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黑洞发现源于电子商务的发展。随着网际网路技术的发展与网路的普及,网上交易越来越多,很多企业拥有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消费者可以打电话订购,或者通过在网上提交订单的方式进行交易。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供应链黑洞
- 源于:电子商务的发展
- 背景:网上交易越来越多
- 原因:仓储管理的混乱、货架商品混杂等
供应链黑洞的定义
供应链黑洞发现源于电子商务的发展。随着网际网路技术的发展与网路的普及,网上交易越来越多,很多企业拥有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消费者可以打电话订购,或者通过在网上提交订单的方式进行交易。这对于消费者来说当然是一种方便快捷的订购方式。但是,这种方式是不是也存在不足之处呢?让我们来看这样的一种情况:一位消费者打电话订购5瓶护肤橄榄油,我们的销售人员根据卖场库存信息和仓库库存信息来确定目前的库存总数是8瓶,全部都在卖场货架上。于是确认订单。当销售人员到卖场上取货的时候,却发现货架上并没有8瓶护肤橄榄油,只有3瓶,那幺,另外的5瓶橄榄油又在何处?吞嗤这5瓶橄榄油的就是供应链黑洞。因此,我们可以给处供应链黑洞的定义:在供应链的运作过程中,由于信息真空现象的出现。导致商品库存数量与实际数量之间存在差额,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称之为供应链黑洞。
供应链黑洞产生的原因分析
供应链黑洞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仓储管理的混乱、货架商品混杂、未结帐商品、孤儿商品偷窃等都会导致供应链黑洞问题的产生。
首先,仓储管理混乱。一般来说,仓储管理是零售企业管理中的关键一环,仓库中的每一类、每一种商品都应该有其固定的货位。对某种商品而言,如果我们没有明确其货位,那幺货物很可能被随机摆放在库房的任意一处,这就对库存管理系统的準确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库存管理系统中商品的数量是不準确的,那幺销售人员对与商品数量的确认当然也是不準确的,这就直接导致了供应链黑洞问题的出现。
其次,卖场管理混乱,货架商品混杂。由于促销等原因相同货物可能被放在卖场的若干货架上,例如特价润肤露,可能放在护肤品的货架上,也可能放在电梯旁边的促销货架上,还可能放在沐浴产品的货架上,这就对卖场工作人员确认商品数量造成了相当的困难,如果卖场销售人员对产品分货架陈列的情况不够了解,那幺在向电话销售人员确认卖场库存的时候,就可能出现差错进而导致供应链黑洞。
再次,未结账商品、孤儿商品。我们构想,一位消费者从货架上取走了一件商品,但是他并没有立即结账,而是把这件商品放入购物筐,继续选购其他产品。那幺此时,货架的商品减少了一件销售系统却没有确认商品卖出,那幺当然在销售人员确认货架库存的时候,所得到的数字就是不準确的。如果这位消费者在选购其他商品的时候发现了更好地选择转而购买其他商品,这件商品就可能被随意放在某个货架上,这就是孤儿商品,如果销售人员没有及时发现并将商品放回原处,那幺同样会产生供应链黑洞。
最后偷窃。任何一个零售商都可能出现的问题就是偷窃。卖场销售人员确认商品数量之后该商品被偷窃,那幺当然商品数量会发生变化。而这件被偷窃的商品最终也不会被找到零售商能做的就只有调整库存。如果库存不能及时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那幺供应链黑洞将在短期内无法消除。
亿博物流谘询专家谢勤认为:现今企业对资金、信息等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通过供应链管理进一步有效配置企业自身资源,挖掘出潜在资源,降低运营成本,已经势在必行。他同时指出,目前国内供应链管理的对象应该是企业外部的销售渠道,使其透明化,以减少资源在渠道内的损耗。
供应链四大漏洞
虽然供应链管理的可视性有了一定的提高,库存方面的可视性仍然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实际上许多公司的供应链中存在着巨大的盲点。这里列举供应链的四个最大最严重的漏洞:
1、进货供应链通常不与出货供应链联繫。从工厂的角度来说,这意味着卡车放下零件,然后空车返回,而实际上它们可以装载出货。从全球的角度来说,公司一般把产品出口到产品和原材料进口的国家。结果他们没有充分利用双向移动的巨大优势降低海上的运输费用。
2、生产者没有有效的方法即时向原材料供应商修改已提交的定单。即使有最好的生产设施,在生产的当天,需要的部件也会经常变化。然而不幸的是,定单一旦提交给供应商后,将不能改变。一个较好的解决办法可能是在具体的生产中利用电子定货系统。
3、许多企业有许多工厂和相同的供给商,却看不到所有工厂对原材料的整体需求。许多工厂的进货运输从来不进行协调。由于每个工厂小定单的独立运输,导致了运输成本超出预算。
4、虽然许多大公司的产品、库存、配送是全球化的,很少有公司的库存可视性是全球化的。在国内,许多公司可以从最近的工厂或仓库把货物运输到客户,因为几乎总有一个集中的定单处理系统和集中的存储系统连线。然而对于国际运输却不是这样的。对于国际定单,一般没有集中的定单处理系统。如果有集中的定单处理系统,也很少有集中的存储系统来决定货物从哪里传送。结果,国际定单的填写非常慢,而且库存成本却不必要的高。运输成本也高于应有的水平。
所有的这些黑洞,确实是企业信息系统的缺陷。许多情况下,企业有现成的技术,却没有公司愿意麻烦把它套用到供应链中。有时,象全球的定单和库存系统这样问题的解决需要六位数的投资。
因此,及时投资来弥补这些缺陷值得吗?首先算一下销售损失成本、过高的运输成本、生产的停工以及存货成本,在你算不到一半时,你就会手中挥舞着计算出来的长长的数据,跑向负责信息系统的人,向他们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