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_800字

(2019-09-01 04:57:38) 读后感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800字

花费了9个多小时看完的这本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南京大屠杀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蒋介石和唐生智等将领的逃走导致的军心涣散,失去斗志;中国以抓壮丁的方式强迫参军入伍的,有些士兵还是未成年的孩子,有些在战斗前并没有摸过枪,而日本兵是经过长期训练组成部队,再加上武器的先进与落后,实力差距自然显现。因此导致中国士兵不战而降,最终引发惨绝人寰的屠杀。
但是我不禁疑问:难道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句话在这里不适用了吗?为何35万的平民在5万的日本兵下怪怪受降,任由宰割?在开始可以理解为没有武器,手无寸铁,但是到了后来,明知背日军遇上就是死,为何还没人起来反抗?为何还能忍受自己的同胞被日军欺辱,蹂躏,反正横竖都是死,怎么就没有人真正站出来呢?我不明白。看着那书中最后一排排被砍下的头颅,触目惊心,不寒而栗。
最后的结局——正义的颠覆再次让中国人感到欺辱: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默默地忍受着贫困,屈辱的生活,而日本兵却享受着日本政府的全额军队养老金和其它津贴。屠杀被遗忘让我们再次凌辱:日本政府的不承认和篡改课本和历史记录,将数百数百页厚的关于“二战”的章节删减只剩下6页美国轰炸东京和广岛化为废墟的图片,以及日本在战争中的死亡人数。日本政府这是什么居心?是想表达在“二战”中自己是受害者吗?
如何电视上播放的,大都是那些抗日神剧,却少见关于类似主题的电影或者电视剧,历史书中也仅仅用少数的笔墨带过,没有详细的讲述,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学生的“必读书”,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
最后,战争中不乏有些温暖感动的东西。20多位外国人在南京大屠杀时坚持留在南京,建立南京安全区,保护着几万中国人免受毒害。其中代表的有作者所提的:德国商人-约翰.拉贝;唯一留在南京的外科医生-罗伯特.威尔逊;南京的活菩萨-威廉明娜.魏特利。真心感谢他们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