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王家楫

(2020-05-04 13:27:19) 百科
王家楫

王家楫

王家楫(1898年5月5日—1976年12月19日),出生于江苏奉贤,动物学家,中国原生动物学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

1920年王家楫毕业于南京高等师範学校;1924年获得国立东南大学农学士学位;1928年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4年7月国立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改名为国立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王家楫任所长,担任所长后他立即创刊《Sinensia》;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9年兼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中南分院)副院长;1976年12月19日因病在武汉逝世。

王家楫创建了中国原生动物学、轮虫学研究。他早年积极开展生物科学考察,获得中国原生动物、淡水轮虫分类及生态学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在原生动物研究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发现3个新属、58个新种、4个新变种、8个新亚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王家楫
  • 外文名:Chia-Chi Wang
  •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江苏奉贤
  • 出生日期:1898年5月5日
  • 逝世日期:1976年12月19日
  •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 毕业院校: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 主要成就:1948年被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 代表作品:《中国淡水轮虫志》、《废水生物处理微型动物国志》

人物生平

1898年5月5日,王家楫出生于江苏奉贤。从3岁起就在自家书房读四书五经,6岁时开始在肇文书院(其父亲任校长)接受教育,一直到16岁。此后,他先后在上海江苏省立第一商业学校、江苏南通私立专门纺织学校预科和南京私立金陵大学高中部学习。
1917年7月,王家楫考取南京高等师範学校,专攻农学。
1920年,秉志从美回国执教于南京高等师範学校,出于对秉志的崇敬,王家楫在他门下探索。
1921年6月,王家楫从南京高等师範学校毕业后,7月注册在东南大学生物系带职学习,补足大学本科毕业的学分。
1922年7月,王家楫被刚创立的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聘为助理员,师从动物学家秉志教授,在秉志指导下,进行原生动物的研究工作,他收集有关文献,对南京地区的原生动物进行了採集。
1923年6月,王家楫获得国立东南大学农学学士学位。
1925年1月,王家楫考取江苏省公费留学生,赴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动物系深造。在此期间,即1925年1月-1928年9月相继被聘为美国韦斯特生物研究所访问学者和林穴海洋生物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1928年9月,王家楫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时被授予优秀生物工作者金质奖章。同年,美国耶鲁大学以高薪聘他为斯特林研究员。
1929年,王家楫获悉外国要派科学考察团来华採集标本,他想:中国的生物资源属于中国人,中国人自己应加强研究。他决定放弃耶鲁大学提供的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回国开拓中国原生动物学的研究事业。王家楫回国后被聘为南京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动物学部研究教授兼任中央大学生物系教授,讲授普通动物学、无脊椎动物学、组织学及胚胎学。
1934年,王家楫在江西庐山同中国动物学家一道发起成立中国动物学会。7月国立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改名为国立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王家楫任所长,担任所长后,他立即创刊《Sinensia》,不仅为中国科学工作者发表科研成果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园地,结束了研究论文只有寄到中国国外才能发表的历史,同时,使研究所与世界29个国家的200多个研究机构、中国国内66个单位建立了学术交往和业务联繫。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研究所被日军夷为瓦砾,他身为所长,将妻儿家小留置于上海,率动植物研究所人员撤离南京西迁到四川北碚。
1944年5月,动植物研究所分建为动物研究所和植物研究所,王家楫任动物研究所所长。抗战胜利后,随研究所迁到上海。
1948年,王家楫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同年应英国文化委员会李约瑟教授邀请赴英国考察,历时3个多月。返国后,正值国民党当局命令各研究所迁台,而王家楫决定留在祖国大陆,为新中国的科技事业保留了一批人才和科研设施。
1949年7月,王家楫应邀参加了在北平召开的中华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筹备委员会。此后,他参加了改组中央研究院和筹备中国科学院的工作。8月,上海军管会任命王家楫为中央研究院沪区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动物研究所所长。
