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公众之敌》是美国环球影业公司2009年出品的一部剧情电影,由麦可·曼执导,约翰尼·德普、克里斯蒂安·贝尔和玛丽昂·歌迪亚等联袂出演。影片于2009年7月1日在美国上映。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有如史诗般的黑帮传奇故事,关注的是着名的银行抢劫犯约翰·迪林格那危难重重的短暂的一生,故事改编自布瑞恩·伯勒的小说《民众公敌:美国最大犯罪潮及中情局的诞生》,描述1930年银行大盗约翰·狄林杰的真实事件。
基本介绍
- 导演:麦可·曼
- 编剧:罗兰·本奈特、麦可·曼、安·白德曼、布赖恩·布罗
- 主演:约翰尼·德普,克里斯蒂安·贝尔,玛丽昂·歌迪亚
- 出品公司:环球影业
- 发行公司:环球影业
- 中文名:公众之敌
- 外文名:Public Enemies
- 其它译名:头号公敌(台) / 大犯罪家(港) / 一号公敌 / 公敌
- 出品时间:2009年
- 製片地区:美国
- 製片成本:1亿美元
- 拍摄日期:2008年3月17日开拍
- 类型:剧情,传记,历史,犯罪
- 片长:140分钟
- 上映时间:2009年7月23日(中国香港)
- 分级:USA:R
- 对白语言:英语
- 色彩:彩色
- imdb编码:tt1152836
剧情简介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经济大萧条之下,众人人心惶惶,不知何去何从,而这样动荡的时代之下,一些胆大妄为的人开始用他们的手段来与整个社会抗衡。一位名叫约翰·迪林格(约翰尼·德普饰)的男人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当中,他赖以成名的事迹则是在光天化日之下抢劫银行,一时间成为经济大萧条时期风头最劲的犯罪分子,而约翰·迪林格本人则被美国政府列为全国通缉的一号公敌。对于新上任的FBI局长鬍佛(比利·克鲁德普饰)来说,抓捕约翰·迪林格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他将此案件列为了头等大案,并且成立了以茂文·普维斯(克里斯蒂安·贝尔饰)为主的特侦组。
约翰·迪林格深知一个人的力量还无法和一个政府对抗,于是他和另外几个臭名昭着的劫匪一起拉帮结党,其中有别名“娃娃脸”的尼尔森(史蒂芬·格拉汉姆饰)、别名“漂亮男孩”的弗洛伊德(查宁·塔图姆饰),以及他的情人比莉·弗雷凯特(玛丽昂·歌迪亚饰)。一行人不但没有被政府的通缉而吓倒,反正更加变本加厉的抢劫银行,与警察在街头展开数场枪战,虽然茂文·普维斯几次都提前接到线报,安排好布控,但每次约翰·迪林格都能奇蹟般的逃脱警察的追捕,而且最终他被抓捕归案,却依旧能在同伙的帮助下成功越狱。他为了躲避通缉,还给自己做了一个小小的整容手术,以致于可以瞒天过海,而自信满满的约翰·迪林格,在整容之后公开的居住在了芝加哥闹市中,甚至还搭上了一个刚离婚不久的漂亮少妇波利·汉米尔顿(莉莉·索博斯基饰),两人很快打得火热。
不过约翰·迪林格的整容术似乎并未逃脱汉米尔顿的房东安娜·萨奇(艾米莉·德瑞文饰)的法眼,在这位中年女人看来,约翰·迪林格的真实身份对她有着极大的价值,因为这可以让偷渡到美国的她换取一个合法的居住身份。于是安娜向茂文·普维斯报告了这件事,而一直在为着追寻约翰·迪林格下落而头疼的茂文·普维斯突然得到这样的讯息,自然欣喜若狂。他很快摸清了约翰·迪林格的行蹤,準备将以约翰·迪林格为首的一行人一网打尽。而约翰·迪林格其实早就注意到了警察的动向,他也给警察準备了一件意想不到的礼物。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备注 |
---|---|---|
约翰·迪林格 | 约翰尼·德普 | ---- |
茂文·普维斯 | 克里斯蒂安·贝尔 | ---- |
比莉·弗雷凯特 | 玛丽昂·歌迪亚 | ---- |
