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眉草亚科属禾本目、禾本科。
该亚科植物 多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小穗常两侧扁,含一至多数小花,花稀生。结颖果。
常见于路边及荒芜草地,多混生在旱地作物或棉田中。部分物种为优质饲草和水保兼用型植物。可用于花带、花镜配置。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画眉草亚科
- 拉丁学名:Eragrostoideae PILGER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单子叶植物纲
- 目:禾本目
- 科:禾本科
植物特徵
小穗常两侧压扁,含一至多数小花,顶生小花常不发育,脱节于颖之上;鳞被2,质厚,顶端截平,有脉纹。叶片解剖及叶表皮组织常为虎尾草型(Chloridoid),染色体小型, x=5,6,9,10,11,12,多数种类为9或10。胚常为虎尾草一画眉草型(Chlorioid-Era- grostoid): P+PF,胚长约为颖果的1/3-5/6。幼苗的中胚轴常延伸,常生有不定根。
模式属分布
模式属:画眉草属 Eragrostis Wolf
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至温寒地带,但以热带及亚热带的种类为多。我国现有10族32属。
原检索号 | 描述 | 中文名 | 拉丁名 |
1 | 外稃具7-9脉或至多数脉。 | ||
2 | 外稃具9至多数呈羽状的芒。 | 冠芒草族 | Trib. Pappophoreae kunth |
2 | 外稃无芒;小穗近无柄而排列于花序分枝的一侧。 | 獐毛族 | Trib. Aeluropodeae Nevski ex Bor |
1 | 外稃具脉1-5数。 | ||
3 | 小穗含2至数枚两性小花,虽某些种类仅有1枚两性小花,但尚伴有退化小花,小穗不呈卵圆形。 | ||
4 | 小穗通常极两侧压扁,不在花序主轴上密生成簇,其下无颖状苞片所成的总苞。 | 画眉草族 | Trib. Eragrostideae Stapf |
4 | 小穗无柄或近无柄,在花序主轴上密生成簇,每簇托以3至多数颖状苞片所成的总苞。 | 总苞草族 | Trib. Elytrophoreae H. Jacq. -Fel. |
3 | 小穗仅有1枚两性小花,若有两性小花2枚时,则小穗为卵圆形。 | ||
5 | 小穗的第一颖片微小或退化不存在,小穗通常2-5枚在花序轴上簇生。 | 结缕草族 | Trib. Zoysieae Miq. |
5 | 小穗的两颖片均发育正常,小穗不在花序上簇生。 | ||
6 | 小穗通常具芒。 | ||
7 | 小穗通常排列于穗轴的一侧而成穗状或穗形总状花序,常由此花序再组成指状、总状或圆锥状花序。 | 虎尾草族 | Trib. Chlorideae Agardh |
7 | 小穗不排列于穗轴的一侧。 | ||
8 | 小穗排成圆锥花序;颖无芒;外稃具3脉,延伸成3芒。 | 三芒草族 | Trib. Aristideae Hubb. |
8 | 小穗常排列成单一顶生的穗形总状花序;颖具1脉,延伸成细长芒;外稃透明膜质,无芒。 | 茅根族 | Trib. Perotideae Hubb. |
6 | 小穗无芒,通常组成紧缩或开展的圆锥花序。 | ||
9 | 叶舌长5毫米以下;颖果成熟后不露出稃外。 | 鼠尾粟族 | Trib. Sporoboleae Stapf |
9 | 叶舌长5-15(25)毫米;颖果成热后露出稃外。 | 显子草族 | Trib. Phaenospermeae Roshev. |
属列表
尖稃草属Acrachne 獐毛属Aeluropus 三芒草属Aristida 格兰马草属Bouteloua 野牛草属Buchloe 虎尾草属Chloris 隐子草属Cleistogenes 隐花草属Crypsis 狗牙根属Cynodon 龙爪茅属Dactyloctenium 羽穗草属Desmostachya | 弯穗草属Dinebra 双稃草属Diplachne 穇属Eleusine 总苞草属Elytrophorus 九顶草属Enneapogon 肠须草属Enteropogon 细画眉草属Eragrostiella 画眉草属Eragrostis 真穗草属Eustachys 镰稃草属Harpachne 千金子属Leptochloa | 小草属Microchloa 乱子草属Muhlenbergia 固沙草属Orinus 茅根属Perotis 显子草属Phaenosperma 米草属Spartina 鼠尾粟属Sporobolus 锋芒草属Tragus 草沙蚕属Tripogon 结缕草属Zoys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