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镇位于上海市崇明区崇明岛东部,东邻陈家镇,西接向化镇,南北沿均濒长江,距县城36.6公里,距规划中沪崇越江通道出口处1.5公里。 中兴镇地处崇明岛东部,位于东经122°,北纬31.3°。全镇呈南北狭长形,南北长13公里,东西宽3.5公里,总面积45.5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80公顷;全镇下辖行政村12个(其中渔业村1个),村民小组293个,居委会1个、居民小组5个。至2017年6月底,全镇户籍人口30038人,流动人口2323人。耕地面积2652.53公顷(39788亩),人均耕地1.23亩。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中兴镇
- 外文名称:Zhongxing town
- 行政区类别:镇
- 所属地区:崇明区
- 下辖地区:上海市崇明区中兴镇
- 政府驻地:上海
- 电话区号:021
- 邮政区码:202163
- 地理位置:上海市崇明区崇明岛东部
- 面积:45.54平方公里
- 人口:30819人
- 方言:崇明话
- 气候条件: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广福讲寺
- 机场:上海虹桥机场、上海浦东机场
- 火车站:上海站、上海虹桥站、上海南站
- 车牌代码:沪C
历史沿革
1949年6月崇明解放,汲浜地区首次建立乡人民政府。
1950年4月汲浜乡分成三个小乡(即七滧乡、汲浜乡、北兴乡)。
1950年11月三乡拆五乡(即七滧乡、滧中乡、汲浜乡、新兴乡和北兴乡)。
1956年3月五乡并二乡(即滧中乡、汲浜乡)。
1957年9月,将原向化区的滧中、汲浜乡合併建立汲浜乡, 同时成立中共汲浜乡委员会。
1958年9月成立汲浜人民公社,汲浜乡党委改称汲浜公社党委。
1959年1月至1959年6月,向化、汲浜两个公社党委合併建立向化人民公社党委。
1959年6月将向化公社分为原向化、汲浜两个公社,同时成立汲浜人民公社党委。
1984年3月政社分设,设立汲浜乡政府和汲浜公社。汲浜人民公社党委更名为汲浜乡党委。
1987年3月撤销公社建制。
1995年4月撤乡建镇,更名为中兴镇人民政府。
1999年8月,全镇设21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
2002年4月21个行政村合併成12个行政村。
行政区划
建置沿革
1984年全县体制改革,设立乡社二级机构,汲浜公社、汲浜乡并存,实行分工管理。原汲浜公社下设的滧中、滧南等19个大队全改称为村,各村设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各1人。
1985年又增设富圩村。
1987年撤销公社建制汲浜乡下设滧南、滧中、七滧、滧西、红旗、爱国、兴东、中兴、红星、红北、大公、汲浜、永南、南村、胜利、永隆、北兴、新西、永北、富圩等二十个行政村。
1994年经市政府51号文批准,撤销新渔乡建制,按县政府1994年242号文精神,将原开港渔民村归属本乡。
1995年2月撤乡建镇,汲浜乡更名为中兴镇。
1997年6月16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本镇新成立广福居委会。
2002年4月,行政村进行调整,滧南、滧中合併新建滧中村、七滧、滧西合併新建七滧村,红旗、爱国合併新建爱国村,中兴、兴东合併新建中兴村,红星、红北合併新建红星村,大公、汲浜合併新建汲浜村,永南、南村合併新建永南村,北兴、新西合併新建北兴村,永北、富圩合併新建富圩村,胜利、永隆两村不变,开港渔民村更名为开港渔业村。
区划详情
截至2014年,中兴镇辖1个居委会,12个行政村:广福居委会、滧中村、七滧村、爱国村、中兴村、红星村、汲浜村、永南村、胜利村、永隆村、北兴村、富圩村、开港村。中兴镇人民政府坐落在广福路42号。
中兴镇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中兴镇地势平坦,地面高程标高3.21-4.20米(以吴淞为0米)。地形总趋势是南高北低,西北部地面标高在3.5米以下。
气候
中兴镇属北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四季风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5.3℃,年平均降雨量1049.3毫米,全年无霜期229天。年平均气温一般在15℃-16.4℃之间。
人口
截至2004年,中兴镇总人口30819人,其中农村人口为28234人,农业人口21175人,劳动力人口14308人;由汉族,回族,藏族,苗族,毛南族等六个名族组成。
自然资源
土壤
中兴镇镇内土壤有水稻土、潮土、盐土三大类型,适宜多种作物种植,但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均低于标準。速效钾含量相对较高,北沿地区土壤含盐量较高。
经济
综述
2012年中兴镇实现社会增加值5.17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9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2.19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1.59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3.2%;实现财政收入6730.95万元,同比2011年增长11.8%;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2327元,同比2011年增长11.5%。