弗洛伊德 | 查宁·塔图姆 | ---- |
沃尔特·迪特里希 | 詹姆斯·拉索 | ---- |
皮尔庞特 | 大卫·文翰 | ---- |
查尔斯·马克里 | 克里斯蒂安·斯托特 | ---- |
汉密尔顿 | 杰森·克拉克 | ---- |
霍默 | 史蒂芬·多尔夫 | ---- |
鲍姆的经纪人卡特 | 罗利·科奇瑞恩 | ---- |
卡罗尔 | 凯瑞·穆丽根 | ---- |
职员表
製作人 | 导演 | 副导演(助理) | 编剧 | 摄影 | 配乐 | 剪辑 | 艺术指导 | 美术设计 | 服装设计 | 视觉特效 |
---|---|---|---|---|---|---|---|---|---|---|
凯文·德·拉·诺伊 罗伯特·德尼罗 | 麦可·曼 | 布莱恩·H·卡罗尔 | 罗兰·本奈特 麦可·曼 安·白德曼 布赖恩·布罗 | 但丁·斯宾诺蒂 | 艾略特·戈登塞尔 | 杰弗里·福特 | 内森·克劳利 | 派屈克·朗布 | 柯琳·阿特伍德 | 迪克·爱德华兹 |
演职员表参考来源
角色演员介绍
- 约翰·迪林格演员:约翰尼·德普一名黑帮头目,赖以成名的事迹则是在光天化日之下抢劫银行,一时间成为经济大萧条时期风头最劲的犯罪分子,而约翰·迪林格本人则被美国政府列为通缉的一号公敌。
- 比莉·弗雷凯特演员:玛丽昂·歌迪亚约翰·迪林格的情人,帮助约翰抢劫银行,与警察做顽强地抵抗。
- 茂文·普维斯演员:克里斯蒂安·贝尔是一名联邦调查局探员,与新上任的FBI局长鬍佛一起成立了特侦组,将抓捕约翰·迪林格列为了头等大案。
- 弗洛伊德演员:查宁·塔图姆一名臭名昭着的劫匪,与约翰拉帮结党,一起抢劫银行,与警察在街头展开数场枪战。
角色演员介绍参考来源
音乐原声
曲目 | 专辑资料 | |
---|---|---|
Ten Million Slaves | Phone Call To Billie | ![]() |
Chicago Shake | Nasty Letter | |
Drive To Bohemia | Plane To Chicago | |
Love Me Or Leave Me | Guide Me O Thou Great Jehovah | |
Billie's Arrest | Gold Coast Restaurant | |
Am I Blue? | The Man I Love | |
Love In The Dunes | JD Dies | |
Bye Bye Blackbird | Dark Was The Night, Cold Was The Ground | 发行日期:2009年06月30日 |
幕后花絮
- 影片于2004年开始筹备,当时挑选饰演约翰·迪林格的演员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不过后来因为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并不愿意出演影片,最终约翰·迪林格的扮演着替换为约翰尼·德普。
- 影片中约翰·迪林格对银行客户有一句对白,“现在银行里的钱,并不属于你。”这句话最初出自影片导演麦可·曼于1995年拍摄的《盗火线》,而对白也是由片中的反派罗伯特·德尼罗说出。
- 影片拍摄的时候被编剧罢工所波及,影片拍摄时间被迫延长,而两位主演约翰尼·德普和玛丽昂·歌迪亚都为影片推迟了其他工作,如约翰尼·德普主演的电影《山特拉姆》就延期到2011年,玛丽昂·歌迪亚的原定于2008年公映的歌剧也推迟演出。
获奖记录
时间 | 名称 | 奖项 | 种类 | 得奖者 |
---|---|---|---|---|
2009年 | 青少年选择奖 | 最佳夏日电影男星 | 提名 | 约翰尼·德普 |
最佳夏日电影-剧情类 | 全体剧组 | |||
2009年 | 卫星奖 | 最佳剧情电影男演员 | 提名 | 约翰尼·德普 |
最佳摄影 | 丹特·史柏路提 | |||
最佳原创配乐 | 埃里奥特·戈登苏尔 | |||
