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瓦尔登湖》读后感_1300字
(2019-08-21 13:55:58) 读后感 -
《瓦尔登湖》读后感1300字
“当我们应用教义问答的方式,思考人生的宗旨内涵,以及生活的必需品与资料究竟是什么时,”时年28岁的梭罗到瓦尔登湖边,开始了一场历经两年两个月的超验哲学实验,像原始人般简单地生活。他想试试一个人的基本生活需要能够简单到什么程度,想试试用自己的手能做些什么。他用很短的时间就动手造好了一个颇能遮风避雨的小木屋,力求最节俭、最方便;他在瓦尔登湖边自己耕种、收割,对农夫的那一套相当熟悉;他读书、漫游,生活轻松而充满诗意......梭罗的田园更接近于生活本质,他反复强调“居住”这个词,他显然不是抱着游览和度假的心态在这里暂时歇脚的。
《瓦尔登湖》翔实地记叙了1845年至1847年间梭罗在康科德镇瓦尔登湖畔林间独居、耕读的经历和对人生的思考。他与自然为伴,自耕自足,并在他创作的这本散文集中留下了他对生命、自然、宇宙的见解。
住在瓦尔登湖,也促使梭罗探寻自身生命存在的根本意义,并将真实与现实区别开来。住到湖边第三天,梭罗在日记中写道:“我希望面对生活中的事实——关键的事实,也就是上帝希望展示给我们的现象或真实——面对面,于是我就到这儿来了。生命!谁知道它是什么,它又是干什么的?”
梭罗正如他文中所说“有生命热度”的哲学家一般,他所代表的独立不羁的精神和孜孜不倦的追求,他的冷峻、刻薄、批判,甚至理想主义,其实包含着对人生的自觉意识,对人类的总体思考,而这些是在物欲社会中随波逐流的人所无暇或不能思索的。
“你得做一个哥伦布,去寻找你内心的整个新大陆和新世界,但不是为了贸易,而是为了打开思想上的新渠道。每个人都是自己内在领域中的统治者,与这个领域一比较,世间沙皇的帝国只成了弹丸小国,一个冰雪融化后留下的小沙丘。”——《瓦尔登湖》
“离开森林的理由,就跟我进入森林的理由同样充分。我觉得也许我还要过好几种生活,我不必为这一种生活花费更多的时间。令人惊讶的是,我们很容易稀里糊涂地习惯于一种生活,为自己踏出一条特定的轨迹。”——《瓦尔登湖》(梭罗并非要做永远的隐者,所谓大隐隐于朝,纵观他并不长的45年的生命里程,他其实是活跃的政治活动家,他在《瓦尔登湖》这部著作中是通过详尽记录他的超验独居生活,来表迷他的哲学思想,)
“至少我是从自己的实验中了解到这一点:一个人若能自信地向他梦想的方向行进,努力经营他所向往的生活,他就可以获得平常意想不到的成功。他将要越过一条看不见的界线,把一些事物抛在后面。新的、更普遍的、更自由的规则将要在他的周围和内心里自行建立起来;或者旧有的规律将要扩大,并在更自由的意义里作出对他有利的解释,他将要在事物更高级的秩序中生活,他自己生活的越简单,宇宙的规律也就显得越简单,孤独将不成其为孤独,贫困将不成其为贫困,软弱也不成其为软弱。如果你建造了空中楼阁,你的劳动并非徒劳,楼阁本就应该造在空中,现在就在下面构筑基础吧。”——《瓦尔登湖》
“只有我们醒过来的那一天,天才开始破晓。破晓的日子还有很多。太阳不过是一颗晨星。”——《瓦尔登湖》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