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嗜硷性粒细胞(血液细胞)

(2020-03-14 08:54:44) 百科
嗜硷性粒细胞(血液细胞)

嗜硷性粒细胞(血液细胞)

白细胞是血液中的一类细胞,当病菌侵入人体体内时,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如果体内的白细胞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人体中正常成熟的白细胞可以分为五类: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硷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嗜硷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起源于骨髓造血多能干细胞,在骨髓内分化成熟后进入血流。嗜硷性粒细胞胞体呈圆形,直径10~12μm。胞质紫红色内有少量粗大但大小不均、排列不规则的黑蓝色嗜硷性颗粒,常覆盖于核面上。胞核一般为2~3叶,因被颗粒遮盖,核着色较浅。嗜硷性粒细胞数量增多多见于某些过敏性疾病、某些血液病、某些恶性肿瘤以及某些传染病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嗜硷性粒细胞
  • 意义:某些过敏性疾病、血液病、肿瘤等

临床意义

1.增多
(1)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结肠炎、药物、食物、吸入物超敏反应、红斑及类风湿关节炎等可见嗜硷性粒细胞数量增多。
(2)血液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嗜硷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转移癌及霍奇金病等常伴有嗜硷性粒细胞数量增多。另外,慢性溶血及脾切除后也可见嗜硷性粒细胞数量增多。
(3)恶性肿瘤特别是转移癌时嗜硷性粒细胞数量增多,其机制不清楚。
(4)其他如糖尿病、传染病如水痘、流感、天花、结核等,均可见嗜硷性粒细胞数量增多。
2.减少
嗜硷性粒细胞在外周血中参考值很低,故其数量减少无临床意义。

正常值参考範围

1.嗜硷性粒细胞数量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0.03~0.08。
2.嗜硷性粒细胞数量绝对值:(0.12~0.8)×109/L。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