2014年,中兴镇实现社会增加值58738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310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1.3%,第二产业增加值24747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9%,第三产业增加值19681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9.6%;实现财政收入8344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14.6%。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5621元,同比2013年增长11.9%。
2015年实现社会增加值6.3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亿元,同比增长0.9%,第二产业增加值2.7亿元,同比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2.2亿元,同比增长9.4%;实现财政收入9126万元,同比增长9.4%;2015年按新口径计算,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7876元,同比增长11.1%。
第一产业
2012年,中兴镇全年种植麦子1200亩,玉米13500亩,水稻9337亩。镇域内花菜种植面积达到2.2万亩,花菜产值达到6347万元,总效益4754万元。巩固“一村一品”生产格局,全镇种植黄金瓜540亩、糯玉米1720亩、白扁豆320亩、绿叶菜400多亩,小蔬菜种植面积有所扩大,蓝莓、猕猴桃、有机大米等特色品种开始试点种植。支持白山羊养殖示範基地建设,全镇白山羊养殖达到9230多头。全年向农民发放各类种、养、渔业支农惠农补贴资金659.77万元,种子8万多公斤,有机肥补贴46万元。大力推广农业“四新”技术,完成水稻机插秧1933亩。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北兴村、永南村、汲浜村近千亩菜田项目建设。全年推荐创建县级示範合作社12家。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合理布局建设花菜收购点3个。新增土地流转7宗,流转面积1125亩,涉及农户754户。,举办各类农民培训班5次,培训农民800多人次。
2013年,中兴镇种植二麦、油菜、玉米、水稻等28000多亩。出台《中兴镇关于扶持规模化种植及特色农副产品种植的暂行办法》,2013年种植绿叶菜、特色农产品共3000亩,白山羊养殖达到9300多头;实现规模化种植百亩以上的3家,种植面积876亩。种植花菜2.26万亩,总产值5650万元,总效益3680万元。
2014年,中兴镇种植二麦、玉米、水稻、油菜等28000多亩。种植花菜面积约2.26万亩,总效益8600万元。白山羊养殖达到12000多头,种植绿叶菜、特色农产品3000多亩。2014年共完成土地流转1751亩,建立了多元化蔬果生产基地,总面积达1300余亩。完成了2013-2014年永南村、七滧村小农水工程建设、汲浜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和永南小横河景观河道建设工程,配合县水务局完成了原水管道建设工程。各项惠农政策及时到位,做好农机补贴、秸秆还田、冬作绿肥种植、船舶柴油等各项补贴资金的发放工作。开展农产品安全监管站达标建设,全年检测农产品4500个样品,无一超标。严格做好畜牧防疫和犬防工作,总防疫率达到98%以上。防汛防台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完成全镇3万亩菜田粮田的永久基本农田核定工作。
2015年种植二麦、玉米、水稻、油菜等28000多亩,种植绿叶菜、特色农产品3000多亩,果树种植面积6550亩,水产养殖面积2250亩。白山羊养殖达到1200多头,规模化养猪场一个,生猪饲养量4911头。规模化养牛场一个,奶牛饲养量308头。全镇共有农业专业合作社 16 个,其中粮食专业合作社 11 个,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2个,花菜运销合作社 2 个,农机专业合作社1个。中兴镇是有名的中国花菜之乡,花菜种植面积达2.26万亩。中兴镇的“心怡”牌花菜曾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上海市农业委员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中兴镇的蔬菜生产安全监管示範基地也是上海市15个蔬菜生产安全监管示範基地之一。
第二产业
中兴镇有工业企业100多家。工业门类主要有泵阀、棉纺、绣衣、铸造、建筑等,其中10万纱锭的棉纺企业规模为全县之首。
2012年,中兴镇实现工业总产值3.45亿元,同比2011年下降10.6%。落实节能降耗措施,明确相关企业节能目标,万元产值能耗下降9.3%。
2013年,中兴镇工业产值累计完成3.1亿元,同比2012年减少10.26%;採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单位能耗产出,2013年万元产值能耗比2012年下降0.64%。
2014年,中兴镇工业产值3.58亿元,万元产值能耗下降11%。