1950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组建成立,王家楫任所长。
王家楫所长的任命通知书王家楫所长的任命通知书
1952年,王家楫参加“九三”学社,任中央常务委员兼上海分社副主委。
1954年,王家楫兼任“九三”学社武汉分社主任委员,为了中国淡水水生生物研究事业的发展,他支持科学院领导将所址由上海迁往武汉的决定。
1955年6月,王家楫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后为生物学部)学部委员。
1959年,王家楫兼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中南分院)副院长。
1976年12月19日凌晨,王家楫先生因病在武汉逝世。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1925年,王家楫首次在中国的刊物上发表了《南京原生动物之研究》,这篇论文是中国关于原生动物研究的第一篇论文,标誌着中国原生动物学研究的开端。
在美求学期间,王家楫的论文《淡水池塘原生动物季节分布的生态学研究》,是对原生动物生态学研究的继续。在此期间,他还在美国的《科学》(Science)等权威杂誌上连续发表了有关原生动物分类、生理、生态的论文。
王家楫回国后经4年时间,他的考察足迹北到齐鲁、南抵闽粤、西迄川康、东濒海疆,对江浙、皖赣的调查尤为详尽,率先取得了中国原生动物学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并发现了许多海洋与淡水原生动物的新属种,为开展中国原生动物区系调查奠定了基础。
1950年,王家楫发表的《壁累枝虫之纤维系统》论文,採用蛋白银染色法,最先发现缘毛类纤毛虫虽然虫体纤毛退化,但膜下纤维系统仍然存在,这对研究原生动物的系统发育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意义。
1960年,由王家楫任主编的《中国淡水轮虫志》正式出版发行。该专着首次对分布在中国沼泽、池塘、湖泊及水库内常见轮虫种类进行详细的分类和描述。内容包括已观察到的种类252种,分隶于79属,15科。其中有4个新种及2个新族,自“目”到“属”的特徵都扼要地加以叙述,并附有检索表,对种的描述特别详细。所有的252种都附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图像,总计533个,归纳成27幅图版。对轮虫的亲缘关係以及形态、生理、生态等问题,都做了深入的探讨。这项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和湖北省科学大会奖。
20世纪70年代,王家楫完成了第一篇关于珠峰原生动物的论文《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原生动物》和《西藏高原部分地区的原生动物》,记述了该地区原生动物400多种。
  • 学术论着
截至2005年9月,王家楫共完成论着39篇,其中中文9篇(包括2本专着),英文30篇。计有原生动物分类学论文24篇;原生动物生理、生态、形态学论文5篇;轮虫生态学和分类学论文4篇;齧齿动物生理学论文4篇。他主编的专着《中国淡水轮虫志》首次对分布在中国沼泽、池塘、湖泊和水库内常见轮虫252个种形态、生理、生态及亲缘关係进行了描述;他主持编写的《废水生物处理微型动物图志》是他将原生动物学知识套用于中国环境治理研究的成果,被评为优秀图书参加国际书展。
出版着作
出版日期名称作者出版社
1976
《废水生物处理微型动物国志》
王家楫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61.09
《中国淡水轮虫志》
王家楫
北京:科学出版社
期刊论文
王家楫. 西藏高原部分地区的原生动物[J]. Current Zoology, 1977(2):17-46.
  • 科研成果奖励
时间项目名称奖励名称
1978年
《中国淡水轮虫志》
湖北省科学大会奖
1984年
《废水生物处理微型动物图志》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

荣誉表彰

时间荣誉/表彰
1948年
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5年6月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生物学地学部)

社会任职

时间担任职务
1949年10月至1954年12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4年9月至1959年4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4年12月至1959年4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9年4月至1964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9年4月至1965年1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64年12月至1975年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4年
九三学社武汉分社主任委员
九三学社第三、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九三学社第五届中央委员会常委
武汉市政协副主席
《水生生物学集刊》、《海洋与湖沼》学报主编、编委
《中国动物志》编委

人物评价

王家楫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位具有组织才能的科学领导人。他忠于职守,热爱科学,严于律己。王家楫是中国原生动物学的奠基人,对中国原生动物学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光明网评)
王家楫自1934年担任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所长起至1976年生命最后一息,40多年来一直肩负所长重任,为中国淡水生物学研究事业辛勤操劳一生。(科学网评)

后世纪念

  • 王家楫塑像
2001年为了弘扬科学精神,让科学家的风采激励世人,武汉市鲁巷广场建成了湖北科技名人雕塑园,王家楫塑像座落于此。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