州陪同下参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 2008年1月24日,由泉州市纪委主办的“迎新春·倡廉风”书画作品展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展览。
● 2008年1月30日,由本馆推选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2007年十大新闻”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新闻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中心、商务部网站、福建日报、中国东南广播公司、海峡新闻网、台海网等多家媒体刊登发布。
●2008年2月16日至18日,由泉州市书法家协会倡议,香港福建书画研究会、美国佛罗里达州中华书画学会、台湾“中国艺术协会”、金门县书法学会联办的“泉州、香港、佛罗里达州、台北、金门书法联展”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举办。
● 2008年2月20日,出席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福建省人民政府和海峡两岸关係协会共同主办的“海峡西岸闹元宵 全球华人盼团圆”活动的500多名海内外华人,参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 2008年2月21日,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金门县政府、金门吴鼎信工作室联合主办的“金门民俗风情展”开幕。
● 2008年2月22日上午,叶永烈、池莉、梁小斌等到泉州参加元宵节採风的作家参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 2008年3月11日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一行参观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主题馆,详细了解闽台两地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法缘相循、商缘相连、文缘相承的“五缘”关係,询问该馆建设、布展及接待游客的情况,对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在收藏、展示、研究、交流、服务等方面发挥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
● 2008年3月12日,泉州儿童发展职业学院与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签约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随后,该学院两百多位师生与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工作人员一起,在植树节这天共同种下青青树木,绿化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 2008年3月22日,王国文草书泉州展暨作品集《龙行天下》首发式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举行。泉州市政协主席林荣取,福建省人大常委何锦龙,泉州市委常委宋长青,泉州市委常委骆国清,泉州市政协副主席陈敬聪,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书记谢清海等出席作品展开幕式。此次活动由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和泉州市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
●2008年5月12日闽台缘博物馆为奥运火炬“历史之旅”始发点。
●2008年10月1日,江泽民同志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题写馆名,福建日报、泉州晚报等多家媒体予以刊发。
2009年
● 2009年1月26日,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张维庆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参观指导。
● 2009年1月29日,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徐匡迪在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陈明义等领导的陪同下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参观指导。
● 2009年1月30日,国家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参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 2009年2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一行在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的陪同下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考察。
● 2009年2月16日,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家信访局局长王学军一行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参观指导。
● 2009年3月18日,台湾基隆市慈云寺捐赠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文物仪式在我馆举行。
● 2009年4月2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贺国强在省委书记卢展工等省市领导的陪同下,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视察。
● 2009年4月12日,由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宣传文体部郝铁川部长、陈亚琼副部长率领的赴闽考察团一行约30人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参观。
● 2009年5月9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省委书记卢展工等省市领导的陪同下,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视察。
● 2009年5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一行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考察。
● 2009年5月17日至24日,由福建省台办、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等共同主办,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主承办的“闽台姓氏族谱和涉台文物展暨宗亲恳亲会”在厦门市博物馆举行。此次展览是规模最大的闽台族谱展,展品包括5759册姓氏族谱,涉及闽台姓氏141个。
● 2009年6月1日,由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福建省委员会联合开展的“情系闽台缘”徵文专家评奖会议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召开。此次11位专家评选委员,由主办单位选派的专家以及泉州市委宣传部、泉州市台联、华侨大学、仰恩大学、泉州师範学院等单位推荐的专家组成。会议对初选徵文作品及组织工作进行评选,评选出118名获奖作者及5个优秀组织单位。此次徵文活动有包括台湾在内的全国22个省市各个阶层读者踊跃参与投稿,共收到1.6万多份徵文作品。
● 2009年6月6日,全国对外友好协会秘书长、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谊会副会长罗勤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参观。
● 2009年6月10日至7月10日,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举行“文物科技保护图片展”。本次展览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博物馆协会藏品保护专业委员会、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共同承办。
● 2009年7月3日,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一行30人在泉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傅圆圆的陪同下,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视察。
● 2009年7月23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历无畏一行20人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视察。
● 2009年9月1日上午,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举办“澎湖考古与闽台关係”座谈会,邀请了前台北故宫博物院器物处研究员兼处长张光远、福建博物院考文物古研究所所长栗建安等11名考古专家参加座谈。座谈会上,张光远教授向介绍了标本採集的过程及其初步研究成果,并请专家们参研张教授带来的标本。
● 2009年9月9日,萨摩亚独立国副总理米萨·特莱福尼·雷茨拉夫及夫人一行10人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参观。
● 2009年9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一行20人在泉州市政府副市长林伯前的陪同下,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视察。
● 2009年9月29日,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闽台缘》荣获福建省第一届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特别奖。福建省第一届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评选是福建省文化厅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组织开展的活动。
● 2009年10月26日,日本长崎历史文化博物馆大堀馆长一行4人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参观交流,希望与我馆建立长期的交流合作关係。
● 2009年11月20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省文物局局长郑国珍等陪同下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视察。
● 2009年11月24日,由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相聚如歌——第三届华侨大学境内外学生交流活动”约80名境内外学生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参观。
● 2009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在省委书记孙春兰、省长黄小晶等陪同下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视察。刘云山同志在视察时说,这个博物馆很好。博物馆的建设、管理、陈列展览和社会服务都做得很不错。举办各种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共建,这很好。现在看来,充分体现了长春同志的指示精神。并指出:这个博物馆很重要,对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两岸交流,促进爱国主义教育很有意义,希望继续把这个博物馆管理好,发挥好。
● 2009年12月30日,为增强闽台关係的历史文化内涵与对中原文化传承的认识,由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中共河南省固始县委宣传部、河南省新郑市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河洛:闽南人的原乡——河南新郑诸侯国青铜珍宝暨固始风情图片展”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开幕。省委宣传部部务会成员、省委文明办常务副主任张萍,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郑国珍等有关部门领导,兄弟博物馆、各协办单位、共建单位的代表共200多人出席开幕式。展期至2010年3月30日,长达3个月,是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开馆以来举办最长的一次临时性的专题展。

交通信息

泉州37路公车到达闽台缘博物馆
公交37、46、601路,203路至闽台缘博物馆站下车。
也可以乘坐:17、21、22、26、27、33、602路公车至西湖站,下车后继续往前走,到红绿灯处右拐,直走。就可以看到闽台缘博物馆。 另:公交15路至经贸学院站下车,步行至闽台缘博物馆。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