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王》是西安电影製片厂摄製的故事片,由陈凯歌导演,谢园主演,于1987年在中国大陆上映。
该片根据阿城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在中国十年动乱时期,一个插队7年的知青当教师期间发生的感人故事。
基本介绍
- 导演:陈凯歌
- 编剧:陈凯歌、万之
- 主演:谢园
- 出品公司:西安电影製片厂
- 发行公司:中国电影输出输入公司
- 中文名:孩子王
- 外文名:King of the Children
- 製片地区:中国
- 类型:剧情
- 片长:110分钟
- 上映时间:1987年
- 对白语言:国语
- 色彩:彩色
- imdb编码:tt0093133
剧情简介
十年动乱时期,群山环抱的小山丘有一所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学校,师资奇缺。一天,队长把一个在这里插队7年的知青叫去,派他去学校做“孩子王”,当教师。知青们得知讯息后,为伙伴有了出息而高兴,热热闹闹地为他送行,从此,“孩子王”成了他的雅号。学校分配孩子王教初三,令他吃惊不小。只有国小程度的校长鼓励他挑起这个担子。孩子王苦恼的事真不少。学校的政治学习材料堆得像小山,可学生手里却没有一本书,只好学大批判材料。批判文章学了一篇又一篇,但孩子们连国小课本上的生字都不认得,孩子王感慨万端,只得从认字记事教起。
放假了,孩子王回队上看望大家,大家玩得很开心,他却提不起精神。临走时,一心想去学校教音乐的来娣特意把他送了很远。几个月过去了,孩子王和学生们相处很熟。家境贫寒的王福很想得到孩子王手中的字典。在一次布置作文时,他以字典做赌注,今天就能写出记叙明天劳动的作文。傍晚,他和父亲进山砍竹子,前半夜就把作文写好了。孩子王告诉他“要写一件事,永远在事后”的道理。王福明白输了,字典得不到了,他决心把字典全部抄下来。知青们顺路到学校看孩子王,起着哄一定要让孩子王给他们上课。孩子王一本正经地讲着“从前有座山”的故事。这故事从教室传到另一个教室的学生们耳里,朗读声循环往复,不绝于耳。晚上,王福依然就着孩子王的油灯抄字典,他已抄满了一大摞黄麻纸,来娣不理解,问孩子,孩子回答以后去了大队里就能抄更多的字了。孩子王以他独特的教学方法激起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但是却违反了教学内容。他终于被上级退回队里。临走,他把唯一的一本字典留给王福,并在桌子上写道:王福,今后什幺也不要抄了,字典不要抄。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备注 |
---|---|---|
老桿 | 谢园 | ---- |
王福 | 杨学文 | ---- |
陈校长 | 陈绍华 | ---- |
来娣 | 张彩梅 | ---- |
老黑 | 徐国庆 | ---- |
牛童 | 勒刚 | ---- |
队长 | 谭珏 | ---- |
吴干事 | 顾长卫 | ---- |
班长 | 吴霞 | ---- |
王七桶 | 刘海臣 | ---- |
职员表
出品人 | 製作人 | 原着 | 导演 | 副导演(助理) | 编剧 | 摄影 | 配乐 | 剪辑 | 道具 | 美术设计 | 造型设计 | 服装设计 | 灯光 | 录音 | 布景师 |
---|---|---|---|---|---|---|---|---|---|---|---|---|---|---|---|
吴天明 | 毛玉文 | 阿城 | 陈凯歌 | 强小路 | 陈凯歌 万之 | 顾长卫 董振兴(副摄影) | 瞿小松 | 刘淼淼(声画剪辑) | 常宝康 | 陈绍华 张建民(副美术) | 安虹 | 苏建军 | 贾天喜 | 陶经 顾长宁 | 翟三合 |
责任编辑 | 张晓春 |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幕后花絮
- 为了能準确抓住人物的形体状态,谢园在第一次拍外景时三个月没洗澡,第二次拍外景时两个月没洗澡,为了把皮肤晒黑,他脱了两层皮。
- 由于摄影机片门出了问题,摄製组花了四十天拍出的头一批镜头大部分报废。当剧组笼罩在失望情绪中时,陈凯歌用自己插队时的经历鼓励大家坚持拍下去。
- 1987年,中影公司举办第一届中国电影展,因为《孩子王》没能赶得上报名时间,未被列入参展影片的正式目录里,吴天明亲自赶赴现场,举着影片的海报挨家推销,还安排了放映会,结果该片被14个国家买去。
- 在第41届坎城电影节,该片被一群电影记者签名评为“最令人厌倦的影片”并授予“金闹钟奖”。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 获奖奖项 | 获奖方 | 结果 | |
---|---|---|---|---|
1988年 | 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 最佳故事片 | 《孩子王》 | 提名 |
特别奖 | 陈凯歌 | 获奖 | ||
最佳摄影奖 | 顾长卫 | 获奖 | ||
最佳美术奖 | 陈绍华 | 获奖 | ||
第41届坎城国际电影节 | 教育贡献奖 | 《孩子王》 | 获奖 | |
金棕榈奖 | 《孩子王》 | 提名 | ||
比利时1988年电影探索评奖活动 | 探索影片奖 | 《孩子王》 | 获奖 |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影视委员会特别奖 | 《孩子王》 | 获奖 | ||
1989年 | 第二届表演艺术学会奖金凤凰奖 | 学会奖 | 谢园 | 获奖 |
製作发行
上映国家 | 上映时间 |
---|---|
中国 | 1987年 |
法国 | 1988年(坎城电影节) |
瑞典 | 1989年3月17日 |
芬兰 | 1991年5月3日 |
影片评价
该片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究竟什幺是文化,什幺是文明,以及怎样看待它。作者对于人性、人道主义、人的价值、文化等问题做了思考。影片给人以一种真实的感受,在表现人的感情、人的内心世界方面特别真实,特别美的东西恰恰与客观环境和人的姿态、行为形成一种尖锐的对照。(原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美学研究室副主任 陈犀禾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