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评价理论、方法与军事套用》是2014年10月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徐吉辉。
基本介绍
- 书名:综合评价理论、方法与军事套用
- 作者:徐吉辉
- ISBN:978-7-118-09711-5
- 页数:282
- 定价:68.00
-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年10月
- 装帧:平装
- 开本:16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介绍了综合评价的理论、方法及套用,注重了综合评价的概念、模型、方法和实践套用的阐述,突出了理论、方法和军事领域实际套用的结合。主要内容包括综合评价基本理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指标权重确定方法、评价信息处理方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灰色综合评价法、人工神经网路评价法、多属性评价方法、粗糙集评价方法、支持向量机评价方法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各级管理、决策谘询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工作者阅读。
图书目录
第1章概述1
1.1综合评价的基本概念 1
1.1.1评价2
1.1.2综合评价5
1.2综合评价的主要类型 7
1.2.1按评价的範围分类7
1.2.2按评价的基準分类7
1.2.3按评价的参与主体分类8
1.2.4按评价的时间和作用分类9
1.2.5按评价的方法分类10
1.2.6按评价对象的複杂程度分类10
1.3综合评价的功能 11
1.3.1导向功能11
1.3.2鉴定功能11
1.3.3改进功能11
1.1综合评价的基本概念 1
1.1.1评价2
1.1.2综合评价5
1.2综合评价的主要类型 7
1.2.1按评价的範围分类7
1.2.2按评价的基準分类7
1.2.3按评价的参与主体分类8
1.2.4按评价的时间和作用分类9
1.2.5按评价的方法分类10
1.2.6按评价对象的複杂程度分类10
1.3综合评价的功能 11
1.3.1导向功能11
1.3.2鉴定功能11
1.3.3改进功能11
1.3.4调控功能12
1.3.5服务功能12
1.3.5服务功能12
1.4综合评价的经典过程 12
1.4.1被评价对象12
1.4.2评价指标13
1.4.3权重係数13
1.4.4综合评价模型13
1.4.5评价者13
1.5综合评价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14
1.5.1综合评价的常见问题14
1.5.2解决措施与建议16
1.6综合评价的发展趋势 17
1.6.1综合评价研究与套用现状分析17
1.6.2综合评价研究趋势19
思考题 20
第2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22
2.1概述 22
2.1.1基本概念22
2.1.2指标体系构建原则22
2.1.3指标体系构建应满足的要求23
2.2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4
2.3评价指标的筛选 25
2.3.1专家调研法25
1.4.1被评价对象12
1.4.2评价指标13
1.4.3权重係数13
1.4.4综合评价模型13
1.4.5评价者13
1.5综合评价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14
1.5.1综合评价的常见问题14
1.5.2解决措施与建议16
1.6综合评价的发展趋势 17
1.6.1综合评价研究与套用现状分析17
1.6.2综合评价研究趋势19
思考题 20
第2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22
2.1概述 22
2.1.1基本概念22
2.1.2指标体系构建原则22
2.1.3指标体系构建应满足的要求23
2.2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4
2.3评价指标的筛选 25
2.3.1专家调研法25
2.3.2最小均方差法25
2.3.3极小极大离差法26
2.4评价指标的预处理 26
2.4.1评价指标类型的一致化26
2.4.2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27
思考题 29
第3章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30
3.1概述 30
3.2基于“功能驱动”原理的指标偏好型赋权法 32
3.2.1集值叠代法32
3.2.2特徵值法34
3.2.3求wi的一种新算法——序关係分析法(G1-法)39
3.2.4求权重係数的一种新算法——G2-法42
3.3基于“功能驱动”原理的方案偏好型赋权法 44
3.3.1基于部分方案序偏好赋权方法的基本原理44
