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宗教文化与社会关怀

(2020-06-14 03:44:16) 百科
宗教文化与社会关怀

宗教文化与社会关怀

本书共分为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宗教慈善思想与实践及其在当代的价值;儒释道与基督教的慈善思想和实践比较;宗教参与社会关怀活动的方式和路径。

基本介绍

  • 书名:宗教文化与社会关怀
  •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 页数:330页
  • 开本:32
  • 品牌:四川大学出版社
  • 作者:闵丽 陈建明
  • 出版日期:2013年7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561466609

内容简介

《宗教文化与社会关怀》(作者闵丽、陈建明)收录了《宗教慈善与道德意识的培育——反思启蒙理性的失误》;《西美尔的诊断和议案:现代宗教生活的困境和重建》;《作为社会、文化建设形式的宗教信仰——从信仰表达的社会特徵谈起》;《宗教参与社会关怀活动的意义与价值》;《信仰与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宗教的心灵关怀》;《宗教与临终关怀》等作品。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宗教慈善思想与实践及其在当代的价值
宗教慈善与道德意识的培育
——反思启蒙理性的失误
西美尔的诊断和议案:现代宗教生活的困境和重建
作为社会、文化建设形式的宗教信仰
——从信仰表达的社会特徵谈起
宗教参与社会关怀活动的意义与价值
信仰与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
宗教的心灵关怀
宗教与临终关怀
试论宗教对慈善机构的影响
——以河北进德公益事业服务中心为例
现代社会福祉概念框架与中国特色社会福利制度框架建设
第二部分 儒释道与基督教的慈善思想和实践比较
哀矜与□救
——明末清初耶儒慈善思想与实践的会通与转化
从人的个体性视角看奥古斯丁与朱熹的心身学说
“恶”何以存在?
——对基督宗教和佛教参与社会关怀的一个路径的比较分析
宗教的共同基础与社会现实意义
——以佛教和基督教为例的分析
第三部分 宗教参与社会关怀活动的方式和路
中国传统宗教的社会关怀与终极关怀
——以道教灵宝派《度人经》为例
关于道教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
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社区服务模式探析
绝境中的期盼和坚守
——基督教对社会存在的意义
共建中华民族的幸福氛围
——探索基督教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方向
从基督教神学看贫穷
宗教与通识教育
——反思耶稣会教育理念及实践
基督教的社会参与方式及其发展特点
——以河南开封市P庄为例
德教的社会关怀思想初探
当前我国农村宗教信仰调研报告
——以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D村为例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