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局外人》读后感_1700字
(2019-08-22 13:29:32) 读后感 -
《局外人》读后感1700字
我的理解是,默尔索在方方面面都是局外人。
审判他是局外人。这也是作者加缪重点要表达的。整个审判过程就仿佛是一群法官和证人坐在一个叫法庭的地方,讨论讨论被告这个人怎么样。好人,就从轻发落;坏人,就要以法兰西人民的名义斩首示众。判断的标准不在乎他杀了一个人,而是因为母亲的葬礼上他没有哭。至始至终都没有人要听他有什么要说的,默尔索感觉被排除在对自己的审判之外,是局外人。道德审判超过了司法审判。罪行审判变成了灵魂审判。他内心的想法,于黎明死刑前,在自己的脑海中爆发了出来。无人聆听,没有知己,在沉默中死亡。
社会他是局外人。他真诚单纯到了愚蠢无知的地步。别人随意一下关怀,他就要坦诚相待。对那些把他推向死亡深渊的人,他竟一无所知,毫无敌意。预审法官拍拍他的肩膀,他便有种“亲如一家”的感觉;报社记者向他道歉,他没有预感到什么,反而想感谢他们,甚至和他们握手;大法官这个一心想要置他于死地者,他反而觉得问话亲切。直到审讯时才意识到大家是多么厌恶他。一点都不懂社会的他,对社会上各色人等居心叵测,鲜明的黑白的对比形成了最为无稽的荒诞。
母亲离世他是局外人。在旁人看来他没有悲伤,不想看母亲最后一眼,没有一滴眼泪,还毫无顾忌地抽烟,欣然享受牛奶咖啡,第二天就和女友约会看电影…从后文回忆母亲的话,回忆和母亲相处时的情景看,他是爱母亲的。只是他不符合社会常规的悲伤方式,没有满足众人的期待。“妈妈一定感受到了解脱,因而准备再重新过一遍。任何人,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哭她。”这是他的想法,没有机会给任何人解释。他心里自有他的怀念方式,只是外人不懂,他也不愿说。
人际关系他是局外人。如果你不确定某个人算不算自己的朋友,那这个人根本就不是朋友。所以,雷蒙不是朋友,他也杀人绝不是在为他两肋插刀。他的女友玛丽是爱他的,可他对此爱情感觉平平,分不分手无所谓,结不结婚都可以。可以说他是有朋友有女友的,因为还算有人相伴左右。也可以说他都没有,因为他并没有真正用情。性格孤僻者的被动型人际关系,或者说局外型人际关系。
生活他是局外人。默尔索习惯的表达:我不确定,我不知道,我都可以,我无所谓,可有可无,都差不多,都不重要,怎样都行,毫无意义,无关紧要,无事可做,反正都一样,懒得去做,没话找话而已。对一切无动于衷,做事莫名其妙,说话没头没脑,人杀得不明不白,活得不明所以。对生活无感,对感情麻木,对友情冷漠,对爱情淡漠。简直佛系十连。他存在同时也是虚无,生活同时也在局外。
默尔索很多行为也荒诞不经。他为何独独要回到泉水那边、看到了对头为何又要走出那挑衅的一步又一步、为何在没有冲突又不紧急的情况下开枪、为何之后又补上四枪?做出这些举动,他可能脑海一片空白的,否则我真想不通。他解释说太阳压着他,刀的锋芒威逼着他,大海吐气,天门大开,天火倾泻,他因而开了枪。这真是玄幻犯罪。他本不是坏人,称得上是心地善良。这样一个人,面无表情地做出如此行径,仿佛他根本不是他自己。不过,对于开枪的后果他倒很清醒,“我又对准那具尸体开了四枪,子弹打进去,没有显露出什么,这就像我在苦难之门上急促地叩了四下。”
默尔索本人是让自己坠入深渊的主要推手,真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自己不作为,不辩护,每每像一个渴望死亡的人在说话。被判处死刑后,问他有没有话说,唯一一次机会,他竟然只说了两个字“没有”。让人可恨又绝望。不喜欢默尔索这样的人,但他好像存在于每个人的性格角落里,每个人仿佛都能从中看到部分自己的影子。至少我有这样,有时候我做了某件事或没做,都不知道为什么,也做不出解释,看不懂自己。是的,谁能懂自己?如果你经常观察自我,你会发现自己有时奇怪,有时荒谬,有时可憎,有时可笑。这时候我往往会感叹一句:人呐!安慰自己,人皆会如此,不必对自身太过失望。但我认为现实中根本找不到默尔索如此丧到极致的人,每个人应该都比他要积极百倍。
总之,加缪盛名不谬,翻译行云流水,小说名副其实。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