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十大建筑,是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的地标性建筑。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选由文化部下属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共同主办。
2014年4月15日,评选启动,并在以新浪网为首的十家大型入口网站上发起公众投票,最终由评审会从二十个候选项目中评出。其中,网友投票占40分,评审委员会占60分。
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选于6月8日下午2点揭晓,中央公园广场、中国尊、国家体育场(鸟巢)、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上海金茂大厦、上海证大喜马拉雅中心、上海中心大厦、台北101大厦、广州电视塔、北京国贸三期这些知名建筑成为新一批“中国当代十大建筑”,其中上海的建筑在“十大”中占据三席,北京的建筑在“十大”中占据四席,台北、广州、杭州各占一席。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当代十大建筑
- 含义:当代具有广泛影响的地标性建筑
- 评选启动时间:2014年4月15日
- 评审会主席:王明贤
- 类型:公众投票
背景
“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选绝不是一次评奖,而是一次对中国当代城市现象的批判。”
2014年4月15日,中国着名建筑批评家,第十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王明贤在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选启动发布会上表示。王明贤担任此次评选的评审会主席。
据记者了解,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选由文化部下属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在以新浪网为首的十家大型入口网站上发起公众投票,最终由评审会从二十个候选项目中评出。其中,网友投票占40分,评审委员会占60分。
评审会成员除王明贤之外,还包括着名建筑专家、建筑师顾孟潮、布正伟,着名美术家中国美院副院长宋建明,着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心武,北京大学着名文化学者张颐武,新浪网总编辑陈彤,财新传媒副总编辑杨大明,着名网路评论家王小山以及商业地产专家苏鑫。评审会成员除为各领域权威人士,最大的特点是跨界。
文化部下属的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启动一场关于中国当代十大建筑的评选活动。该活动旨在关注这一城市现象,并由最权威的专家对中国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展开一次深层的研讨。
初评
据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设计分会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中国投入到建筑设计的费用在2013年已突破5000亿元。而来自英国金融时报的一项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在新建筑的投资超过1万亿美金,世界着名顾问机构世邦魏理仕则在2013年发布报告称,中国摩天楼数量已超1000座,是美国同期的4倍,而眼下世界在建300米以上摩天大楼共有60多座,其中大部分在中国。
候选二十
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审委员会则从这1000多座地标建筑中,综合年代、规模、艺术性和影响力四项指标,初评出二十个建筑。最终由此产生十大当代建筑。
这二十大建筑包括:国家体育场(鸟巢)、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中国尊、北京国贸三期、中央公园广场、上海金茂大厦、上海中心、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证大喜马拉雅中心、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广州电视塔、深圳新机场、深圳平安集团总部、深圳万科总部、台北101大厦、香港环球贸易广场、南京紫峰大厦、武汉绿地中心、天津津门津塔、新疆·国际大巴扎。
评选结果出炉
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选于6月8日下午2点揭晓,中央公园广场、中国尊、国家体育场(鸟巢)、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上海金茂大厦、上海证大喜马拉雅中心、上海中心大厦、台北101大厦、广州电视塔、北京国贸三期这些知名建筑成为新一批“中国当代十大建筑”,其中上海的建筑在“十大”中占据三席。
新世纪以来,中国成为外国建筑师的试验场,参评建筑多半是外国建筑师的项目,不过以王澍、马岩松、吴晨为代表的中国建筑师的设计最终突围。入选的中国当代十大建筑中,北京国贸三期、上海金茂大厦、上海中心大厦、上海证大喜马拉雅中心、台北101大厦均属于商业地标性建筑。而新央视大楼(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等知名建筑却最终落榜,现场评审称,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的建筑文化因素获得社会认可度不高,网路票选排名较后,导致其最终落选。
评审指出,中央公园广场引入“城市山水”的理念,象山校园设计理念来自于对传统古代书院的“合院”形式的沿袭,而中国尊则是构思源于中国传统礼器之重宝——“尊”的意象。
评审会主席王明贤称,评选结果是中国当代文化状态的最真实记录。在现代化潮流中,中国城市和建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丰富性和複杂性令所有研究者都无法迴避。而评审会成员、作家刘心武表示:“中国建筑的标準化生产,致使城市建筑文化的多样性遭到扼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