3.3.2群组决策48
3.3.3套用算例49
3.3.4小结50
3.4基于“差异驱动”原理的赋权方法 50
3.4.1突出整体差异的赋权法50
3.4.2突出局部差异的赋权法55
思考题 57
第4章评价信息处理58
4.1评价信息概述 58
4.1.1评价信息的定义58
4.1.2评价信息的类型与特点58
4.1.3获取信息的基本程式60
4.2评价信息获取 60
4.2.1评价信息获取方法60
4.2.2评价信息获取技术70
4.3评价信息处理技术 85
4.3.1评价信息量化技术85
4.3.2评价信息的转化与简化技术87
思考题 92
第5章层次分析法94
5.1概述 94
5.2模型与步骤 96
5.2.1构造层次分析结构96
2.3.3极小极大离差法26
2.4评价指标的预处理 26
2.4.1评价指标类型的一致化26
2.4.2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27
思考题 29
第3章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30
3.1概述 30
3.2基于“功能驱动”原理的指标偏好型赋权法 32
3.2.1集值叠代法32
3.2.2特徵值法34
3.2.3求wi的一种新算法——序关係分析法(G1-法)39
3.2.4求权重係数的一种新算法——G2-法42
3.3基于“功能驱动”原理的方案偏好型赋权法 44
3.3.1基于部分方案序偏好赋权方法的基本原理44
3.3.2群组决策48
3.3.3套用算例49
3.3.4小结50
3.4基于“差异驱动”原理的赋权方法 50
3.4.1突出整体差异的赋权法50
3.4.2突出局部差异的赋权法55
思考题 57
第4章评价信息处理58
4.1评价信息概述 58
4.1.1评价信息的定义58
4.1.2评价信息的类型与特点58
4.1.3获取信息的基本程式60
4.2评价信息获取 60
4.2.1评价信息获取方法60
4.2.2评价信息获取技术70
4.3评价信息处理技术 85
4.3.1评价信息量化技术85
4.3.2评价信息的转化与简化技术87
思考题 92
第5章层次分析法94
5.1概述 94
5.2模型与步骤 96
5.2.1构造层次分析结构96
5.2.2构造判断矩阵97
5.2.3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100
5.2.4层次单排序101
5.2.5层次总排序103
5.2.6决策103
5.3案例分析 105
5.3.1基于AHP法的装备质量监督人员绩效评价105
5.2.3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100
5.2.4层次单排序101
5.2.5层次总排序103
5.2.6决策103
5.3案例分析 105
5.3.1基于AHP法的装备质量监督人员绩效评价105
5.3.2基于AHP和模糊综合评判的无人机效能评估108
5.3.3基于AHP的可靠性指标确定方法研究113
思考题 120
第6章模糊综合评判法121
6.1概述 121
6.2模型与步骤 123
6.2.1确定评价因素、评价等级123
6.2.2构造评判矩阵和确定权重123
6.2.3进行模糊合成和做出决策124
6.3案例分析 125
6.3.1基于模糊综合的航空装备大修质量评价研究125
6.3.2改型新机航材供应链中的多供应商选择模糊综合评价128
6.3.3基于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装备经济效益评价研究132
思考题 136
第7章数据包络分析法137
7.1概述 137
7.2模型与步骤 139
7.2.1模型139
7.2.2步骤143
7.3案例分析 150
7.3.1DEA系统及在武器装备採办中的套用研究150
7.3.2基于FCA- DEA方法的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价155
7.3.3基于模糊DEA的装备研製项目风险评估161
7.3.4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在装备研製方案评估中的套用164
7.3.5武器系统方案评价与决策的DEA模型166
思考题 169
6.3.1基于模糊综合的航空装备大修质量评价研究125
6.3.2改型新机航材供应链中的多供应商选择模糊综合评价128
6.3.3基于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装备经济效益评价研究132
思考题 136
第7章数据包络分析法137
7.1概述 137
7.2模型与步骤 139
7.2.1模型139
7.2.2步骤143
7.3案例分析 150
7.3.1DEA系统及在武器装备採办中的套用研究150
7.3.2基于FCA- DEA方法的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价155
7.3.3基于模糊DEA的装备研製项目风险评估161
7.3.4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在装备研製方案评估中的套用164
