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高级编辑,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汪金福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出生地:安徽
- 出生日期:1965
- 毕业院校:中国新闻学院
- 代表作品:《发人深省的非法集案》、《大凉山的变迁》、《小韩庄的庄风》
人物简介
安徽师範大学政教系、中国新闻学院研究生院毕业。1990年至1998年任新华社国内部记者。先后从事民族新闻、法制新闻和时政新闻报导,采写稿件2000多篇,其中《小韩庄》《大凉山的变迁》《发人深省的非法集资案——无锡32亿元非法集资案查处纪实》《钢铁之躯托起神圣的天平》《盛世定有太平路》《安全感从何而来》《信任与希望》《国有资产缩水之谜》等多篇报导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20多篇作品获中国新闻奖、新华社社级好新闻、全国人大好新闻奖、全国政协好新闻、全国法制好新闻等国家级奖项。
人物经历
1995年起,参与中央领导人活动报导,曾多次报导江泽民、李鹏、乔石、朱镕基、胡锦涛、温家宝等主要领导同志活动,是当时新华社中央领导人活动报导团队中最年轻的一员。
1998年,汪金福同志晋升为主任记者。
1999年至2001年,受总社委派到新华社香港分社任发稿人兼中文部副主任。
2001年7月,结束驻港回总社任重点栏目新华视点采编室副主任,2009年起任新华视点采编室主任。新华视点栏目作为新华社业务改革的突破口,是在新华社主要领导的直接引领下,举全社之力精心打造的一个深度报导专栏。栏目定位于“国家工作的重点、实际工作的难点、民众关心的焦点”,以调查性报导、舆论监督、权威解释等深度报导为主要内容,“关注热点又不渲染炒作,锋芒锐利却不失稳健,直面社会问题注重建设性,揭露消极现象体现负责任”的品质和风格使其成为中国新闻界影响力、公信力和美誉度最高的栏目之一,也是中国新闻界少有的连续三届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三届之后即为终身不再参评)、连续8篇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的栏目。
汪金福同志作为新华视点采编室领头人,始终坚守“追寻事件真相、促进问题解决、推动社会进步”的理念,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百姓利益诉求、维护国家和谐稳定,在重大问题上不缺位、不失语,不渲染、不炒作。多年来,组织、策划或领衔采写了一大批对社会进步产生积极影响的深度报导。这些报导中,既有来自中南海最高决策层的权威声音,也有来自基层老百姓的真切呼唤;既有对国家发展进步的充分展示,也有对艰难转型中困难矛盾的理性思考;既有对感动中国时代典型的热情讴歌,也有对社会时弊的犀利剖析。情牵百性代表沉默的大多数:《贫困户背不动豪华广场》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心繫国家发展排除重重阻力:《河北香河违规圈地组合报导》直接推动了国务院出台政策查处全国违法违规用地;痛恨腐败环环相扣追问真相:《广东“最牛菸草局长”系列报导》一连7篇,成为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标桿性作品……
汪金福同志进入新华社以来,几乎参加了国家所有重大事件的报导:从每年一度的两会到五年一次的党代会,多次负责重点报导组工作,亲眼见证了连续四届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换届;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忠实记录了一部部重要法律的出台,土地法、证券法、国防法、香港基本法、刑法修正案等重要法律审议通过后,第一时间亲手将这些法律以新华社通稿形式向海内外公布;在新华社神舟五号、神舟六号战役发稿中心,亲身感受了中国人千年飞天梦想变为现实;在香港回归祖国活动中,全面负责北京方面重大庆典活动,受到筹委会嘉奖;汶川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任国内部前线总指挥,被评为抗震救灾报导先进个人……
2004年,汪金福同志晋升为高级记者。
2014年,汪金福同志任新华社新华网副总裁。
座右铭:面对事实,不懈追问真相;面对社会,勇于担当道义;面对人民,彰显赤子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