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自然灾害事件舆论应对与引导研究》一书由北京市网际网路信息办公室组织编写,系”7.21特大自然灾害网路舆论应对”的课题研究成果。本书稿以北京“7.21特大自然灾害”为例重点研究了新媒体时代,在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中面对信息多元化、观点对立化的複杂局面,舆论发展的阶段性特徵,从灾害心理学、灾害新闻学、灾害社会学等多个研究视角出发,探讨了在灾难发生时以及之后一段时间内舆情的发展方向、发展规律,并援引了“四川雅安地震”、“纽约暴雨”、“日本3.11大海啸”的例子,总结了国内外在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中舆论应对的经验和不足,从而提出了正确应对危机,引导舆论走向的具体措施。
基本介绍
- 书名:突发自然灾害事件舆论应对与引导研究
- 类型:科学与自然
- 出版日期:2014年2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010130744
- 作者:首都网际网路协会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页数:178页
- 开本:16
- 品牌: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内容简介
《突发自然灾害事件舆论应对与引导研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目录
第一章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舆论新特徵与新挑战
一、突发自然灾害事件概述
1.突发自然灾害分类分级
2.突发自然灾害致灾因子
3.我国自然灾害现状及特点
二、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危机生命周期与应对不足
1.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危机生命周期
2.自然灾害危机应对体系不足
三、突发自然灾害事件舆论表达新特徵
1.灾害初期:信息的不确定性,引发公众恐慌情绪
2.爆发期:多元化声音并存,非理性观点扩张
3.蔓延期:次生灾害出现,谣言如影随形
4.恢复期:政府与民间协力互助,彰显正能量
5.重建期:问责与反思是焦点
四、当前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中舆论引导面临的新挑战
1.社会信息化
2.信息网路化
3.价值多元化
4.问题交织化
5.观点对立化
第二章突发自然灾害事件舆论应对引导的一般规律
一、突发自然灾害事件舆论应对理论基础
1.灾害心理学
2.灾害新闻学
3.灾害社会学
二、突发自然灾害事件舆论应对引导方法的演进
1.信息封闭阶段
2.信息公开阶段
3.信息开放阶段
三、突发自然灾害事件舆论引导现状、问题及原因
1.舆论引导观念
2.媒体报导策略
3.媒体灾害报导存在的问题
4.社会化媒体舆论场新形态
第三章突发自然灾害事件舆论应对与引导理论研究
一、突发自然灾害事件舆情的阶段性特点
1.北京“7·21特大自然灾害”舆情发展阶段
2.突发自然灾害事件舆情的一般性特点总结
二、突发自然灾害事件舆论场的分化与融合
1.多个舆论场的“不一律”与舆论冲突
2.客群群体的“分众化”
3.“信息障”的生成、危害及破解策略
三、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应对和引导的主客体理论辨析
1.信息发布主、客体在不同媒体中的差异性分析
2.信息和舆论传播中客群的非理性表现
3.灾害事件关涉方的实践反思
第四章国外突发自然灾害事件舆论应对研究
一、纽约暴雨
1.政府应对有进步
2.应对工作中的不足
3.政客上演“救灾秀”
4.社交媒体的作用
二、“3·11”日本大海啸
1.政府应对经验丰富
2.民众避险处“震”不惊
3.媒体报导训练有素
4.网路社交媒体作用凸显
5.应对及灾后重建上的不足
第五章建立突发自然灾害事件舆论应对引导工作体系
一、灾前潜伏期
1.完善防灾宣传教育体系
2.健全灾害预警发布机制
二、灾害爆发期
1.健全完善信息发布沟通机制
2.事件处置与舆论引导联动机制
3.多元救灾主体功能联动机制
4.完善灾害新闻报导视角机制
三、灾后恢复期
1.修复重建与舆论的良性互动机制
2.舆论引导评估机制
3.经验总结与队伍建设机制
一、突发自然灾害事件概述
1.突发自然灾害分类分级
2.突发自然灾害致灾因子
3.我国自然灾害现状及特点
二、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危机生命周期与应对不足
1.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危机生命周期
2.自然灾害危机应对体系不足
三、突发自然灾害事件舆论表达新特徵
1.灾害初期:信息的不确定性,引发公众恐慌情绪
2.爆发期:多元化声音并存,非理性观点扩张
3.蔓延期:次生灾害出现,谣言如影随形
4.恢复期:政府与民间协力互助,彰显正能量
5.重建期:问责与反思是焦点
四、当前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中舆论引导面临的新挑战
1.社会信息化
2.信息网路化
3.价值多元化
4.问题交织化
5.观点对立化
第二章突发自然灾害事件舆论应对引导的一般规律
一、突发自然灾害事件舆论应对理论基础
1.灾害心理学
2.灾害新闻学
3.灾害社会学
二、突发自然灾害事件舆论应对引导方法的演进
1.信息封闭阶段
2.信息公开阶段
3.信息开放阶段
三、突发自然灾害事件舆论引导现状、问题及原因
1.舆论引导观念
2.媒体报导策略
3.媒体灾害报导存在的问题
4.社会化媒体舆论场新形态
第三章突发自然灾害事件舆论应对与引导理论研究
一、突发自然灾害事件舆情的阶段性特点
1.北京“7·21特大自然灾害”舆情发展阶段
2.突发自然灾害事件舆情的一般性特点总结
二、突发自然灾害事件舆论场的分化与融合
1.多个舆论场的“不一律”与舆论冲突
2.客群群体的“分众化”
3.“信息障”的生成、危害及破解策略
三、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应对和引导的主客体理论辨析
1.信息发布主、客体在不同媒体中的差异性分析
2.信息和舆论传播中客群的非理性表现
3.灾害事件关涉方的实践反思
第四章国外突发自然灾害事件舆论应对研究
一、纽约暴雨
1.政府应对有进步
2.应对工作中的不足
3.政客上演“救灾秀”
4.社交媒体的作用
二、“3·11”日本大海啸
1.政府应对经验丰富
2.民众避险处“震”不惊
3.媒体报导训练有素
4.网路社交媒体作用凸显
5.应对及灾后重建上的不足
第五章建立突发自然灾害事件舆论应对引导工作体系
一、灾前潜伏期
1.完善防灾宣传教育体系
2.健全灾害预警发布机制
二、灾害爆发期
1.健全完善信息发布沟通机制
2.事件处置与舆论引导联动机制
3.多元救灾主体功能联动机制
4.完善灾害新闻报导视角机制
三、灾后恢复期
1.修复重建与舆论的良性互动机制
2.舆论引导评估机制
3.经验总结与队伍建设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