7.3.5武器系统方案评价与决策的DEA模型166
思考题 169
第8章灰色综合评价法170
8.1概述 170
8.2模型与步骤 172
8.2.1灰色关联度分析172
8.2.2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灰色综合评价法175
8.3案例分析 179
8.3.1装备研製中技术风险的灰色综合评估179
8.3.2装备採办风险的多层次灰色评价方法研究183
8.3.3基于模糊灰色关联方法的装备採购定标评价体系189
8.3.4基于灰色综合评价理论的武器装备系统方案评价研究193
8.3.5灰色理论和模糊数学相结合的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模型198
思考题202
第9章人工神经网路评价法204
9.1概述 204
9.2模型与步骤 206
9.2.1模型介绍206
9.2.2实例分析211
9.2.3步骤总结213
9.3案例分析 214
9.3.1装备採购风险的BP神经网路评价模型214
9.3.2基于神经网路的装备保障资源评估218
思考题 221
第10章多属性评价方法222
10.1概述 222
10.2模型与步骤 224
10.3案例分析 225
10.3.1基于理想点法的防空飞弹抗电子干扰能力评价225
10.3.2基于TOPSIS法的军队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评价227
10.3.3战斗机综合效能的多属性评价方法231
10.3.4加权主成分TOPSIS法的防空飞弹型号论证决策234
思考题 238
第11章粗糙集评价法240
11.1概述 240
11.2模型与步骤 241
11.3案例分析 242
11.3.1基于粗糙集的军事信息系统效能评价242
11.3.2舰船研製方案评价套用245
11.3.3基于粗糙集理论的C3I系统作战能力评价248
11.3.4粗糙集理论在装备保障训练效果评价中的套用251
思考题 256
第12章支持向量机评价方法257
12.1概述 257
12.2支持向量机模型与步骤 258
12.2.1支持向量分类机258
12.2.2支持向量回归机262
12.3案例分析 267
12.3.1航空人因事故风险的改进支持向量机评价模型研究267
12.3.2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部队作战效能评估271
12.3.3基于遗传算法最佳化支持向量机的航空装备维修费用预测274
12.3.4基于粗集支持向量机的战斗机空战效能智慧型评估277
思考题 280
参考文献 281"
8.2模型与步骤 172
8.2.1灰色关联度分析172
8.2.2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灰色综合评价法175
8.3案例分析 179
8.3.1装备研製中技术风险的灰色综合评估179
8.3.2装备採办风险的多层次灰色评价方法研究183
8.3.3基于模糊灰色关联方法的装备採购定标评价体系189
8.3.4基于灰色综合评价理论的武器装备系统方案评价研究193
8.3.5灰色理论和模糊数学相结合的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模型198
思考题202
第9章人工神经网路评价法204
9.1概述 204
9.2模型与步骤 206
9.2.1模型介绍206
9.2.2实例分析211
9.2.3步骤总结213
9.3案例分析 214
9.3.1装备採购风险的BP神经网路评价模型214
9.3.2基于神经网路的装备保障资源评估218
思考题 221
第10章多属性评价方法222
10.1概述 222
10.2模型与步骤 224
10.3案例分析 225
10.3.1基于理想点法的防空飞弹抗电子干扰能力评价225
10.3.2基于TOPSIS法的军队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评价227
10.3.3战斗机综合效能的多属性评价方法231
10.3.4加权主成分TOPSIS法的防空飞弹型号论证决策234
思考题 238
第11章粗糙集评价法240
11.1概述 240
11.2模型与步骤 241
11.3案例分析 242
11.3.1基于粗糙集的军事信息系统效能评价242
11.3.2舰船研製方案评价套用245
11.3.3基于粗糙集理论的C3I系统作战能力评价248
11.3.4粗糙集理论在装备保障训练效果评价中的套用251
思考题 256
第12章支持向量机评价方法257
12.1概述 257
12.2支持向量机模型与步骤 258
12.2.1支持向量分类机258
12.2.2支持向量回归机262
12.3案例分析 267
12.3.1航空人因事故风险的改进支持向量机评价模型研究267
12.3.2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部队作战效能评估271
12.3.3基于遗传算法最佳化支持向量机的航空装备维修费用预测274
12.3.4基于粗集支持向量机的战斗机空战效能智慧型评估277
思考题 280
参考文献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