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黄土高原建设方略纵论》是2005年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基本介绍
- 书名:模型黄土高原建设方略纵论
- ISBN:7806218823
- 页数: 519页
- 出版社:黄河水利出版社
- 出版时间:第1版 (2005年12月1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16
-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模型黄土高原建设方略纵论》为“模型黄土高原”建设研讨会论文选集,选编了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论述有关“模型黄土高原”建设的理论、思路、途径和部分研究成果,以及其河上中游管理局关于“模型黄土高原”建设的规划和单项实施方案,可供关心和从事这一研究工作的人员及有关大学师生参考。
黄河以其多沙而闻名于世。黄河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模型黄土高原”是“模型黄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行“模型黄土高原”建设是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
目录
综述
建设“模型黄土高原”维持黄河健康生命
“模型黄土高原”体系建设规划
典型小流域测验体系实施方案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监督监测体系实施方案
黄河高原水土保持计算机仿真系统实施方案
建设“模型黄河”工程
加快“模型黄土高原”建设步伐努力为黄河治理开发提供服务
关于“模型黄土高原”建设的思考
同商共谋为“模型黄土高原”建设而努力
“模型黄土高原”建设思路
淤地坝建设回顾及淤地坝物理比尺模型研究展望
“模型黄土高原”建设与研究垢若干问题
关于“模型黄土高原”建设的几点思考
侵蚀机理与模拟研究
基于数字流域的产流产沙模型
黄土高原侵蚀产沙模型与心肝度转换研究
植被-侵蚀动力学的初步探索和套用
区域水土流失评价研究
地表糙度的作用及研究现状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环境演变与变化趋势预测
关于“模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机理与模型预报的思考
Cs等核示蹤技术在黄土高原侵蚀泥沙研究中的套用
黄土区小流域土壤侵蚀系统模拟及其套用
黄土丘陵沟壑区流域产沙数学模型研究
关于建立黄土高原小流域实体比尺模型的理论思考
黄土高原小流域坝系规划的室内模拟试验方法
植物水土保持性的研究
黄河流域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黄土高原实体模型建设的可行性及前景展望
“粒度分析法”在多沙粗沙区产沙规律研究中的套用
黄土丘陵壑区罗玉沟典型小流域土壤侵蚀规律研究
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原型观测的实践与探索
黄委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的水土流失原型观测发展历程
黄土坡面土壤侵蚀波动性初探
坡面土壤水蚀量模型试验设计方法的探讨
罗玉沟流域典型暴雨产流产沙特性分析
黄委西峰水保站水土流失规律及黄河水沙变化研究成就综述
西峰站水土流失规律原型观测研究体系的问题与对策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评价模型研究
乌兰木伦河人为水土流失量估算
开发建设项目风沙複合侵蚀区土壤流失预测探讨
渭河多沙支流产流产沙模型及水沙变化分析
黄土丘陵沟壑区洞穴侵蚀过程与规律研究
数字流域产流模型在伊洛河的套用
“3S”技术套用及其他
虚拟地理环境及其在水土保持中的套用
天地人机信息一体化网路系统在水土保持中的套用
坝系规划GIS与CAD集成模型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的水文水资源效应研究
黄河中游地区开发建设项目新增水土流失预测方法
从坡面径流泥沙监测看“模型黄土高原”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效益的评价
数字流域建设的方法与模式
基于DEM的黄河岔巴沟流域分散式水文模型研究
区域土壤侵蚀遥感定量调查
G3PS一机多天线技术在大坝、边坡形变监测中的套用
採用含沙量测量仪对径流含沙量线上观测、监测的初步探讨
淹没丁坝沖刷坑内三维水流运动数值分析
基于GIS和RS的USLE模型中因子的定量估算概述
“模型黄土高原”数位化系统的智慧型化体系结构研究
“3S”技术发展及其在水土保持中的套用
基于“3S”技术的我国流域土壤流失预报模型及研究展望
黄丘一副区小流域坝系工程减水减沙效益分析
数字图像技术在河工模型中的套用研究,
四面体透水框架群抛投护岸效果试验研究
坚持水土流失长期定位观测为监测预报提供依据
土石流沟多时相DEM无控制点匹配的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