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旅游产业与文化融合发展研究:以武当山为例

(2020-02-01 12:03:47) 百科

旅游产业与文化融合发展研究:以武当山为例

《旅游产业与文化融合发展研究:以武当山为例》是2015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钟晟。

基本介绍

  • 书名:旅游产业与文化融合发展研究:以武当山为例
  • 作者:钟晟 着
  • 译者:王曦
  • ISBN:9787516162101
  • 页数:186
  • 出版时间:2015年05月 (1版1次)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在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以文化意象为基础,以世界文化遗产地——武当山为案例,对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在理论、实证与实践三个层面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研究。
在构建旅游地文化意象概念和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模型的基础上,本书以武当山为案例,对武当山旅游地文化意象进行实证研究。对武当山旅游地文化意象考察主要採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等方法,力求使定性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文本分析与数理分析相统一。通过蒐集整理武当山的各种历史文献和当代资料,本书首先对武当山的自然地理、自然景观、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分类及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等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其次,採用部落格文本分析的方法,从旅游者真实体验的角度对武当山的旅游地文化意象进行了考察。再次,本书通过对武当山旅游者的226份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样本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样本体验差异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EFA)、验证性因子分析(CFA)和多元回归分析,对武当山的旅游地文化意象进行了定量分析和研究。最后,本书归纳出武当山的整体旅游地文化意象,其文化核心是体现天人和谐、社会和谐和身心和谐的太和文化,其旅游地文化意象是以“太和”为核心精髓,依託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旅游环境,由“太和武当”衍生出的各种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心态文化层面,由武当建筑、武当武术、武当太极、武当道教、武当音乐、武当医药、武当养生等文化元素组成。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问题提出
三 研究意义
第二节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评述
一 国外相关研究
二 国内相关研究
三 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方法、难点与创新点
一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二 研究範式与研究方法
三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文化及其相关概念探析
一 文化:一个深广的概念
二 文化的层级结构
第二节 意象及旅游地意象理论
一 何为“意象”
二 旅游目的地意象
第三节 旅游产业及旅游相关理论
一 旅游产业
二 文化旅游
三 旅游体验
四 旅游规划
第四节 文化产业理论
一 文化产业的定义和範畴
二 文化产业发展与振兴
三 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第五节 产业融合理论
一 产业融合的概念
二 产业融合的过程
三 产业集群
第三章 旅游地文化意象概念结构
第一节 旅游地文化意象概念
一 旅游地文化意象概念内涵
二 旅游地文化意象概念维度
第二节 旅游地文化意象的结构与形成过程
一 旅游地文化意象的依託环境
二 旅游地文化意象的显现层次
三 旅游地文化意象形成阶段
第三节 旅游地文化意象的功能
一 提升旅游地产品品位
二 营造旅游地文化氛围
三 传播旅游地文化形象
第四章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文化意象: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基础
一 文化意象保护: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
二 文化意象价值: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耦合的纽带
三 文化意象创意: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灵魂
第二节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理论模型与技术路径
一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边界与融合发展理论模型
二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技术路径
第三节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阶段
一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历程
二 以文化为基础的旅游产品开发阶段
三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联动发展阶段
四 带动关联产业形成产业集群阶段
第四节 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案例解析
一 成都文旅集团产业集群
二 深圳华侨城集团产业集群
三 案例解析:挖掘文化意象或创造文化意象
四 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构建模式
第五节 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一 重塑区域品牌形象
二 形成区域新增长极
三 实现区域增长方式转型
第五章 武当山旅游地文化意象实证分析
第一节 武当山文化旅游资源和产业发展现状解析
一 自然地理
二 自然景观
三 文化遗产
四 武当山旅游资源分类
五 武当山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第二节 旅游地文化意象实证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文本分析法
三 统计分析法
第三节 武当山旅游者部落格文本分析
一 文本研究方法
二 部落格样本选择
三 文本分析过程
四 文本分析结果讨论
第四节 武当山旅游地文化意象问卷统计分析
一 研究问题与问卷设计
二 问卷调查实施过程
三 调查样本统计分析
四 描述性统计分析
五 样本体验差异分析
六 探索性因子分析(EFA)
七 验证性因子分析(CFA)
八 多元回归分析
九 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讨论
第五节 武当山旅游地文化意象特徵与核心价值
一 武当山旅游地文化意象特徵
二 武当山文化意象核心价值
第六章 武当山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思路
第一节 文化意象保护:维护武当山文化旅游环境和谐态
一 旅游环境和谐态
二 武当山旅游环境和谐态建设
第二节 文化意象利用:构建武当山区域文化旅游产业集群
一 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和空间布局
二 旅游产业体系发展思路
三 文化产业体系发展思路
四 关联产业体系发展思路
第三节 文化意象升华:武当山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品牌提升
一 引领区域转型发展,提升湖北文化旅游品牌
二 凝练中华文化灵魂,构建全球华人精神家园
三 形成长江文明支点,体现人类文明发展价值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一 中文部分
二 英文部分
三 日文部分
附录
附录1 武当山旅游者部落格样本
附录2 武当山旅游地文化意象问卷调查
后记

作者简介

钟晟,1987年生,江西分宜人,管理学博士,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讲师,博士后,主要从事文化旅游产业的理论与规划研究。近年来,参与完成了文化旅游产业相关的规划、策划和研究报告60余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在《武汉大学学报》、《旅游学刊》、《旅游论坛》、《中国文化报》等期刊与报纸发表论文多篇,对文化旅游产业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