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鹧鸪大小如肉鸽,体长约35-38厘米,成年公鹧鸪体重0.6-0.85千克,成年母鹧鸪体重0.55-0.65千克。体形圆胖丰满。成年鹧鸪前额有一条带纹,横过双眼,下行到颈部,形成护胸衣领样子;胸下部及背部多是灰色,两翼上有多条黑纹;嘴和脚为橘红色。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美国鹧鸪-2
- 拉丁学名:American partridge-2
- 界:动物界
- 科:雉科
- 属:鹧鸪属
- 分布区域:美国、中国江苏
分布範围
分布在我国的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浙江、安徽、新疆、甘肃等省山区。我国于20世纪30年代从美国引进鹧鸪,也称美国鹧鸪。它是美国从印度野生石鸡经过长期驯化而育成的品种,目前主要饲养在广东、广西、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等地,广东饲养量最多。
繁殖方式
雄鹧鸪比雌鹧鸪性成熟早,雌鹧鸪性成熟期200-天,雄鹧鸪要推迟2-3周,笼养时雌雄配种比例为1:3-4,受精率一般达90%-96%,孵化率达84%-91%,年产蛋量80-100枚,个别个体高达150枚,一般来说,鹧鸪在35-40周龄(即所谓第1产蛋期)的产蛋量比第二产蛋期(43-48周龄)要少,第1产蛋期与第二产蛋期之间间隔8周,后为休产期。一般种鹧鸪的利用年限为2-3年。
饲养方式
地面散养或立体笼养,立体笼养可在舍内构建叠层式多层笼,单列或双列排列,全阶梯或半阶梯式,公母分养。
经济价值
鹧鸪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适口,营养丰富,具有“利五脏、开脾胃、益气神”等滋补强壮作用,并具有一定的观赏和狩猎价值。
产区生态
鹧鸪的主产区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东北部和西部都有较高山脉,中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多为低丘、台地或平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少数处于热带,平均日照时数为1745.8小时。年平均气温约为19℃~24℃,年平均气温22.3℃,1月平均气温约为16℃~19℃,极端的最低气温零下7.3℃,7月平均气温约为28℃~29℃,极端最高气温为38.7℃年。夏长冬暖,雨量充沛,平均降水量在1300~2500毫米之间,年平均蒸发量1100毫米,4~9月的汛期降水占全年的80%以上。主要农作物有主要有水稻、甘蔗、花生、水果、茶叶、蔬菜、蚕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