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_1000字
(2019-08-13 16:09:50) 读后感 -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1000字
所有行文风格细细碎碎的作家里我最不喜欢的是刘震云 尤其这本书一开始节奏不太好人物太多 小城镇上盘根错节的人物关系各家之间的矛盾怎么也理不清 读到一半也没发现到底是主要写谁的故事 出现过的人的形象都很鲜明 鲜明到还在沉浸在一个人物形象时 下一章发现这个人物的命运已经戛然而止 读完以后细细理了一下 三代人 七十年 姓氏换了好几次 而命运早已在冥冥之中把所有人紧紧联系在一起 书中的伏笔层出不穷 不得不佩服 大家果然是大家 为自己一开始的“嫌弃”而羞愧
读着读着才终于明白书名为何意 一句顶一万句 能遇到一个“聊得来”的人是多么难得的一件事 遇到了 一句就胜过千言万语 书中的大多数人是可悲的 终其一生都没有遇到“一句顶一万句”的人 在不被理解中浑浑噩噩 渐渐的也不开口了 在彷徨中一次次出走 这就是现实中大多数人的写照 从争取被理解 到接受这种现实 变得沉默不语 难得遇到一个聊得来的人也没能有这个福气长久相处 曾经聊得来的人也在生计与距离的双重摧残中而生疏
书中有很多关于处世的“金句” 我并不认为这是作者设计好的 相反 每一句都在最合适的时候借由书中人物之口毫不做作自然地说出 没有“讲道理”的清高架子 说是“金句”倒不是词藻多么讲究 和整本书风格一样 就是在平实朴素的文字中输出了这种力量 读后一阵唏嘘
附上少数笔记:
同样一件事情,对自己有利没利他不管,看到对别人有利,他就觉得吃了亏。
如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徒儿们以为远道来了朋友,孔子高兴,而老汪说高兴个啥呀,恰恰是圣人伤了心,如果身边有朋友,心里的话都说完了,远道来个人,不是添堵吗?恰恰是身边没朋友,才把这个远道来的人当朋友呢;这个远道来的人,是不是朋友,还两说着呢;只不过借着这话儿,拐着弯骂人罢了。
日黄昏而望绝兮,怅独托于空堂。
世上万千的事,说起了结,还属这种了结快;别的事,一辈子也难了结。了结之后,倒生出些许快感。
人来世上一趟,免生闲气罢了。
人要一赌上气,就忘记了事情的初衷;只想能气着别人,忘记也耽误了自己。
遇到小事,可以指望别人;遇到大事,千万不能把自个儿的命运,拴到别人身上。”
啥叫悲呀?非心所愿谓之悲呀。
“你恰恰说反了,如果不愿意,你早不说这事了;恰恰是找我商量,证明你心里愿意。”
人是掰扯不得的,掰扯了别人,就是掰扯了自己。
本来就没有心和意,哪儿来的回和转?
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