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特丹级船坞登入舰(英语:Rotterdam-class amphibious transport dock,荷兰语:Rotterdam amfibisch transportschip)是荷兰与西班牙联合设计,用以进一步强化两国军队的远洋投送能力,并作为联合特遣武力(Combined Joint Task Force,CJTF)的海上指挥中心旗舰。
基本介绍
中文名:鹿特丹级船坞登入舰
外文名:Rotterdam-class amphibious transport dock
次型:英国湾级船坞登入舰
数量:4艘,荷、西各2艘
建造背景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荷兰就决心强化海军的两栖运输能量,以健全荷军的海外派遣能力,而这项需求的定义作业以及初始设计于1984年展开,正式需求则于1988年12月提出。在1990年,也有类似需求的西班牙皇家海军开始与荷兰接触,双方于1992年6月正式签署备忘录,合力研发新一代的两栖运输舰与油弹补给舰。荷兰方面的主要负责单位包括负责设计的联合造船事务所(Dutch Netherlands United Shipbuilding Bureau Ltd,NEVESBU)以及负责承造的皇家须耳德(Royal Schelde)造船厂,至于西班牙的单位则是巴赞造船厂(Bazan,今IZAR造船集团)。鹿特丹级2号舰L801约翰·怀特号
“鹿特丹”号上的雷达包括工作于E波段和F波段的Thales Nederland DA08空海搜寻雷达、工作于I波段的Kelvin Hughes ARPA对海探索雷达,和工作于I波段的航海和航空雷达。而在L801舰(“约翰·德维特”号)上则安装了Thales Nederland VARIANT 2-D Mk 2空海监视雷达。
在1999年一月,荷兰国防部宣布将向皇家须尔德厂续购一艘鹿特丹级的放大改良版,具有作为联合特遣武力(Combined Joint Task Force,CJTF)指挥总部的能力,进一步强化荷兰军队的武力投射能力。这艘舰艇被命名为约翰·怀特号(HRMS Johan de Witt L-801),于2002年签署建造契约,于2005年5月13日下水,在2007年7月3日进入荷兰海军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