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说说大全 / 正文

触目伤怀

(2021-01-31 00:26:15) 说说大全

  春节前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在医院陪伴母亲。即便像我这样身心健康的人,每天目睹生命的顽强与脆弱,也难免抑郁和敏感起来。
  外面冷风裹挟着冷雨,似乎永远没有消停的意思,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人们过年的兴致和热情。湿漉漉的街道上车水马龙,人头攒动;不时有迎亲的车队驶过,披红挂彩、招摇过市地提醒路人:“今天是个好日子!”商家不失时机地装点门面,铆足劲儿倾销商品,大分贝的音响煽情地喧嚣;入夜的灯光比平日耀眼,猩红惨绿的光幕如瀑布般倾泻飞溅;灯影里身着节日盛装的年轻男女酒醉般昂奋,热情足以点燃湿冷的空气;鞭炮在远近炸响,烟花在空中绽放,四周弥散着脂粉、火药、香烟、烧烤和酒精的气味。
  医院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空调机不分昼夜地吹送热风,室内温暖如春,但呆在里面的人们却生出阵阵寒凉;患者不论性别年龄,或坐或靠或卧,无奈地等待机械、药物和时间来宣判;陪护者脸上布满愁云,游离的目光和零乱的脚步暴露出内心的焦躁;医生护士例行程序外尽量回避,对患者和家属提出的种种诉求表现出冷淡和谨慎;当某个患者终于挨到出院时,其他人则投注热切羡慕的眼神,表示祝贺的语气里满是自怨自卑;又有新的患者住进来了,一阵骚动之后,室内漾溢着彼此相怜相惜的氛围。
  当见证了衰老的生命在痛苦的呻吟和挣扎后转危为安时,我礼赞生命的尊严和顽强。目送一个个苍老的背影走出医院,我几乎热泪盈眶。当看到年轻茁壮的生命因醉酒、斗殴、车祸瞬间致残或夭折时,我感叹生命是如此的廉价和脆弱。面对他们的亲人伤心欲绝的惨状,我感情很复杂。
  在恶劣的天气面前,老人和小孩最易受伤。我看到:因为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原因,有些老人耽误了治疗,被送到医院时已经命悬一线;我看到:有些老人膝下孤儿独女,住院的费用和照顾都承受不起,只得病未逾就匆忙出院,也许住了这次未必有下回;我看到:有些老人膝下儿女众多,但谁也不主动,谁都做不了主,一盘散沙。让人痛心窒息的一幕有时就在老人病床前上演一一因为费用和护理问题,彼此扯皮争吵。摊上这类子女,老人不病死,也该活活气死了!
  如果是谁家小孩生病了,情况就完全不一样:第一时间送往医院,孩子的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七大姑八大姨等,众星捧月般簇拥在孩子身边,个个脸上流露出焦虑、关切的神色。这前呼后拥、众志成城的阵势连见过世面的医生都惊悚。
  听乡下来的患者说:现在乡镇医院名存实亡。医生拒绝看病,也看不好病,连感冒发烧和妇女生小孩都叫到县城医院去。大老远到县城,住院又成了难题,真是没病累成了病,轻病拖成了重症。许多乡下老人怕受不了折腾,干脆有病不治,在家等死算了!城里的医生也抱怨:乡镇卫生院不好好作为,大病小病都往县城医院推,才造成了今天人满为患和服务质量下降。因为母亲经常住院,我对住院难深有感触。幸好弟媳在县城医院工作,有她安排,我才少操许多心。医疗改革势在必行,但不管怎样改,归根结蒂是要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有时遇到患者与医护人员发生矛盾,我不想多事,只远远地站着观望,但内心并不平静。简单地评判谁对谁错,显然有失偏颇。普通人到医院看病真难:挂号排队、候诊排队、检查排队、交费排队、取药排队、住院排队……一圈下来,谁不精疲力尽?谁还有好心情呢?常言道“医者仁心”,医院和医务人员若能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多一点暖心的言行,许多矛盾是可以化解的。反过来,当医生也不容易:天天和形形色色的患者打交道,顶着压力和风险与病魔和死神抗争,用生命去捍卫生命。在我眼里,医生也是病人。他们严肃、刻板、冷漠的表情是在长期高压、高危、高强度工作环境下养成的职业习惯,是一种自虐性的封闭与自卫。医生和患者只有彼此信任、尊重、理解、包容,才能建立互融互通的和谐医患关系。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医院是令人敬畏又回避不了的地方,希望她能成为我们生命旅途中快乐驿站!
  
  2019.4.9

  【编者按】:大家都说,在觉得命运不公的时候,就去医院看看,警醒自己要珍爱健康,珍惜当下的幸福。本文中,用事实的对比和中肯乐观的语言,阐述生命和人生,引人深思。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