2015年全镇工业产值3.03亿元,同比增长 22.1%。进一步深挖工业企业节能潜力,加强对企业节能降耗工作的指导,2015年万元产值能耗下降6.48%,积极引导煤锅炉使用企业使用清洁能源产品,将镇区内9台煤锅炉和2台窑炉替换成节能产品。
第三产业
2005年,中兴镇广福寺接待游客12万多人,经济收入500多万元。
2015年,共引进企业180户,同比增长20%;引进企业注册资金5.2亿元,同比增长213%;实现税收1.35亿元,同比增长12.5%。
社会事业
基础设施
2015年,中兴镇建设农村道路43.758公里,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準备迎接第三方检测和县级验收。改造农村桥樑6座,实施危旧房改造51户。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全年开展联合执法30多次,治理查处超限超载车辆90余次,投资780万元实施大中修项目陈滧公路4.2公里,投资56.39万元实施二类维修项目。全面推进县第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画,切实开展黄标车淘汰工作。中兴村、胜利村、红星村中小河道轮疏工作有序开展,完成2015年不规範养猪场整治10户。完成公益林建设618亩。景观廊道建设按计画推进。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基本杜绝秸秆焚烧现象。2015年共流转1412.8亩,签订契约48份,涉及631户。全面完成镇级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试点工作和土地确权登记工作。
社会保障
2013年共发放各类帮困资金近491万元,发放各项医疗救助149余万元。全面落实优待抚恤政策,积极为优抚对象排忧解难,发放各类补贴补助238余万元。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标準和老年农民养老金补贴每人每月分别达480元和360元,比2012年分别提高70元和120元。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从上年的1380元提高到1550元。
2015年,中兴镇完成新增就业263人,自主创业21家,其中35周岁以下青年自主创业8家。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準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660元和每人每月70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市级统筹,人均筹资水平提高至1800元,2015年12月底,完成新农合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统一转换。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2015年向城乡低保、低收入、五保、孤儿、重残等人员发放医疗救助金、助学金和生活补贴等总计927.9万元。全面落实优待抚恤政策,2015年发放各类人员补贴补助327万元。大力发展老龄事业,积极实施“老伙伴计画”项目,完善老年活动室等社区为老服务设施,投资100多万元开展老年学校标準化建设。
公共服务
2015年,中兴镇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画,确保适龄儿童入学率100%。职业培训稳步开展,完成各类人员职业技能培训1043人。科普工作取得新成效,共举办科普早市12次,科普专题讲座80余场次,参加人员5000多人,指导广福居委会进一步做好国家级科普示範社区巩固工作。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加强。各类民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人口计生工作进一步加强。双拥工作进一步提升,成功创建上海市双拥模範镇。顺利完成徵兵工作,共有10名青年应徵入伍。
科技事业
2013年共举办科普早市、科普专题讲座130余场次。指导广福居委会成功创建国家级科普示範社区。
风景名胜
广福寺
广福寺,位于中兴镇陈海公路南边、七效河西侧,始建于清朝鹹丰年间,前身为“武圣殿”,1921年更名为广福讲寺。占地29亩,有僧人25人,职工10多名。寺内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玉佛殿。大雄宝殿内设有现代工艺名师雕塑的一佛二弟子,十六尊者和海岛观音等佛像,玉佛殿中供有一尊法身长4.8米,用整块缅甸纯玉雕成的卧佛,净重8吨。
广福寺雪景

1989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视察崇明,在该寺开办了上海佛学院二部,并建教学大楼、生活大楼及涅盘堂、延生堂、往生堂。筹建藏经楼、念佛堂、钟鼓楼、放生池、宝塔、方丈室、佛教安养院等。
荣誉称号
1985~2004年,镇(乡)政府多次荣获过市、县级先进乡镇的荣誉称号,1990~1992年汲浜乡连续三年获得县丰收杯一等奖,2003年,中兴镇镇政府被评为市拥军优属先进镇和植树造林绿化先进单位。2009年成功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010年成功创建上海市卫生镇,2011年成功创建上海市级文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