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沧浪之水》读后感_1400字
(2019-08-18 00:21:26) 读后感 -
《沧浪之水》读后感1400字
社会主义建设是讲求现实的,现实是冰冷的。在欲求面前摆谱装清高,只是当权者在台面上演出来给下面的人看的。这就是中国的社会,无论是封建时期还是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或者以社会主义之名行资本主义之实的社会,权和钱亘古不变。这是一套集体机器运转的法则,阶级差异化必须得到实事求是的体现。所以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指明了中国未来发展的道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另一部分人要分到一点儿好处,必须让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把蛋糕造得大点儿。阶级固化的社会结构无论在什么国家,即使在群居性动物的身上也得到很好的体现。就是一群蚂蚁,也要分出等级来。莫说经过了几千年官本位思想淘洗的中国人,权力的威力岂可小觑。一朝权在手,莫敢不从,对于权力中心的趋之若鹜是人之常情,因为大环境就是这样适者生存,那些敢于挑战权威的基因一开始不是没有,而是在几万年前就被强权者很有先见之明地灭掉了,没有机会遗传下来,即使有一星半点,一个人也要把这点基因癌变了,所以在小科室里当业务员的池大为枪毙了自己。太把自己当个人了,在狗的眼里是嫉恨,在人的眼里是忌讳,所以说在狗的位置得像狗一样把自己爬成一个人,才算是做人了。这就是官场的奥妙之处,不是说一个人在人性上有多恶劣,而是在一种无形的规则之下,人要贴着无形的规则去生长,大丈夫能屈能伸,顺势而为,方寸之间,必须拿捏妥当。无论在官在野,拿捏二字可谓精妙,美其名曰为人处世之哲学。如何处世?如何为人?不能搞屈原,李白,陶渊明,曹雪芹那一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下,容不得封建社会的糟粕渣滓。所以池厅长在父亲的坟前烧了这些圣人的画像,那些曾经让他夜不能寐激动不已的画像,在新时代只能是一张纸,甚至是一把灰。以这个场景来作为结尾,遥相呼应小说开始时的描写,不得不说是对于时代发展的一大讽刺,也是对于匹夫不可夺志的一大讽刺。人必然是嬗变的,即使他内心坚定,也有外界的力量推动着他嬗变。现实击溃一个人的尊严,不是将他打倒在地,而是让他自己卑微到尘埃里。人生一世,房子车子妻子儿子,总有一样东西变成阿喀琉斯之踵,你躲过了白眼和轻蔑,躲过了贫穷和失意,但是你躲不过心头肉疼的苦楚。池大为为什么放下清高彻头彻尾地要去争权夺利,因为彻底地认识到了弱势群体苍白无力的卑微。池大为是谁,屁都不是,没人认识。池厅长是谁,是一座山,能够压死人。权和钱是什么,也是一座山,人不会凭空成为一座山,倚仗了权和钱才成为一座山的。马厅长凭什么说一不二,因为他在那个位置,他不在了,就被自己一手提拔的手下轻易踢开。官场是怎么回事,社会是怎么回事,阎真以学院派特有的细致描写很直白的剖开了这个壳,让一些看似荒诞的局部展露在读者面前。小说中反复强调了组织这个词,组织是什么,听起来好像一群人,好像代表了所有的参与者,但是组织的核心代表了组织,组织代表的,是核心的利益。组织上说了,就是处于权力核心的那个人的命令。其实哪有什么民主和公平,都平均主义了,还要社会主义干嘛。阶级差异必须明确开来,不论喊出了什么口号的主义,历史都是论功行赏的历史。你分在手里的那一块蛋糕,总有它或大或小的道理,一个人表现在那里,群众看见了没有用,但是党和组织的眼睛是雪亮的。评奖评职称,分房分车分福利,就是那块蛋糕的表现形式。所以说,要积极向权力中心靠拢,坚决拥护党组织。《沧浪之水》太长,推荐《活着之上》。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