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孙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2020-08-05 20:22:24) 百科

孙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孙健,男,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孙健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职业: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基本信息

所系名称 健康科学研究所
性别 男
专业名称 细胞生物学
技术职务 研究员

学习经历

1979-1984 遵义医学院,医学学士
1987-1990 重庆医科大学,医学硕士
1992-1995 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博士

工作经历

1984-1987 遵义地区医院住院医师;遵义卫校助教
1990-1992 贵阳医学院主治医师
1995-1997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博士后
1997-1999 上海大学生命科学院分子细胞生物实验室
1999-2002 瑞士巴塞尔FMI生物医学研究所博士后
2002.3-2002.9 美国Scripps研究所免疫系研究助理
2002.10-至今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
2002.10-至今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市免疫研究所

研究成果

1. 酪氨酸蛋白激酶Btk在B细胞受体信号传导中起重要作用。Btk基因突变导致人与小鼠发生免疫缺陷病。我们首次报导了乙醯化对Btk的调节:1)揭示了Btk转录调节的新机制—乙醯转移酶p300介导的组蛋白乙醯化正调,而组蛋白去乙醯化酶1介导的组蛋白去乙醯化负调Btk转录及表达。2)发现Btk蛋白可以发生乙醯化修饰, 并且Btk蛋白的乙醯化可通过蛋白激酶Lyn影响Btk蛋白磷酸化。这些结果拓展了对Btk调节及其功能的认识, 并有益于对相关疾病的研究。3)体内与体外B细胞激活有意义的诱导细胞内乙醯转移酶活性增加,但是去乙醯化酶活性并不降低,这一结果揭示了B细胞激活诱导的(组蛋白和非组蛋白)乙醯化在整体(global)水平是如何调节的。这一结果亦有助于研究其他(免疫)细胞(如T细胞)激活的乙醯化调节。(4) 我们还发现组蛋白去乙醯化酶抑制剂TSA诱导Btk mRNA降解。有趣的是,TSA的这一作用并非通过抑制组蛋白去乙醯化酶活性。TSA被广泛地套用于基础及临床研究。已知TSA可导致许多(2-10%)基因的mRNA水平降低,但通常认为TSA是通过对组蛋白去乙醯化酶活性的抑制起作用的。 我们的结果提示TSA具有非特异性作用。(参见J Immunol.2010;184:244-254)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