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读后感_1100字

(2019-09-22 20:27:43) 读后感

《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读后感1100字

看书名,原本以为这会是碗鸡汤,鸡汤我是猜对了,品种却没言中。书名会让人误以为是老母鸡的汤,油腻带腥,左不过是教你说话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不能这样说,要那样说之类的。没想到却是只山上跑的山鸡,瘦小,但是灵活精练。一碗下肚,还能品出一二。
再说作者的名字,也是很有个性,王小圈,一个不怎么严肃的名字却写了本有点儿严肃的书。文章的排版让我想到了大学论文。每章一个大标题下面细分1.1,1.1.1,使得文章思路更清晰明了,内容也更正式丰满。像是用比较轻松的方式写了一篇论文。
作者认为,有趣是对个人魅力的最高评价。我们能判断什么人有趣,却很少能说出有趣是什么。正因如此,《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旁征博引深入剖析“什么是有趣”“为什么有趣”“如何有趣”三大命题,融合历史、人文、心理学、认知科学等知识,行文流水,使我不知不觉已读大半,却仍不舍放下。
* “有趣”是一场令人愉悦的意外。 “逗比”激发的是人的感官和情绪;而“有趣”是一种精神享受,激发的是人的思考。对应有趣的是无聊。无聊是一种特权,一个整日为了生计辛苦劳作的人,是没有空闲去体会无聊的。
* “有趣”是一种技能。如果一个人饱读诗书,什么话题都能接的上,并且有自己的见解,和他交谈能获得新的认知,拓展自己的视野,跟他接触后发现的他永远比你期待中的他有更多的未知,那么在一定程度上,他极有可能是个有趣的人了。无知是最大的不自由。
* “有趣”是一种态度。我打起脸来自己都怕——自嘲。如果某人告诉你他很难过,因为他数学只考了70,这时候任何安慰都抵不过一句:“我才考68。”相比范范之词的夸奖,人们更喜欢一针见血的赞美。而吹牛和炫得不让人反感,也是一种技巧。比起直白的炫耀,那种想炫又怕别人一眼看穿而扭扭捏捏的炫更让人厌恶。
* 性格内向=不善表达吗?郭德纲台上三寸不烂之舌,台下却是沉默少言,他自认是个内向的人。同样的情况在一些行业精尖身上略见一斑,他们谈论起自己从事的领域往往可以侃侃而谈滔滔不绝,而大部分时间却是少言寡语的文艺“宅”青年。所以两者不是必然关系。内向是性格,表达是能力。面对“不善表达”,是“不想表达”还是“无话可说”?不想表达那是一种性格。无话可说,那是一种能力缺失。
* “有趣”需要变现。如果纯有鉴赏力,没有执行力,不能把其展示出来,就像那个什么武功都懂但是毫无缚鸡之力的王语嫣——没有人会觉得她有真功夫。
不得不提的是,文章中作者运用了一些新颖的知识点,也有可能是我孤陋寡闻了。如阿德利企鹅(查了才知道其混乱的性生活令人大跌眼镜,为人类所不能企及),边际成本递减效应,马尔可夫链…如果下次我们交谈,我能够聊到一些在你意料之外的你好奇却不知道的事物,那我会不会也会更有趣一点呢?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