最佳艺术指导 | 弥敦·克劳利 | |||
注:只列出2个电影大奖的获奖情况,影片共获奖1项,提名12项 |
幕后製作
创作起源
《公众之敌》改编自美国20世纪30年代闻名的银行大盗约翰·迪林格的真实事件,讲述了这位“罗宾汉”如何与联邦探员斗智斗勇故事。虽然在很多文章、书籍和电影中都描述过许多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发生的动人故事,但编剧兼导演麦可·曼一直对在动荡时期出现的这一位一代民间英雄的行劫经历有着浓厚的兴趣,便开始着手把这个故事改编成电影。
前期準备
饰演迪林格强劲对手茂文·普维斯的饰演者克里斯蒂安·贝尔对剧中人物也同样做了大量的研究。为了《公众之敌》,他与导演调查访问了位于美国维吉尼亚洲的FBI总部,并且拜访了茂文·普维斯的儿子阿尔斯通。由于没有普维斯声音的完整记录,因此贝尔决定模範阿尔斯通的那种美国南方人拉长调子的口音来扮演片中的FBI探员普维斯。
还原现场
对于导演最大的挑战就是让30年代情景真实再现,这不仅需要片中的布景要像那年代的东西,而且人们的思维方式也要像。如1933年的男人是如何向女人献殷勤;那时曾被判刑的人是如何考虑他们的将来和命运;街道上无不笼罩着绝望的气氛。为此导演决定在故事发生的真实地点拍摄,如克朗波因特监狱、迪林格住过的旅馆和迪林格被击毙的电影院。
製作发行
製作公司
1. 环球影业 [美国] (presents)
2. 相对论传媒公司 [美国] (in association with)
3. Forward Pass [美国]
4. Misher Films [美国]
5. Tribeca Productions [美国] (in association with)
6. Appian Way [美国] (in association with)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
中国香港 Hong Kong | 2009年7月23日 | 义大利 Italy | 2009年12月18日 |
俄罗斯 Russia | 2009年7月23日 | 澳大利亚Australia | 2009年7月30日 |
英国 UK | 2009年7月1日 | 法国 France | 2009年7月8日 |
德国 Germany | 2009年8月6日 | 韩国 South Korea | 2009年7月9日 |
影片评价
正面评价
会引起公众狂热、尤其是女性影迷狂热的一部伪犯罪题材电影。(《综艺》评)
影片有着绚丽的影像风格与麦可·曼式个性的动作场面,而且还有一个很让当下观众心有戚戚的故事背景。(《影视周刊》评)
强尼·戴普演技惊人,扮演坏蛋却没有脸谱化,而是充满了足够的厚度。(《纽约每日新闻》评)
影片对约翰的刻画可谓细腻全面,导演用最简洁巧妙的手法,交代出此人的前世今生,犯罪动机,打第一场高潮段落起就着力渲染他的矫勇、狭义和谋略。影片在视觉上的处理,也明显呈现出记录片化的风格,尤其是警察突袭黑帮的夜景段落,人物关係和运动走向都清晰真实,把正邪两条线的纠集推向高潮。因为着重在于记录约翰的犯罪过程,所以他和玛丽昂·歌迪亚的爱情就显得很“轻”,反而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作为商业片的常用点缀,德普拿大衣的优雅风度也迷倒了女性观众。(出自《新京报》)
负面评价
非常热闹和气氛紧张的一部电影,但如果你熟悉麦可·曼,那幺这部电影里所有的悬念都将显得毫无意义。(《纽约时报》评)
电影编自真人真事的影片,虽然带来了厚重的话题性,但无形中也束缚了创作的灵活。约翰这个人的确太过耀眼,他的传奇性变成了一种魔力,在影片中几乎成了完美的男人,丝毫不见罪犯的“恶感”。相比之下贝尔扮演的普维斯队长则显得较为平面单纯,被前者的光芒笼罩,最后的取胜多少有点群殴的侥倖。(出自《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