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斯通纳》读后感_1200字

(2019-08-22 14:51:55) 读后感

《斯通纳》读后感1200字

普通人的一生,看到最后还是忍不住流泪,人走到最后,看到彼此折磨的妻子想到的是初见时那个美丽的姑娘;看到麻木度日的女儿想到的是个书房里那个神情专注的小女孩;看到老朋友,想到的是那个永远留在战场上的聪明不羁的小伙子。时间留给我们痛苦,也是时间留给我们的礼物,时间熄灭我们心中的火焰,最后也带着我们,吹着初夏的风,随着少男少女轻快的步伐穿过后院草地,归于平静。
我想不起为什么会开始读这本书,前半段是一个求学的励志故事,一个来自农场的孩子希望学习农学帮助父母。命运的转折发生在一节英文课上,一个古板又古怪的老教授以意外地为这个孩子打开了文学之门。一个“土的掉渣”,思维从未走出农场的孩子,就这么找到了自己“使命”,他爱上了文学研究,义无反顾得让人羡慕。他的人生第一次换轨,完全超出了他年迈父母的预期,他们还是理解了,带着心酸。这段经历突然唤起了一些共鸣,当自己带着憧憬和兴奋践行着自己的道路时,父母的表情也是如此,他们即理解,又不理解,而自己有些谈不上愧疚的愧疚。
故事从主人公继续深造,留校任教后,犹如年轻人的生活一样,发展得一帆风顺。主人公结识了两个好朋友,一个聪明,一个事故。聪明的朋友对大学有一段极为精彩的论断—大学的本质就是一个庇护所,一个给弱者、年迈、不满,以及失去竞争力的人提供的休养所。这个聪明的朋友就像是李尔王中疯狂的预言者汤姆,他说中了每个人留在学校的原因,也说中了他们的未来。主人公就如他所预言的一样,一个梦想家,一个中西部的唐吉柯德,觉得在大学里有种东西值得寻找,但是本人与世界隔绝,不会跟这个世界拼搏,任由这个世界吃掉再吐出来——“你无法面对它们,你又不会与它们搏斗;因为你太弱了,你又太固执了。你在这个世界没有安身之地。”
一战爆发,主人公的两个好友上了战场,他的导师,那个古板又古怪的老头,一瞬间就老了,仿佛战场上牺牲的每一个年轻人都带走了他一部分生命。带着荣耀的虚无的牺牲,这是导师的想法,而在之后的二战中,这也是主人公的想法。看着空荡荡的校园,看着年轻人为人类的错误献出生命,很难想象这对年迈的老师来说是一种怎样的打击。聪明的朋友牺牲了,一个人的死讯跨过大西洋而来,没有细节,虚无的死亡。这种虚无在人的心里留下了一个空洞,主人公弥留之际也难以释怀。
战后,主人公的生活就一路走向麻木、冷漠和消沉。不愉快的婚姻,让人难以理解妻子,逐渐疏离的女儿,不得不中断的婚外情,和另一个教授旷日持久的敌对。他变成了一个古板又古怪的老头,在你以为生活就会这样一路滑落时,它停止了。不是因为有了起色,而是因为一切就要停止了,停止于死亡。最后的时刻,封闭消沉的主人公与这个世界和解了,斗争结束,有点像是“美国丽人”中最后的独白,感激这愚蠢一生中的每一刻。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